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浩宇+羅婉青
摘要:在大資管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高凈值人群對“財富傳承”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國內家族財富管理業務起步之初,對于第三方理財公司而言,能否搶占家族財富傳承這片新藍海,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文以NY財富為例,試圖探討第三方理財機構開展家族財富傳承業務的可行性方案。
關鍵詞:第三方理財;家族財富傳承;NY財富
家族財富傳承業務的需求:
隨著中國第一代創業致富者面臨企業交接需要,如何傳承家族財富成為中國富豪家族面臨的首要問題,據調研數據顯示,50.9%的高凈值人群有財富傳承的需求,16.3%的高凈值人士有家族企業管理與傳承的需求。
面對家族財富傳承這片藍海,國內金融機構如信托、保險、商業銀行紛紛試水,而在此方面,第三方理財機構也大有可為,金融產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如英美、香港等)的第三方機構在家族財富管理業務方面都已較為成熟,可為客戶搭建一個永續傳承的架構,且能幫助培養企業的繼承人,但國內在此領域尚未能滿足客戶需求,因此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NY財富家族財務傳承業務分析:
1.業務現狀
(1)家族財富管理——歌斐資產
目前NY財富已經開展了家族財富管理業務,其子公司歌斐資產旗下業務包括家族財富管理業務,涉及家族財富的資產配置,包括財富傳承、稅收等方面的服務。歌斐資產家族財富管理和全委投資業務團隊,主要服務于超高凈值家族客戶和機構客戶。
歌斐資產所提出的其在家族財富管理方面的優勢主要有五個方面。第一是波動率低,組合較為穩定。第二是動態調整,適度擇時。第三是分散投資使風險更加可控。第四是一站式投資更為便捷。第五是穿越周期長期增值。
(2)家族信托——方舟信托
由NY集團全資控股的方舟信托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香港設立,也成為NY財富涉足家族財富管理業務領域后另一大布局,成為內地第一個真正意義上開展家族信托的獨立財富管理機構。
與此同時,方舟信托于2016年9月取得了澤西島信托牌照,方便開展離岸家族信托業務,借此,NY財富的高凈值客戶得以更便捷地享受全球資產配置的綜合金融服務。
2.優勢:
第三方理財機構相較于銀行、券商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具有財富管理的優勢,銀行等機構由于法律規定,偏重于避險產品,不利于產品創新和靈活設計。而第三方理財機構可在保值增值的基礎上靈活設計產品,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做出相應調整,滿足家族財富追求高回報、靈活創新的要求。
以NY財富為例,NY財富于2013年設置了歌斐家族辦公室,針對超高凈值家族客戶提供財富資產管理服務。在歌斐“家族辦公室業務”搭建的基本框架中,為家族客戶制定個性化的“家族目標書”是最核心的部分,內容涉及家族企業戰略發展、家族治理、金融投資、財富傳承、子女教育、稅務規劃、慈善捐贈等。
而方舟信托在取得了澤西牌照之后,實現資產轉移,有效避稅等家族財富管理需求,使得NY財富的高凈值客戶能夠更便捷地享受全球資產配置的綜合金融服務。
3.挑戰:
(1)第三方理財在拓展家族傳承業務方面面臨的很大一個困難是國內客戶的信任度問題。相較于西方金融業發達國家,家族信托等財富傳承模式發展成熟,已普遍被富豪家族所認可,國內的高凈值人群由于財富觀念仍較為保守且國內財富傳承模式堪堪起步等原因,對于財富傳承機構不信任,不愿意將資產長期存續。
歌斐家族辦公室的服務對象如今還局限于與NY財富已有多年合作的客戶,如何吸引超高凈值家族客戶,并取得其信任是歌斐資產所需努力的方向。
(2)從第三方理財機構角度來看,大部分國內第三方理財機構是中介機構,在盈利模式上嚴重依賴銷售返傭,目前尚難完成從產品推銷者到財富服務者的角色轉變。
(3)相較于國外的健全的法律環境,國內的政策法律環境不利于家族信托等財富傳承業務的開展,舉例而言:中國在保護私人財產的相關法律條文數量不足美國的10%;我國并未設立信托登記制度,導致一些家族信托的法律效力不被肯定;家族信托進行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房屋產權變更,而在內地此項變更會被征收大額稅費,從而增加成本;中國信托生效需要公示,違背了家族信托的“保密性”需求等等。
相關建議:
針對上文中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點第三方理財機構在開展家族傳承業務方面可行的發展方案。
(1)先做家族財富規劃,實現保值增值,然后從打理個人的小部分資產開始嘗試,再逐步擴展至其他的金融資產投資服務,包括財富傳承、合理避稅、家族成員之間的關系治理,以及慈善公益。
(2)在香港或其他政策法律有利區域設立分公司,開展離岸家族財富管理業務,避開外匯管制,進行全球配置規避風險。
(3)借鑒國外經驗,完善產品設計,為客戶搭建永續傳承的構架。與國外著名的對沖基金、保險公司合作,將國內富裕家族的流動性資金轉移到海外進行投資,實現傳承。
(4)培養專業化人才。家族財富管理涉及到子女教育、繼承人培訓、合理避稅、慈善公益等領域,因此要求從業人員有豐富經驗和寬廣知識面,不僅需要國際化的財富管理觀念,對于法律、稅務籌劃以及家族的各種問題都必須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孫從海.獨立第三方理財服務市場發展研究[J].時代經貿,2011(27).
[2]徐松林.試論我國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法律監管原則與措施[J].金融經濟,2016.
[3]楊婧.我國第三方理財機構法律監管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5.
[4]羅明雄,唐穎,劉勇.互聯網金融[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5]熊光仙.NY財富管理公司商業模式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5.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