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全
【摘要】在高職護理教學中,傳統的講授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對護士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了。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當務之急。對此,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評判性思維 健康評估 高職教學評判性思維也稱批判性思維,是指個體在復雜的情緒中,能靈活地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選擇。識別假設,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從而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正確取舍的高級思維方法及形式。在高職護理教學中,傳統的講授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對護士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了。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當務之急。由于健康意識的提高,傳統的護理模式已轉變為以護理程序為中心的系統化的整體護理,這除了對護理人員的理論基礎與技能的高要求以外,還需要具備各種綜合素質。例如,人與人高效合作的能力、獨立思考去歸納整理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和評判性思維的能力。其中,評判性思維能力又是護士獲取其他各種能力的核心與關鍵。
一、評判性思維在健康評估學習中的必要性
1.評判性思維與護理教育的聯系
護士在運用護理程序解決問題時,所有階段都會用到評判性思維。在護理程序的評估階段,護士需要進行資料的收集、核實與整理,這些活動均需使用健康評估所學的知識,以及使用評判性思維技巧。護士根據所收集的資料形成推論,推論得到證實后,提出護理診斷,這一健康評估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個評判性思維的過程。做好健康評估也是完成護理的第一部,對護理質量的影響相當重要,并且評判性思維也會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當中,因為在護理計劃和實施階段,護士也需要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推理方法,為病人制定護理目標,選擇最佳的護理措施,并綜合各基礎學科和人文學科的知識為護理措施提供依據,準確、及時、靈活、高效地實施護理,這種過程也為評判性思維。最后,護士將病人通過護理后的情況與之前所設定的護理目標進行有計劃的、整體的比較,最后判斷預期目標完成的效果,這種用目標來進行評價的方法同樣屬于評判性思維 的方法。所以,具有評判性思維能力的護理人才,對未來護理事業發展的起著重要的作用.
2.評判性思維是培養實用型、創新性護理人才的需要
評判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核心,是創造性護理人才必須具備的思維方式。所以,培養學生評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是現代護理教育的必然,也是提高學生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適應未來護理事業發展的需要。怎樣提高護理人才培養過程中畢業生質量問題已經成為現代醫學護理教育改革的重要問題。不論是本科生還是高職生,都將進入復雜的臨床環境,所以高職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應具備評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
3.我國高職護理教育評判性思維培養現狀
我國的評判思維培養在高職護理教學中并未得到廣泛的推廣,只有少數院校采用評判思維和創新思維教育方法,所大部分護理專業畢業生進入臨床工作適應環境慢,遇到突發情況的分析、判斷能力差,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不夠。所以護理教育應該注意護理專業的學生的能力培養。對高職護理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將是目前解決護理人才質量問題的重要條件。
二、評判性思維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
1.反思式教學法
反思式教學法最早源自美國教育理論家杜威提出的反思式思維,他認為“開發反思性教學意味著對某種情境或人做出積極反映的情感傾向。這些傾向中最重要的是思想開放、責任感和執著性。”提高教師教育水平能力和增強責任感是反思式教學的重要基礎和教師自身反思的動力,教師可通結合教學醫院典型病例,運用系統化整體護理程序要求學生不斷地進行反思,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進而達到真正解決護理問題的目的,在反思的過程中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會得到充分的鍛煉和提高。
2.談話法
是老師提問,學生思索,引導他們根據已有的知識能力,通過判斷推理來獲得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如在學習“健康評估的概述”時,先提出問題“護理專業的健康評估和臨床專業的診斷學是一樣的嗎?”學生會根據自己對護士和醫生職業的認識,來說出自己對初步對這兩門課的了解,然后,結合老師對健康評估概述的講解更深刻認識到健康評估的本質。用談話法進行教學可以有效避免了枯燥的講授,跟教師一起活動,圍繞問題積極思考,暢所欲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去獲得新知識或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評判性思維。
3.比較法
是將相關的知識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歸類比較,使學生接受知識更系統更明了。如講解咯血、嘔血時可從出血部位、出血方式、顏色、酸堿度、混合物等多方面比較。再比如講解黃疸時可以將三種不同類型黃疸的臨床表現特點作比較,圍繞膽紅素代謝過程,更深刻了解每種黃疸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這種方法很大程度提高了學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對學生的求異思維、評判性思維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
4.角色扮演法
護理工作的對象是人,而人是有個體和社會差異的。如果教學過程中只是空講和在模型人上練習,就好比“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健康評估也需要經常采用角色扮演法,讓一部分學生扮演病人,另一部分學生扮演護士,設定特殊情景,讓學生學會處理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常見問題,明白護理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并且體驗病人的感受,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并且積極思索,如果不這樣做會怎樣,或者必要時候可能需要改變常規做法。例如,一位急性腎功能衰竭少尿期嚴重高鉀血癥患者,醫囑開了葡萄糖酸鈣靜脈推注,這是如果過于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很可能會因耽誤時間而導致病人死亡。所以,在實驗中心創設一個臨床模擬的病房環境和病例,讓學生自己扮演患者,這樣學生不僅能通過移情來體會患者的切身體會和感受,也更多地理解了患者的心理。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要求我們樹立專業的價值觀,還需要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日之功,應在進入護理專業的早期就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并且將評判性思維的精神落實到所有課程的教學當眾中,尤其是健康評估的教學中。它是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的核心,也是提高護生素質、適應護理教育的發展的需要。因此,評判性思維的培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參考文獻:
[1]殷磊.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09.
[2]羅清旭.批判性思維的結構、培養模式及存在的問題[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1,(03):215-218.
[3]趙然,梁虹,李秀艷.護理專業大學生素質教育方法初探[J].護士進修雜志,2000,(07):507-509.
[4]朱秀麗.護理教育中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華護理教育,2005,(04):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