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紅艷
【摘要】通過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進行深入的分析,明確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所需要注重的各個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廣大的一線初中數學教師更好的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更好地達成新課程標準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根據最新的課程改革標準,建設優秀課堂已經成為了全民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著力點,想要建設優秀課堂,優秀的課堂教學設計就成為了問題的關鍵。但現在仍然有大部分一線教師對于如何做好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設計這個問題還不甚明了,這直接導致了當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優秀課堂的比例低下。筆者希望能夠通過本文對初中數學優秀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為一線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一定的幫助,為初中數學優秀課堂的建立起到輔助作用。
一、教學設計的定義
要清楚的理解“教學設計”的含義,首先要把理解的重點放在“設計”上。根據字典上的解釋,設計是指“按照任務的目的和要求,預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計劃”。根據這個解釋,“教學設計”就應該是根據教學大綱對于課堂教學任務的要求,預先制定出來的能夠適應教學任務要求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的總稱。教學設計的相關理論出現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并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逐漸的發展完善,逐漸形成了教學設計的各種不同理論體系。整個理論發展至今,不同的專家學者對它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占據主要地位的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不同的觀點:教學設計是對教學系統計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是設計科學;教學設計是科學型的技術;教學設計是一門學科。我們一般認為,教學設計是一門如何有效果、有效率地設計教學的理論和一門新興的教育科學。它是根據不同的學生和大綱所要求的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案,完成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教學理論。
二、數學教學設計內容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在初中數學的教學設計中,教學內容分析應該關注到下面三個方面:一是分析知識類型,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的知識類型有很多種,包括概念型知識、原理型知識等方面,一個成功的教學設計一定要充分的認識到課堂知識的類型;二是分析教學內容數學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弄清楚本節課的知識的上乘下接;三是分析知識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的思想方法有別于其他學科,數學體系中的思想方法是相當隱晦的,只有在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從數學知識點中將他們提煉出來。
2.學生情況分析。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對于學生情況的分析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學生的基礎能力,即學生在本節課程學習之前就已經具備的針對數學學習方面的能力,包括學生的知識底蘊、數學思想方法和對于本節教學內容的初步認識;二是分析完成本節教學目的學生所必需的認知能力;三是分析學生通過本節課程的學習后會產生的心理變化情況。此外,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之前,還要對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習慣進行整體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課堂情況。
3.教學方法選擇分析。數學教學方法是指為了達成數學的課堂教學目的,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共同進行的課堂活動的方法和手段的統稱。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對于相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課堂教學方法,所取得的課堂教學效果是有很大區別的,這也充分的說明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一定要充分的重視到對于教學方法的分析。由此可見,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是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值得注意的是,初中數學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理性特點,導致教學方法的選擇一定要和實際的教學目的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的表述過程做到規范有序。
4.教學媒體、教具準備。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地運用教學媒體和教具就是必不可少的,它們可以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抽象性的理論知識,是達成教學目的的重要輔助道具。所以,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充分的考慮到教學媒體和教具的準備也就是一個優秀的教學設計所不能忽視的重要問題。根據網絡上所能查到的初中數學優秀課教學設計,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在優秀的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學媒體和教具的運用占比非常大,達到了57.6%。由此可見,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媒體和教具的應用非常廣泛,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如果想要拿出一個優秀的課堂教學設計,對于它們的利用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環節。
三、總結
本文通過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進行深入的分析,明確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所需要注重的各個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廣大的一線初中數學教師更好的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更好地達成新課程標準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要求,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初中時段需要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數學理論方法,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人寧出版社,2011.
[2]加涅著.王小明,龐偉國,陳保華譯.教學設計原理[M].武漢:華東師范大寧出版社,2007.18-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