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鳳
音樂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中,擔當著培育人高尚情操的崇高職責。作為美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音樂教育,它的根本目標也就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許多音樂教育家對此有過精辟的闡述。音樂是特殊的聲音藝術,它可以提升情操,感染心靈。音樂具有豐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對不同的人群會產生不同共鳴。如果學生有一定的音樂素養,就能夠更深刻的理解歌曲內涵,就可以體會音樂的力量,就會欣賞這些積極的聲音。
一、練習音準,磨煉學生意志力
小學生進行歌唱的時候,需要進行音準的練習,練習時間越長,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就會越強,而且歌唱蘊含了豐富的音樂基礎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才能夠夠更好地掌握歌唱技巧,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和表現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在歌唱教學中,音準是重要的演唱基礎,音準的訓練需要經過系統的練習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音程練習、音階練習、旋律練習、呼吸練習等,這些基礎知識的練習是相對比較枯燥的,學生經過這些練習后,就會形成堅韌的意志力,也能夠激發學生的責任心,當學生掌握了準確的音準后,還能夠產生較強的自豪感,從而對音樂的內涵更加的理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例如在教學小學音樂《歡樂歌》這一首歌曲時,我就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音準的訓練。首先在每次上課的時候,我會進行氣息練習,然后我會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分析這首歌曲的旋律,再進行視唱樂譜。由于課室里沒有鋼琴,我就利用多媒體下載彈奏的鋼琴軟件來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會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分組進行練習和考核,如果音準不對的就需要再次練習,直到準確為止。經過長時間的練習積累之后,學生不僅歌唱的技巧會得到提高,學生意志品質也會得到提高。
音樂具有強大的審美功能,通過音樂的熏陶,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意志品質會得到提高,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加分。音準是音樂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但是音準的練習是比較枯燥無味的,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克服學習的困難,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會形成堅強的意志,進而對小學生的成長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規范節奏,鍛煉學生自控力
在音樂課堂上的歌唱是一種集體的藝術行為,每一個人的聲音都要協調于集體的聲音才能夠形成悅耳動聽的音樂,而且在演唱時還要服從整體的節奏。歌唱教學的目的在于學會唱歌,可以通過合唱去感染自己。在歌唱時,小學生需要掌握扎實的音樂基礎,還要配合整體的節奏進行練習和表演,所以歌唱的過程是一個磨煉學生自控力的過程,在音樂課堂上進行歌唱教學時,教師要組織學生同心協力,形成良好的演唱效果。
例如,在小學音樂《水鄉外婆橋》歌表演時,我就非常重視引導學生規范演唱節奏。這是一首贊美江南水鄉的歌曲,歌曲中蘊含了幾處休止符,以此來表現不同的心情。在進行教學時,我發現每個學生對情感的表達不一致,導致演唱的效果并不協調。于是我就一遍遍向學生示范,并以鋼琴進行伴奏,強調節奏,引導學生反復進行聆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漸規范了演唱的節奏。
歌唱是表演的藝術,表演效果和個人音樂素養、音樂技能、實踐經驗等有重要關系,同時又與整體協調性有很大關系。所以在歌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全體學生整體的配合,嚴格控制著表演的節奏,不管個人的能力多么的突出,在歌唱的過程中都需要服從于集體的節奏。學生配合規范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控制的過程。由此可見歌唱教學是培養學生自控能力最好的藝術,是美育教育最好的途徑。
三、優秀作品,塑造學生人格美
音樂是情感的產物,一個優秀的音樂作品蘊含了豐富的內涵,傾注了創作者的審美經驗和情感思想,所以音樂容易引起人情感的共鳴。在音樂教學中,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音樂作品,不管是旋律還是歌詞都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所以,小學音樂教學可以有效地塑造人格美。
如教學小學音樂《手拉手地球村》時,這首歌曲是29界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曲,在主題上就是贊揚我們全世界國家和民族手拉手團結在一起,在這首歌曲中引入了地球村的概念。當優美的旋律和歌唱通過人聲演唱出來時,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環保、大愛意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地球村的含義,地球很大,但是村很小,全世界的人們要像生活在一個村子里一樣,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愛護地球,建設美麗家園。
通常在教學中,教師都會根據自己的審美經驗和對音樂的理解引導學生詮釋作品,通過教師的理性引導學生就會對作品進行感性的分析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作品的內涵就會深深地感染學生,從而使學生人格得到美化。人格美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達到了美的境界,使品格受到感染。合唱作品的主題和歌詞、旋律等是最容易對人產生影響的,
音樂包含了演唱和創作兩個部分,演唱是情感和技巧的表達,而創作則是知識和技能的積累,音樂素養對于創作思維有重要的作用。創作思維的活動需要音樂素養的支持,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對音樂的闡釋需要通過音樂素養來體現,音樂的魅力在于可以把自己的體驗再次創作出來,這就是思維活動,因此可以肯定音樂素養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