何秀珍
【摘要】高中數學邏輯性比較強,接觸的知識點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因此,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是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都是應該重視的事情。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 解題能力 策略高中生面臨巨大的高考壓力,在每一門學科上花費的時間很有限。但是,高中數學相對來說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涉及到較多的邏輯和抽象知識點,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還能讓學生學會將自身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靈活地運用到解題當中。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行,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高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抽象知識點多的一門重要學科,數學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比例。數學題不但能夠促進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還能讓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數學題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進行一定的檢測,還可以利用數學題將不同的知識點集合在一起,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題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也是高中數學教師肩負的重責。數學解題能力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被稱為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同時,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想要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充分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點,還需要讓學生靈活地將這些知識點運用到解題中,因此,解題過程是檢驗學生數學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的重要過程。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性。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
1.強化學生的審題能力
審題是解題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在審題過程中,學生可以明確題目中的已知和問題,如果審題不清,接下來的解題過程中將會出現重大的偏差。因此,在進行解題之前,學生必須學會認真、細致的審題,找準題目中的關鍵量或者關鍵詞,明確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同時將題目中隱藏的條件挖掘出來。最后,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理清自身思路,開始解題。
例如,在強化學生審題能力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題目的時候,用紅筆或者不同顏色的筆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關鍵詞、問題等標注出來,并且列在題目旁邊。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2.培養學生解題的發散性思維
想要培養學生解題的發散性思維,教師可以利用例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發散。在例題的選擇方面,教師需要選擇典型、能夠很好地抓住學生知識盲區和誤區的例題,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解題的發散思維。而教材是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最常用的一個工具,教材中的例題往往是經過各個專家反復認證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例如,在3<∣5x-2∣<13不等式的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發散思維,尋找更多的解題思路。學生可以將絕對值符號消掉,分別分析5x-2大于0和小于0的兩種情況。還可以將不等式轉化為∣5x-2∣>3且∣5x-2∣<13,然后利用運算法則來進行解答。
3.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
由于高中數學相對來說難度比較大,很多學生往往會因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對數學學習失去自信。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時,除了要培養學生解題能力之外,還應該經常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更加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尊重學生的思維和想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提高,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影響。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學生選擇難度適宜的題目,然后鼓勵學生回答。同時,對于出彩的地方,教師應該及時進行表揚和肯定,讓學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自信。
三、結語
總之,高中數學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但要注意知識的講授,還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可以從審題、發散思維以及增強學生學習自信等方面著手,力求能夠將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點,并將其靈活運用于解題當中。
參考文獻:
[1]施林麗.“嘗試、碰撞、提煉、變式”組成數學解題教學“四環節”:以平面向量共線定理應用為例[J].中學數學,2016,(05):10-12.
[2]張長貴,錢軍先.讓知識在問題解決中深化 使能力在探究活動中提升:全國評優課“函數 f(x)=ax3+bx2+cx+d的性質”的教學案例與評析[J].數學通報,2016,(02):20-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