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鵬飛
【摘要】歷史的教學并沒有多少人十分看重,并不是因為覺得不重要,而是大家都認為歷史就是既定的事實,不需要有什么教學技巧,只要學生記住就可以,這種觀點存在于每一個人腦海中,歷史雖然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是并不代表歷史的教學毫無技術性可言,九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歷史時,受之前的影響,對教師課堂的內容并不是很在意,每天就是死摳書本,這種學習方式雖然能讓學生的成績有所起色,但是效率太低,我們必須找出新的教學策略讓學生的歷史不僅僅是成績提高,讓他們對歷史的認知也有所改觀。本篇文章主要講述新課標下的九年級歷史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 九年級 歷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082-02
九年級的歷史大部分都是世界史內容,學生在學習時覺得離我們很遙遠,也很不真實,他們這個年齡經歷的不夠多,所以對于課本中落后的作戰、改革方法以及略有些陳腐的思想沒有任何共鳴,而在教學時,也鮮有教師試圖激發他們這種共鳴,其實歷史是人們改變世界,推動世界向前發展的一種記錄,只有用心學習才能學好歷史,從歷史中看到未來,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拓,也能讓他們有更加獨特的眼光。新的教學策略并不是要求教師做多有高難度的事,而是讓他們改變對歷史的解讀方式,把這種方式傳遞給學生,以往的歷史教學模式讓學生越來越死板,希望通過新的教學策略能讓學生從過去看到未來。
一、多和學生交流
在所有教師中,和學生交流最少的就屬歷史老師,因為學生需要解答的歷史問題在書中都能找到答案,都是固定的時間、地點和導火線,不像數學,有哪些條件不夠推導不出來,也不像英語,不知道是什么從句無法判斷主謂語,這是歷史容易學習的一點,同時也是讓人不滿的地方,如果學生和教師完全沒有交流,那么課堂上的互動、思想的交換就更談不上,教師如果能與學生進行交流,那么就能知道學生對于歷史的看法,也能明白自己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學生是否認同,這樣能讓學生課堂上更加認真的聽講,也能給教師更大的動力,有什么不足也會及時改正,能讓學生的歷史學習更加順利,課本上所講的內容畢竟是有限的,教師上課時給學生普及的一些野史學生也有必要去聽,通過交流能很好的實現這一點,也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講課時學生就會比之前更加配合,學校中的歷史老師有部分會在課前與學生交流看法,或者是閑聊,或者是談與歷史相關的知識,不管是哪種形式,每節課僅僅占用三五分鐘的時間,但這些教師所教的學生,歷史的見解比一般的學生要高,由此可見交流的重要性。
二、借助多媒體讓歷史更加生動
在歷史的學習中,九年級的學生態度比較消極,但是我們發現,如果某一個章節有一兩張圖片,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比較集中,因為歷史太過枯燥,學生單靠想象根本無法知道以前的世界,他們不知道文藝復興時真實的社會狀況,不知道哥倫布探索新大陸時如何在海上克服困難到達目的地,這些東西在書本中都被平淡的詞語一筆帶過,教師如果能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放映相關的歷史人物,歷史影片,學生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他們學習歷史一直都是在死記硬背,通過影片或者圖片的放映,能讓他們在色彩的沖擊下看一遍就印象深刻,比如在學習獨立宣言和獨立戰爭時,教師可以找到相關的獨立宣言起草時的社會背景,英國人對北美當地的印第安人有什么行為,他們是通過何種方式和手段向北美各殖民地征收稅款,用什么政策對他們造成壓力等等,學生的情緒會隨著一些不人道的行為而高漲,最后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時學生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背景、導火線、和過程,不需要背拗口的文字,自己也可以描述,這種方式讓歷史活生生地再次呈現在學生眼前,讓他們對歷史有不一樣的看法和認識,有利于他們的學習。
三、運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在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學習文藝復興的時候,一些著名的代表作品都在這個時代誕生,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是代表之作,單純的讓學生記憶,很容易忘記。可以講述達芬奇的一些小故事,讓學生通過故事把作品記住,這樣更加不容易混淆。
歷史的教學說簡單也并不簡單,教師需要運用一些手段讓學生很輕松的了解完整的事件,也要通過橫向與縱向的總結來對比每個國家的每次起義和改革,這是一項很大的工程,如果沒有策略盲目進行,那么很難教好歷史,通過以上兩種方法能對教師的歷史教學有所幫助,讓學生的歷史眼光更加獨特。
參考文獻:
[1]李淑霞.探討在新課標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中旬, 2015(8):90-90.
[2]朱玉蘭.新課改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 2017(9):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