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承偉
摘 要:隨著電力體制的改革,農電“兩改一同價”工作的不斷深化和國網公司“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全面推進,使得供電所員工隊伍的建設與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出來,做好供電所員工隊伍的建設和管理有利于提高供電服務質量,對基層供電所員工隊伍的素質管理、能力管理、指標管理以及信息化應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取得一些可喜成果,但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供電所 員工建設 全能型人才建設
當前電力事業快速發展,傳統供電所向“全能型”供電所轉型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其具有需求響應快、服務周全性、員工高效率工作、供電所管理效率與經濟效益有明顯提升的特點。相較之下,供電所員工隊伍有待完善,下文就此進行詳細論述。
一、供電所員工隊伍的建設與管理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供電所員工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增強供電所員工隊伍的服務能力和工作能力。
2.有利于提高供電所員工隊伍的綜合素質,提升員工隊伍的文化素質和職業素養。
3.有利于提升供電所員工隊伍的凝聚力和員工的向心力,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4.加強供電所員工隊伍的建設和管理是解決供電所員工隊伍格局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推動供電所的平穩快速發展。
二、全能型供電所模式下“復合”員工的特征
1.員工服務周全到位
全能供電所的員工服務周全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①客戶前往營業廳辦理業務使能享受到周全、一步到位的服務;②全能供電所的員工上門時,能為客戶提供周全到位的服務。電力企業除了提供常規員工培訓之外,還應建立科學的機制,特別是在剛建立“全能型”供電所時,需要強大的“復合”型員工隊伍來支持周全到位的服務。如今,網絡通訊技術十分發達,在為客戶提供服務時,可采用視頻的方式。
2.員工工作更高效
在全能型供電所模式下,員工工作更為高效。全能型供電所提供多元化的業務,具有豐富多樣的職能,服務效率高且管理科學。伴隨全能型供電所的深入建設,逐漸呈現出供電服務一次性、各類業務協同運行、工作人員一專多能等特征。全能型供電所具有高度集約的特征,不僅體現在財力、物力上,更加體現在人力上。因而全能型供電所的管理更為精益,并且能基于發展實現全能供電所的綜合服務能力,確保服務更加便捷有效。在為客戶提供供電服務時,全能供電所致力于做到個性化、多元化且全天候,以便滿足各類客戶的實際需求,為電力企業創造出更加卓越的經濟效益。
三、全能型供電所“復合型”員工隊伍的建設策略
2.1個人素養的建設
在眾多歷史因素的影響下,全能型供電所的工作人員存在年齡偏大,員工思想比較保守,缺乏創新意識與能力,總體業務素質不高;而且還存在一人多責、一崗多人的情況,其職責不清、遇事推諉以及扯皮的現象,這樣的員工素質與客戶對優質服務的需求以及國網公司自身發展要求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國家電網應當樹立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全能供電供電所員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對供電所人力資源進行不斷優化,按照實際崗位需求進行員工安排,明確員工的職責;同時結合各個崗位考核細則要求,優化供電所員工的績效考評體系和動態考核機制,使得員工能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復合型”員工隊伍建設要對員工個人因素提出了更高了要求,需要員工有著較強的崗位勝任能力,野菊是說能在特定工作崗位上、共組環境氛圍中有著優異的表現,這是全能型供電所“復合型”員工隊伍對的個人特質要求。崗位勝任能力要求著員工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工作素質,還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這里的能力是指員工應用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和水平,包括了基本條件與任職標準兩個方面。任職資格是員工能力的核心內容,“復合型”員工應當具備較強的崗位勝任能力,能較快地適應供電所的不同環境、應對與解決客戶出現的各種問題。而且,供電所員工還要具備積極的工作態度,負責勤懇的觀念意識,逐漸成為全能型供電所要求的復合型員工。
2.2技術能力的建設
全能型供電所要求復合型員工隊伍需要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供電企業可以對員工開展專項技能培訓。結合供電所營銷管理環節比較薄弱的問題,組織員工進行專項培訓,以此來保證培訓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結合供電企業的營銷項目還比較缺乏管理經驗,可以在全市范圍內舉辦項目管理的業務能力培訓活動;結合存在敏感投訴工單的管控問題,可以對投訴進行分類、分專業的梳理,找出其存在的服務問題,保證以問題為基本導向,開展服務投訴的技能提升,或者是開展客戶服務技巧的專項培訓,提升員工的技術能力;結合電能替代工作人員專業知識不夠的問題,編制電能可以替代工作手冊與典型案例,積極進行電能替代的專項培訓活動;結合供電所基礎管理比較薄弱的問題,可以舉辦全市范圍的供電所領導培訓活動,提升供電所領導的管理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進一步提升復合型員工隊伍建設,可以按照“全流程、全業務、全崗位,實現提質、提速、提效”的原則進行競賽活動,通過競賽的形式,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改善供電所的服務質量,提高員工的整體員工的技術能力。
3.3提高服務水平,優化服務質量
在“全能型”供電所模式下,圍繞“人民電業為人民”開展服務工作,注重內部工作氛圍的調整,有序落實搶修、配電運維工作,通過建立綠色通道輔助政府拓寬資金渠道,從而保證供電項目可以盡快投入使用。例如,供電公司可建立“互聯網+”智能服務培訓模式,就電網智能化運維新技術進行培訓,實現電網智能家居示范,客戶可直觀感受到智能電網服務的快速與便捷,用戶可直接在電子平臺上繳費,或在微信公眾號上查詢信息或辦理相關業務。同時,為保證客戶繳費便利,廣泛推行支付寶、微信、電e寶等新型繳費方式。供電所也可創建臺區經理客戶群,當客戶提出訴求,則臺區經理可在微信平臺直接與客戶溝通,這樣便可拉進企業與客戶間的距離。此外,為了準確定位故障發生位置、分辨故障類別,供電所應增加經濟投入,引進新興技術,如安裝GPS線路巡檢系統,依據該系統的提示安排工作人員搶修。
結 語
由于全能型供電所存在服務周全到位、員工專一多能的特征,所以,在全能型供電所模式下,必須要加大力度創建復合型員工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供電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加周全、高效的智能化服務,才能為供電公司創造出更加卓越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