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 要】互聯網的發展讓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在網絡上打開微課進行學習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教師應該了解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變化,也可以讓微課走進自己的教學課堂,利用微課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本文根據在微課的優點,提出如何巧用微課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
【關鍵詞】微課;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
微課是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小課堂,它彌補了很多傳統教學課堂的不足,讓很多學生享受到了網絡課堂的樂趣與好處。在當今社會微課的使用在學生以及人群當中越來越廣泛,很多學生都可以在碎片化時間利用微課進行學習,學習新知識。所以,教師們可以利用微課的優點,構建出更高效的課堂,在這篇文章中主要闡述的就是如何巧用微課構建出高中生物的高效課堂,希望能對同行有所啟發。
一、微課的優點
1.時間短,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吸收知識
微課之所以被稱為微課,微小的課,所以一般一節微課也就是十分鐘左右,對于課堂時間而言,十分鐘的時間是處于一個比較短的范圍之內。根據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微課的課時時間短就很容易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聚精會神地進行一定內容的學習。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一般一節課時長為40-45分鐘,在這樣比較長的時間里,老師需要講好幾個不同的知識點,學生的注意力到了一定情況下就會分散,就會感到教師所講的課無聊,這樣就不利于學生在課堂時間內學習到新知識,而微課的出現恰恰就彌補了這一不足。
2.內容精,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內容的重點
微課的“微”體現在時間短這一點上,但是微課的內容是十分精辟的。正是因為微課時間短,所以就需要在短時間內把知識講清楚講明白,微課的內容基本上是言簡意賅,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把握住學習內容的重點,在復習的時候尤其有注意這一塊,微課的內容是精煉的,讓你在眾多知識中能夠看到最重要的內容。所以微課對于學生無論實在課前還是課中還是課后都是可以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的,所以微課的適用人群不僅僅是學生還可以是教師或者是別的職業的人群。
二、如何巧用微課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
1.課前播放微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根據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高中生每天的生活狀態,也就是我們都知道高中生每一天都需要上很多課,如果仍然以一種傳統的開課模式去開展教學,很多學生表現出來的狀態都是無精打采的。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篇幅短小也就是時間短的這一優點,在開始上課之前就給學生播放一節微課,微課的內容可以是那次課的啟蒙內容,以一種微課視頻的打開課堂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畫面交錯以及知識貫穿視頻的情況下進入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學生一般在看了微課之后的一段時間內肯定會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聽教師的講課內容,所以教師就可以把微課當作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在開始上課之前播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2.借助微課教學,幫助學生謹記實驗過程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學生還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自己親自動手去實踐操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實驗課。高中生的學習不應該僅僅是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也是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教室以及視角問題,教師在上實驗課時的操作不是每個同學都能看到,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教師就可以在實驗課的課堂上播放一個實驗內容的實踐微課,學生們從微課上看到的實驗過程是完整的并且清晰的,這樣可以在教師操作過一遍之后,再通過微課看第二遍,加強自己對實驗的記憶。在實驗課中使用微課進行教學,讓學生看了兩遍的實驗過程,有利于學生對于實驗內容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熟練,對于內容的記憶也更加深刻。
3.復習課使用微課,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復習
為了創造一個高中生物的高效課堂,教師還可以在復習課上使用微課,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復習。為什么要在復習課上使用微課,那是因為微課上的內容整理都是很精煉的,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沒有看過微課的復習課知識體系構建之前,學生先列出自己的復習知識內容體系,然后通過對比,找出自己與微課的內容知識體系不同的地方,然后在自己原來構建的知識體系中補充要點。微課上的知識內容體系可以作為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的一個參考,讓學生慢慢學會如何去總結、概括、完善自己的內容知識體系,但是這也是需要高中教師在一旁進行引導的,因為微課畢竟是教師的一個教學輔助工具,教師為建立更高效的高中生物課堂而使用的教學工具。
三、結語
綜上所述,知道了微課的優點,關鍵的就是如何巧用微課構建高中生物的高效課堂。文中給出的三個建議只是利用微課能做的事情中的滄海一粟,很多教師可以在自己的課堂上根據自己的需要以及教學實際情況來選擇微課幫助自己的教學。所以在清晰地認識到微課作為一個教學工具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之外,更應該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讓微課為自己的課堂所用,如何將自己的教學內容、理念與微課更好地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林松杰.巧用微課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7,(56):156.
[2]楊燕.巧用微課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J].科技展望,2017,27(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