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
創新能力,是一種能夠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一種行為能力。從小培養孩子創新能力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抉擇,又是孩子自身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涉及價值取向、教育改革、物質保障、社會機制以及人文環境等方方面面,只有對癥下藥,多管齊下,注重培養,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若想使孩子具有創新能力,就要從小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指在創造活動中所特有的思維過程,是思維活動的特殊形式,是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表現。
一、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對某項活動如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會積極地并且努力地參加此項活動,在活動中不斷地開動腦筋,從而獲得有關的知識技能。家長應鼓勵孩子多質疑、多詢問、多思考。興趣是孩子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進行活動的傾向。以孩子的年齡特點來看,孩子們的興趣水平主要表現在直接興趣上。為了激發和培養孩子的興趣,家長應在多給予關注的基礎上以盡可能地調整家庭的生活環境、活動方式,多帶孩子進入自然、社會等大環境。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會有許許多多吸引孩子注意和他們感興趣的事物。
二、提供孩子創新的條件
首先,家長應轉變觀念,改變那種認為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評價標準,要樹立創造性思維教育觀,即尊重、寬容、期待。家長要尊重孩子獨特的人格特征,尊重孩子好奇、冒險、自信的創造素質,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鼓勵幻想,鼓勵孩子解決問題中表現出來的首創性、互異性和多樣性等。其次,家長應給孩子創設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為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一個自由馳騁的心理空間。如今的孩子常被長輩寄予過高的厚望,壓力過大,產生緊張的情緒在所難免。這實際上就是要給孩子以極大的自由,從而使孩子的巨大創造潛能釋放出來。因此,通過孩子感興趣的各種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不失為發展孩子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創造游戲的各種條件。經常與孩子之間開展親子游戲活動,這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系,而且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游戲水平,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促進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三、培養孩子的質疑精神
質疑是孩子探索意識的良好表現,家長應支持孩子們提出各種各樣的新穎問題,并對于孩子們的質疑精神給予肯定。因為在這些問題中,極有可能是某種創造精神的靈動閃現。為此,家長要對自己孩子提出各種問題時采取積極關注的態度,也可以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孩子產生質疑。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家長首先對孩子的提問或反問要表現出耐心和喜歡,不能訓斥孩子。其次,在實際生活中要鼓勵孩子提問題,逐步培養孩子會提問題的能力。再次,家長應該經常向孩子提一些孩子能夠解決的問題,讓孩子自己解決,家長然后對孩子的回答和做法進行總結評定。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將孩子置于一種似懂非懂的問題情境中,促使孩子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四、提供孩子創新的空間
為孩子提供創新空間,設置感知操作的材料,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探索發現。家長應尊重孩子們的想法和邏輯,孩子們在不同探索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對事物的理解和想象,有他們自己的理論、自己的方法、自己的邏輯組合。盡管很多時候不符合成人的邏輯思維,但是,正是孩子們獨特的探索方法和“匪夷所思”的方式,才會使他們的世界奇異多彩。家長要努力擴大孩子們思考的空間,打破家庭與社會之間的界限,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探索,調動他們用多種感官去獲取信息和掌握知識。
五、激發孩子創新的思維
客觀事物是相互聯系的,事物之間不同的關系反映在人的腦子中會形成不同的聯想。孩子對外形相似的東西、互相接近的事物往往容易產生聯想。因為聯想經常能發展人的思維能力,進而對人的創造心理品質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應采取積極的態度,并可以用各種方法來幫助孩子去建立與發展他們的聯想水平。每一個孩子在探索和聯想中都會有賦予自己的理解和創造,家長應盡可能地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孩子創新的思維,從而激勵孩子們更執著地探索。
六、尊重孩子創新成果
孩子通過探索、聯想之后,喜歡用各種方式進行表達,家長應鼓勵他們展示與示范,從而促進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并協助孩子進行評價,將隱性的東西明確起來,與孩子一起分享、一起欣賞。如孩子對不同的聲音敏感性很強,尤其是對不同樂器的聲音。在家里,家長會和孩子一起聽音樂、看電視,對樂器聲音的接受范圍是很廣的,那么,家長可以讓孩子對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進行創造性的表達。此時,家長一定要肯定孩子的想象,支持孩子有趣的創新表現,從而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總之,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也不是在孩子小時期能夠完全形成的,需要長時間不斷的努力。我們社會、學校、家長都不可忽視,讓家長們在孩子從小就形成培養其創新精神的意識,將有利于孩子一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