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玲瑛
【摘 要】德育教育是現在教學中重點關注的問題,思想品德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承載,而德育教育是為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心理,思想品德教學質量對其有較為直接的影響。提問是引導的一種有效形式,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其思維會不斷跳躍,對問題深入思索,想要尋找正確的答案,并且在實際的回答與分析中,也有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養成,因此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時需要注意課堂教學提問的技巧。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提問技巧
一、引言
有效的提問,不僅能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而且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間的良好溝通,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不夸張的說課堂教學都是通過提問來穿插整個課堂的,因此提問的質量對教學質量有直接影響,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提問不應是隨意性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技巧。才能將問題的作用發揮出來。筆者文本以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為例分析提問技巧在其中的應用。
二、課堂教學中提問技巧的應用
思想品德是一門需要學生運用思維來進行分析的過程,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通過提問來助推學生思維的發展,進而對教材中的一些內容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以問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因此教師把握好提問技巧,并能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顯得尤為關鍵。
1.以興趣為出發點進行提問
學生對學習知識產生興趣,那么學習中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為學生對某一內容極有興趣,那么他們就愿意這對這一內容進行研究,因此教師在進行提問時,需要找到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此為出發點進行提問,促進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如在進行《讓誠信伴隨著我》這一單元內容的教學時,教師用簡筆畫畫出“小木偶奇遇記”里的比洛丘,先問學生認不認識,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再提問他的鼻子為什么會越來越長,學生七嘴八舌說開了,再順勢誘導學生聯系教材,談談為什么要講誠信及如何做個誠信的人。并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說明。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回答問題,回答的內容將是十分豐富的,這樣做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有利于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2.以疑難問題為核心進行提問
思想品德教學中有許多比較難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一定的辯證性,學生理解起來并不容易。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一步步進行分析,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進行提問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在一些比較有難度的問題上多設計一些問題,分模塊進行提問,以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將內容理解。這樣會達到更有效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集體的事誰說了算”這一內容的教學中,因為學生之間所接觸的大多是教師說了算,因此這種思想在學生心中比較牢固,教師需要明白這一問題,從這一難點出發進行提問?例如“誰是集體的主人?集體是不是一個人的?“通過這些提問學生會想到集體是由大家組成的,因此不是一個人說了算,大家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是大家說了算,用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將這一問題解決了。
3.以思維發散點進行提問
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在求同思維培養的基礎上,強調并重視求異思維、發散思維的訓練。如在“換個角度想想”這一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換個角度作為思維發散點,提出問題。生活中遇到哪些事情需要換個角度想想?為什么要換個角度去想問題?換個角度去想問題后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學生在這樣的問題中能初步的形成思維轉換力,對事物會有更為清晰的認知。
4.以矛盾為媒介進行提問
有了矛盾學生才會進行辯論,其思維才會得到發展,牛頓在蘋果為什么落到地上不在天山這一矛盾中才去進行思考探究發現地心引力,因而在提問時以矛盾做媒介會幫助學生解決困惑,進而加深對知識的深入解讀。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印象更深,并能將其應用與生活當中去。例如在“我和規則做朋友”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選準時機,以矛盾為中心進行提問。筆者進行教學時用了這一問題讓學生在矛盾中思考,進而促進其思維發展與正確思想的形成。“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正要過馬路,這時紅燈突然亮起來了。他應不應該過去,這時他想路上沒有人也沒有車,自己可以過去不會有危險也不會對別人造成影響,但是他又想老師教育過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規則,不能過,他陷入了思考,你們能幫幫他如何去做么?”以這樣的矛盾來激發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可以產生更強烈的規則意識。
三、總結
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中必有的環節,既然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其能占據較多的時間,那么就需要將其價值性進行更大的發揮,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尋找有效的提問技巧將其應用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提升思想品德教學質量,進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祁麗萍.“問”出精彩來——淺談思想品德課堂提問的技巧[J].甘肅教育,2010年18期.
[2]林雙安.課改下如何做好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導入工作[J].好家長,2015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