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敏
摘要:由于國家不斷增加對“營改增”稅制的推廣力度,2016年,建筑業、房地產業和其他生活服務業等行業也開始了稅制的改變,全面施行貨物和服務行業的稅收制度改革,健全稅收體系制度的完整。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產業的中流砥柱支,施行“營改增”制度改革雖然會給建筑行業帶來很多的機會發展,但也是會給其帶來許多的困難和挑戰。因此深入分析“營改增”關于建筑行業的發展意義和影響是十分必要的。筆者依據以前“營改增”所產生的效果,以建筑行業的財務和稅負兩方面為切入點淺析其可能會帶來的影響,進一步討論對于影響相關的辦法。
關鍵詞:“營改增”;建筑企業;財務及稅負;影響
因為我國的很多建筑施工企業都是有規模大、范圍廣、牽涉多等特點,所以“營改增”制度政策的實施有相當大的難度。第一,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建筑行業的會計核算模式、財務報表和稅負成本等財務會計相關的方面,因為它與企業的成本、支出費用、收益等經營效果息息相關。因此必須強調建筑企業要在兩方面做好準備:首先注重企業的財務會計的改變,其次在稅務的轉變中做好十足的準備。必須透徹的探究“營改增”制度所造成的影響,才能把稅改政策徹徹底底的運用在建筑行業之中。
一、探析“營改增”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所產生的影響
(一)對于建筑企業會計核算所造成的
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是購進核算方面,根據先前的稅收模式核算而言,不管是否得到購買設施和設備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都要把這些費用算入在原材料的總造價之中。但是在增值稅核算的情況,關于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原材料,需要區分為可抵扣進項稅額與實際成本兩方面進行核算,否則,就要把全部費用算入原材料的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來營業稅與增值稅狀況下的核算模式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所以在施行稅改政策的同時有很大可能影響到企業的合同成本。比如說,某一個企業最近新買一批原材料,價稅總計234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假如該批材料已經入庫。在營業稅狀況中,會計處理如下:借:原材料 2340,貸:銀行存款2340。在實施營改增政策后,會計處理如下:借:原材料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貸:銀行存款2340把原材投入使用之后,營業稅狀況中會計處理:借:項目施工——合同成本 2340 貸:原材料 2340增值稅狀況中的會計處理:借:項目施工——合同成本 2000 貸:原材料 2000 經過以上的會計核算處理的對比簡析后能夠得出,“營改增”稅改政策對于合同成本有著十分大的影響,再加之成本增成模式的收入比例確定又可能直接牽涉到企業的盈利問題。第二個方面就是收入的確定方面,在稅改之前的合同金額是要全額計入的,需交的營業稅也能夠作為基數來計算,但在施行稅改之后,因為增值稅屬于價外稅,所以必須對合同的金額進行價稅的分離,達到能夠完整正確的核算出收入額和銷項稅額。
(二)對于企業財務報表和財務指標所造成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報表所造成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關于資產負債表,一般在資產的公允價值確定的情形中,在施行“營改增”后,由于企業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中包含增值稅,所以其入賬價值會相應減少,累計折舊等會計科目因而受到影響。因為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具有十分巨大的比重,因此在它的價值發生改變的時候定然會造成資產總金額的改變,從而牽連影響到了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由于那些變化可能會造成企業的資產負債在一定時間段會減少,但是它的比例卻會增加。通過從長遠觀點觀察,企業的稅負成本會降低,利潤也會隨之增高,與此同時,進一步企業的資產規模和負債都提升。第二個方面就是對于利潤表而言的,由于施行增值稅稅制之后,企業的成本費用中不包含增值稅,因此成本費用就相對而言的降低,而利潤就提高了。這有利于企業能夠運用足夠的資金去不斷擴大提升自己的規模,擴展其他的業務,有利于施工企業的穩定可持續提升。第三個方面就是對于企業現金流量表而言,“營改增”政策施行后的企業費用成本有一定的減少,但是想具有足夠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消,就必須要求企業通過自己購買原材料,因此造成了企業的現金流量的增加。另外許多企業都會購置十分多的設施設備,能夠提升自身的規模與擴展自身的業務。 特別由于增值稅稅制的原因,因為能夠允許企業抵扣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這導致在一定方面有利于企業的不斷拓展和擴大規模。另外,企業也需要在意和提高自身的償債能力。
二、淺析“營改增”政策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稅負成本的影響
因為國家目前的營業稅尚有許多的不足,最為嚴重的問題在于反復征稅,因為它不僅會增加企業的經濟負擔,而且也會造成稅收秩序混亂。但施行“營改增”政策后,企業應繳稅額的核算模式產生了改變,能夠有效的解決存在反復征稅的問題。比如說,在一個項目工程的結算成本中,直接材料大概為 50%,人工成本大概為 15%,機械使用費占 15%,其余費用的比例不足 20%,若其全年完成營業收入為2200萬元,營業成本2000萬元(營業收入和成本都有增值稅)。“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企業應該繳納的營業稅額是66萬元(2200×3%)。在“營改增”政策之后,因為人工成本不可以抵消,如果直接材料、機械使用費的進項稅額能夠抵消銷項稅額。因此能夠抵消的進項稅額是 188.88 萬元[2000×(50%+ 15%)÷(1+17%)×17%],銷項稅額約為218.02萬元[2200÷(1+11%)×11%]。通過計算,需要繳納增值稅是29.14萬元(218.02—188.88),所以,造成有關建筑施工企業的稅負成本有所降低。由于上面例子是僅僅通過理論而沒有考慮到實際因素,在現實之中的進項稅額的抵消是沒有如此簡單的,企業必須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才能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消。但是企業施工過程中,由業主提供使用的一些材料是不能通過進項稅額抵消,同時施工方在購買材料時,供應商想為方便經常遵循3%稅率計算需要繳納的增值稅,而且會在這基礎上開具增值稅一般發票,導致施工企業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另外企業在施工場地暫時修建的設施設備是不可以進行抵消進項稅額的,使用分包模式的企業因為不能夠獲得勞務分包成本的增值稅規定發票,所有也不可以抵消。因此企業具有許多潛在的稅項,侵犯了企業的一部分收益。endprint
三、對于建筑施工企業適應“營改增”政策的幾個方面
(一)對于企業關于“營改增”政策財務體系的完善
在施行“營改增”政策后,造成了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財務處理和稅務工作等等方面皆產生了對應的變化。要讓企業可以平穩順利的運用符合新的稅改,必須要求企業具有對應的改變。第一,企業需要進行專題的內部學習集訓,強化企業財會職員對于新的政策和稅種改變后的學習,如平常的會計處理、稅務申報管理等內容,讓其具備相對應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增強財會職員的能力,具備一般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和稅務業務的處理方法。第二就是在管理購置業務時,在強調相應人員在進行會計成本核算和保障利益最大的同時,保證企業整體資源配置最優化。
(二)提升建筑企業的稅務規劃水準
在施行“營改增”政策的前提中,讓企業的稅務規劃具有更大的空間。另外,建筑企業需要得到增值稅專用發票,提升建筑行業的整個進項稅抵消的基礎,要求企業在合同簽訂、承包分包、材料購買、勞務管理等基礎上運用對應的方法進行使稅務規劃的效果達到最佳合理。例如盡量購買具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供應商的材料、同專業合格的分包公司進行項目合作,在增值稅發票的獲得時要檢查發票的正規性,用最大的力度抵消當期稅額。
(三)增強對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監管
第一要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著手,施行“營改增”政策的最初目標是為了企業能夠優化稅制、解決營業稅反復征稅的問題,從實際來助于企業減少負擔。因此有關部門需要和著重考慮稅負的穩定點,形成能夠幫助企業減少稅負的情況。第二就是提升對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監管力量,讓其可通過自己的真實情況,在特定時制作增值稅專用發票歸集過程,再盡量獲得購買或賣出的正規發票,可以能夠有足夠的稅額抵消。 最后建筑施工企業可以通過培養有關工作職員的發票鑒別和有關財會職員、稅務人的能力來完成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張丹丹.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財務影響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2]趙安.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和會計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4.
[3]陳健.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影響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6.
[4]費仲偉.“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影響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5.
(作者單位:江蘇天億建設工程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