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驅鳥設備閃亮登場

在飛機高速飛行期間,即使一只小小的麻雀也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量。據估算,一只體重為500克的小鳥在飛行過程中與一架時速370千米的飛機相撞,會對飛機產生強達3噸的撞擊力。
盡管從20世紀90年代起,人們就開始用稻草人、噴灑驅鳥劑等方法確保機場安全,但至今仍未出現能徹底解決全空域、全時段驅鳥的手段。
為解決這一難題,科學家們發明了各種高科技產品。如聲波驅散器、3D打印的驅鳥無人機和激光槍等。
聲波驅散器主要利用聲波驅鳥,即通過損害鳥類的聽覺和模擬鳥類的悲鳴對鳥類發動“精神攻擊”。
早在驅鳥設備發明之前,這種聲波驅散器就被用于在局部騷亂等非交戰場合下驅散人群,并指揮反恐治安作戰。在電影《綠巨人2》中,這種聲波驅散器幾乎對綠巨人造成了致命的傷害,可謂威力十足。

定點式(左)及移動式(右)聲波驅散器
軍用聲波驅散器能單向發射人類無法忍受的尖銳噪聲,一旦敵人靠近,高分貝的聲音將對敵人的聽覺造成永久損害,達到攻擊目的。由于鳥類聽覺靈敏,因此將這種作戰武器改良后用于機場驅鳥也具有巨大威力。
驅鳥無人機又稱“猛禽機器人”,由意大利著名的禽鳥捕食者公司通過3D打印技術率先開發成功。這種無人機的外形與猛禽相似,可模擬猛禽飛行的軌跡及動作。
此外,該公司還在無人機上安置了能精確模擬猛禽出現時的錄音裝置,可根據情況在空中播放與猛禽發出的聲響相似的錄音。

驅鳥無人機
驅鳥無人機于2008年首次在羅馬機場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戰演練”。機場安置的視頻錄像顯示,幾乎在驅鳥無人機升空的同一時刻,方圓1千米以內的鳥類都倉皇而逃,且帶動更遠地區的鳥類一起逃竄。驅鳥無人機單次驅鳥造成的凈空時長超過90分鐘,其威懾力遠超驅鳥炮、趕鳥槍等常規驅鳥設備。
英國獵鷹機器人生產商Robop公司也開發了類似的獵鷹機器人,模仿游隼的外形和聲音對英國火車站附近的鳥類進行驅趕。
另一個驅鳥神器激光槍的發明靈感則來自電影《星球大戰》。在電影中,這些激光槍被設定為價值連城的冷兵器,而在現實中,這些激光槍的造價也不菲:由一家荷蘭公司制造的射程約為2千米的激光槍售價高達7.8萬元。機場附近的鳥類一旦被照射到便四處逃竄,不敢再靠近。
這種激光槍驅鳥法也有致命缺陷:強激光會對飛機的導航(如強光照射飛行員眼睛可致其失明)構成潛在風險,所以需由專業人員操作。此外,在光線較強的白天,激光與周圍環境的對比度會明顯減弱。因此,一般機場必須同時配備兩種以上的驅鳥設備,以應對各種情況。
這些高科技驅鳥技術的應用不但使機場安全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也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相信在未來,隨著更多的高科技產品的出現,人類終將實現和鳥類共享同一片藍天的愿望。(據科普中國)

驅鳥激光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