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提出,小學語文的口語交際教學需要依靠口語交際情景,幫助學生提升傾聽能力、表達能力和應對能力,確保學生正確用語的同時,提高人際交流素養。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必須明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讓學生開口,就必須優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080-01
口才是一個學生綜合能力的反映。有位偉大的詩人說過:語言是人的力量的統帥。而今,說話、演講的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人必須具有的重要能力,如果你要立志成才,那就應該從小努力培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口語交際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也是每個人必須掌握的生活技能,而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應注重口語交際能力方面的培養,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開口說話”,激發交流積極性,促進交際能力的提升。
1.學會打招呼,是培養孩子口語交際能力的良藥
打招呼很重要,打招呼是聯絡感情的手段,溝通心靈的方式和增進友誼的紐帶。教師要教育孩子們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要打招呼,主動問好。放學回家,見到鄰近、長輩也要主動打招呼,問好。打招呼既是一種禮節,又是師生之間、父母、長輩之間的溝通,同時也鍛煉了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2.加強語言積累,提高交際水平
教師要鼓勵學生發展個性,提高交際水平,其基礎就在于注重日常生活中語言的積累,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能夠隨時將自己的所知所感進行準確的表達,這也就要求學生的頭腦中具備較多的詞匯量[1]。首先,語言的積累工作要從每天進行的晨讀開始,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不但能幫助其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還能潛移默化地培養語感,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其次可積極采用自由演講的方式讓學生暢所欲言,筆者在每次的語文晨讀中都會設置短短幾分鐘的演講環節,讓學生根據所讀的內容充分談談自己的感想。教師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情節完整、吐詞清晰、基本流利,與此同時,臺下的學生也要提升獲取信息的能力,積累臺上學生發表觀點過程中的語言素材,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開口說話好習慣。
3.強化基礎訓練,提高交際能力
語文的交際能力培養要結合日常生活的場景讓學生的表達更加貼近實際,并且在強化基礎訓練的過程中要做到層層遞進,那么在日常的單項技能訓練時,教師就要明確各個環節的訓練要點,比如在小學二年級口語交際單元有關“春游”話題時,要求學生提出對春游的建議,那么涉及的內容包括去哪里春游?安排哪些春游活動?春游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在表達自我觀點時教師則要協助學生理清頭緒。與此同時,教師必須注重專項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將其作為學生交際能力提升的前提,堅持“觀察、討論到實踐”的流程。
4.加強閱讀教學,強化口語交際
新課標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具體到口語交際的學習單元,教師必須重視并加強閱讀教學,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那么鑒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個性,教師可以多采用游戲扮演的形式優化閱讀課堂教學[2]。比如在學習《放飛蜻蜓》一課,陶行知先生很詳細地為大家講述蜻蜓的知識,但關于尾巴和眼睛特點的描寫,如果學生沒能細讀,那么就較難理解。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表達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扮演母親和學生的角色并進行如下的對話:母親說:今天學會了什么新知識?孩子答:今天我們在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中學習了蜻蜓的知識。母親:那你知道蜻蜓的尾巴長什么樣子嗎?學生:又細又長,分成節。母親:它的尾巴還有什么功能?學生:……這樣互動性的角色扮演,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快速提煉了文章的重點和主旨,更是內化了課文的知識點,豐富教學形式。
5.創設情景,激發學生開口說話的興趣
開展一些有趣味性很強的主題班會,比如:三分鐘新聞報道、詩朗誦、成語故事、你比我猜,朗讀課文擂臺賽,在活動中,對于膽小的孩子他們也會沉浸在活動的喜悅中,忘記了自我,他們會情不自禁的說起話來,從而達到培養學生開口說話的興趣。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的學習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情商、智商、表達、表現等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自信心,使孩子天性更加開放,組織能力、思維能力更加優秀突出。
參考文獻:
[1]鐘俊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探索[J].學生之友,2012,11(6):222-223.
[2]張艷玲.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方法初探[J].現代農村科技,2016,12(7):41-42.
作者簡介:
胡娟(1970-),漢族,重慶人,大專,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生口語交際,閱讀,寫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