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芝+范增
【摘要】數學學困生現象,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嚴峻挑戰,其成因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數學學困生現象的主要成因,是學困生數學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運用不合理。對于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應重點轉變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幫助學困生學會合理的數學學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習慣。
【關鍵詞】學困生 小學數學 成因
一、問題的提出
數學是一門嚴謹、抽象的學科,是公認的最難學好的學科之一。“數學學困生”(簡稱“數困生”)自1963年作為一個新名詞登上教育大舞臺以來,學界對數困生的研究一直沒有間斷過。所謂數困生,是指那些智力發展水平正常,但在正常教育環境中數學學習效果差,出現數學知識斷層,未能達到學校教育規定的基本要求的學生。近年來,數困生的數量有所增加,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是數學課程改革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面對數困生現象,只有充分了解其成因,才能更好地實現數困生的轉化。因此,本文將在調查數據的基礎上,分析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在廣泛查閱國內外有關學困生的文獻之后,我們形成了研究假說,認為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動機的低下可能是數困生現象的成因。為了檢驗這一假說是否正確,筆者在參考國內學者王燕玲、李小敏、文燕燕的研究的基礎上,編制了小學數困生成因調查問卷,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動機四個維度。
為了完善問卷,筆者在中南大學附屬鐵道小學發放了預試問卷,根據小學生答題的情況修改了預試問卷,形成了正式問卷。筆者又在長沙市另外兩所小學發放了正式問卷,對三年級學生發放116份,對四年級學生發放123份,對五年級學生發放53份,對六年級學生發放59份,總共發放351份,回收351份,其中有效問卷328份,有效率為93.45%。
除發放問卷之外,筆者還獲取了所有填寫問卷的學生的最近一次數學考試成績。依據這次成績的排名以及數學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意見,綜合判斷哪些學生是學優生,哪些是學困生。筆者還對數學任課教師和班主任進行了訪談,了解了填寫問卷的數困生們的具體情況。
三、結果與分析
分析數據時,筆者分別對學優生和學困生在每道題目上的作答情況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和對比分析,發現了其中的差異。
(一)學習興趣
根據以上調查數據可知,學優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高于學困生。尤其體現為,學優生更喜歡上數學課,在課外更加主動地學習數學。
(二)學習態度
根據以上調查數據可知,學優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明顯強于學困生。尤其體現為,學優生更加重視數學,對待自己數學作業中的錯誤更加認真。
(三)學習方法
根據調查數據可知,學優生在學習方法的運用上明顯強于學困生。尤其體現為,學優生在數學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數學考試后,自我總結的頻率均明顯高于學困生。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綜合以上數據可知,學優生在數學學習興趣上高于學困生、在數學學習態度上明顯強于學困生、在學習方法的運用上明顯強于學困生、在數學學習動機上略強于學困生。這一調查結果證明,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動機的低下,均可能造成數學學困生現象,但數學學困生現象的主要成因,是數學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運用不合理。
(二)建議
1.轉變數困生的數學學習態度
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將數學知識的教學與數困生的日常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挖掘日常生活中蘊藏的數學問題,使數困生學數學的過程成為問題解決的過程,從而使數困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與思維方法的重要意義,體會“數學之美”,幫助其轉變“數學知識僅僅是用來考試的工具”這種消極想法,從根本上改變數困生錯誤的學習觀。此外,還要樹立數困生的自信心,幫助其正確面對數學學習中的挫折,不要一遇到困難就輕言放棄。
2.改進數困生的數學學習方法
小學數學的知識結構是層層遞進的,數學學習需要經常復習回顧,對于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必須盡早加以解決,否則就會影響后續的學習。小學數學教師應幫助數困生學會科學合理的數學學習方法,幫助數困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切實督促數困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及考試后的自我總結,使其內化為數困生自身的學習習慣,提高其學習的自覺性。
小學數學教師根據以上建議對數困生進行轉化,輔之以家長的協作,定能將這群特殊的孩子拉上通往數學美好國度的列車,讓他們從此愛上數學、學好數學。
參考文獻:
[1]韓保席.高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研究[D].蘇州大學,2008.
[2]王燕玲.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研究[D].聊城大學,2014.
[3]李小敏.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4]文燕燕.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3.
本文為2015年度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小學數學學困生成因調查研究”(課題批準號:YSXS1505)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