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興華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近幾年全國高考理科數學試題,尋找規律,精準定位,為學生的高三復習制定目標與方向,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定位 突破
自2016屆開始,廣東高考使用全國1卷,相對于以前的廣東卷來說,理科數學無論題型還是難易度都發生變化,例如:選擇題和填空題由原來的70分(8+6)變為80分(12+4);選做題由填空題二選一變成解答題三選一到后來的二選一;學生較難應付的數列題難度有所下降,而方法較為成熟的立體幾何難度有所提高,套用公式計算的三角函數題改成解三角形問題。總而言之,相對廣東卷來說,全國卷的送分問題減少,每分都需要考生通過一定的計算去爭取。所以,鑒于廣東考生學習數學的習慣與要求,總結規律,突破瓶頸,加強自身定位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以往題型分析
近幾年全國試卷題目分布情況(理科):
從以上表格看出全國高考試題具有以下特點:
1.題型穩定:高考數學的主體考試內容不變,如選擇題,填空題常考內容是集合,復數,二項式,平面向量,三視圖,框圖,數列以及曲線性質等問題基本每年都考,同時有些題每隔一,二年就會出現一次,如:命題,奇偶性,不等式判斷,推理,立體組合圖形等,但解答題基本固定模式,只有第16,17題解答題由數列與解三角形輪流坐莊,基本每兩年換一次,其他解答題模式固定,立體幾何,概率統計,解析幾何,導數及選做題。
2.難度適中:試卷難度結構合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具有一定梯度,提高了區分層次,能較好區分不同程度的學生,最明顯就是閱讀量較大,特別是概率題。
選擇題的簡單題主要包含:集合、幾何概型、復數、等差數列、程序框圖等、二項式定理、空間幾何體三視圖側面積、三角函數圖像及變換、認圖、拋物線焦點弦最值、指對數互化與利用函數性質及圖像求有關零點、求取值范圍等;較難題為等比數列求和有關問題。
填空題的簡單題為向量模及夾角的計算、線性規劃、統計與抽樣等必須掌握。中等題考察圓錐曲線,需要知識的靈活應用。難題是幾何中的組合,折疊問題、推理等。
解答題中等題包括解三角形、立體幾何、概率統計題,是考查公式及基本方法;圓錐曲線與方程、導數及其應用為較難題,考查學生的綜合知識能力與運算技巧。
3.堅持創新:與以往廣東高考數學試題相比,全國卷每年新增考查數學素養及數學文化,背景來自生活實際,如2018年的第10題,2017年的第2題、第12題,2016年的第3題等都是以生產生活為命題背景,所用數學知識(計數和概率)也不復雜,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現狀分析
地處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學生的數學整體知識水平都不高,但高考指揮棒不會因為你的“軟弱”而對你額外照顧。因此,在我們無法改變的政策與現實面前,針對現狀,我們不搞 “批量生產”,而搞 “對點加工”,不讓數學成為考生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三.復習思路的把控
通過近三年廣東高考理科數學評卷場反饋情況分析,我們發現學生主要得分集中在選擇題,填空題,解三角形及立體幾何,選做題,而其他試題相對得分較低,所以我們每一年高考復習針對的學生的不同,分析得失分情況,對照學生的高考成績及廣東每年本科錄取分數與全省數學平均分,數學成績在75~80之間是可以本科上線且不拖后腿。面對高考指標年年上漲的壓力,汲取經驗,作出相應變化,使教學效果最大化。
1.明確基礎,步步為營
不管高考如何變化,人人都是平等的,誰把高考研究做細,誰將取得突破,成為勝利者,所以在復習過程中,指導學生對試題分類,方法套用,改正考試技巧,明確基礎,抓牢分數。例如:在考試過程中,第一步:分類解決1~8道選擇題,前2道填空題,第1道大題及最后一道(共72分)。第二步:解決第9~10道選擇,第3道填空以及其余4道解答題的第一問(約30分)。第三步:對于做好的題目進行檢查,填好答題卡。第四步:尋求其余問題 “撿漏”。
2.打破傳統,適時調整
在以前我們不設定專門的數學練習時間,全部一體化,由學生自行支配,通過近幾年的全國卷分析,數學難度加大,得分效率降低,原因可能是專題訓練時間不夠,所以我們在2017屆采取在每一周星期六早上安排40分鐘到60分鐘的考試(以選擇,填空為主)。根據考試情況及時調整復習的策略,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考試狀態和做題節奏。在每一天的作業訓練安排學生做一道解答題(主要是考試6道解答題之一,下一節課前評講),復習當天的學習內容以及預習下一節課的知識(40分鐘之內完成)(這個傳統一直延續)。2018屆我們變成每周星期一下午2小時練習套卷,盡早訓練解題速度,提高效率。2019屆除延用以前的優秀傳統,每周針對數學還增加一節輔導課。
3.踩分做細,多多益善
通過近幾年高考改卷經驗分析,許多學生不一定能完成整題,但試題當中的部分問題可以利用文字語言轉數學語言的方式而達到踩分點,同時有些選擇題可以采用猜想,估值的方式求解等,所以需要在講題過程對踩分點進行指導。
總之,在高考大潮中,堅定信念,把握航向,尋求突破,讓我們這一艘沒有終點的船在每次靠岸時能平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