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林
【摘要】中學生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論述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幾點具體的實施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 探究教學 重要性 實施方法探究性教學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常用教學方式。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思想和方法。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對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改變以往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培養他們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進入21世紀的中小學數學教育行動綱領》中指出,“完整的數學過程區分為抽象、符號變化和應用三段,以往的數學課程卻以單獨處理中段為原則,這導致了數學教學脫離實際的傾向。現在,強調數學抽象和數學應用已成為國內外課程改革的共同取向:數學抽象和數學應用實際上是一個反過程。要有意識地揭示教材中數學抽象和數學應用的例子,讓學生明白數學是來源于現實世界,又反過來應用于現實世界的道理。并盡可能地暴露數學是怎樣從實際背景材料中抽象出來,又怎樣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探究性學習在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和個性發展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運用探究性學習法教學,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發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初中數學承擔這承上啟下的作用,其將小學數學知識點綜合起來,并培養學生學習較為深入的知識點的能力。因此在開展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時,要突出數學的應用型,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探究性學習作為較先進和重要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意志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多年來在應試教育的摧殘下,學生的角色是被動的接受老師課堂的講解,這樣的授課方式,只是按部就班的聽課做題。很多學生已經習慣了死板的應試教育方式,失去了想象力和主動探究能力。因此,在這種形勢下,在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符合新課程標準和時代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二、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途徑及方法
(一)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新課改教材,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一方面,好奇是學生的心理特點,它往往可以促使學生作進一步深入細致的觀察、思考和探索,繼而提出探究性問題。初中生具有極強的好勝心,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好勝心理組織課堂教學。另一方面,初中數學課改新教材在體現基礎性、普及性的同時,又增設了具有應用性、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和研究性課題,給學生留有自主探索實踐的發展空間,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發展的需要,有利于“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寬松的教學氛圍是學生養成探究意識的基礎,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自然、民主的學習環境,這樣學生才能敢想、敢問。只有教師和學生平等交流,和諧相處,學生才會和教師敞開心扉,和教師才會更加親近,他們才敢于在數學課堂上暢所欲言,積極思考。因此,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自信,對教師產生敬愛,從而把對教師的愛轉變到對教師所教數學課堂的愛之上,自然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被調動。
(三)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首先,要充分運用課堂時間來促進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形成,教師要在課堂上提出高水平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維習慣,還有利于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上課質量。其次,要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習上的主人公地位,老師只是引導者,在解決初中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發揮主動性,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再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保障學生提問質疑的權利,老師要把握好問題的難度,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如果學生回答正確要對她進行夸獎,增加學生的自信,如果回答得不好,也要鼓勵并運用錯誤的回答來引起課堂討論引導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也有利于良好思維習慣的形成。
(四)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探究情境
中學生思維積極,產生疑問的情況經常發生,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這些疑問,有意識的為他們創設一種良好的探究情境。根據教材特點、教學方法和學生實際,營造一種激發興趣、激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原有的“同類項概念”和“合并同類項法則”,設置以下問題:2-5x與10x是不是同類項呢?為什么?怎樣計算5x+(1-2x)?能否直接去掉小括號?以疑問引起學生知識上的沖突,從而激發思維的自覺性和探究的主動性。
(五)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歸納總結
初中階段的學生探索能力還是很強的,但是在歸納和總結方面還不盡人意,畢竟他們的知識層面淺薄,所以,在歸納方面有待提高。但是,探究性學習需要的不僅僅是過程,更是要對探究后的結果進行總結,化為己用。比如,對課堂進行總結時,教師可以安排一定數量的學生,由學生相互補充、完善,從而完成小結。或者在完成自主探究學習或者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或者全班,向其他同學闡述自己的獨特見解。通過這種交流展示,找回自己的自信,提升自身學習能力。
(六)利用數學的實用性和生活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一,充分利用序言課、概念課和應用題的教學,向學生介紹數學在現代生產,生活和科技中的應用,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數學有用、要用數學”,從而激發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
第二,要加強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要通過課堂提問和課外作業增加這方面的訓練,并努力創設一些問題的情境,啟發,誘導學生去研究發現問題的實質。
第三,讓學生接觸一些實際生產,生活的問題原型和概念,增強感性知識,有利于建立數學模型。
三、結束語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十分重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探究作為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它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使學生在探究中發展創造個性。通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將會得到更高。因此作為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手段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把講數學變成探究數學,培養學生探究性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韋松宇.自主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06):122.
[2]李慧.如何提高學生個體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高效課堂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27):52-53.
[3]詹本銘.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策略探索[J].華夏教師,2013,(12):80-81.
[4]甄國棟.淺析探究式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建議[J].新課程,20lO,(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