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部控制缺陷是指公司內部控制的設計或運行無法合理保證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出現的錯誤將導致財務報表出現錯誤,而這些錯誤并沒有被有效地識別和發現。目前許多國內企業都或多或少存在內部控制缺陷問題,給企業運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隱患。本文以制造高科技材料為主的某企業為例,對其內部控制缺陷進行了剖析,以期能夠進一步對國內企業加強內控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內部控制;缺陷分析;風險防控
一、企業內部控制缺陷的概念和理論意義
內部控制缺陷是指公司內部控制的設計或運行無法合理保證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出現的錯誤將導致財務報表出現錯誤,而這些錯誤并沒有被有效地識別和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按本質可以分為設計缺陷和運行缺陷。按嚴重程度可分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標準包括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對于沒有影響到財務報表的內部控制的缺陷主要通過定性定量兩種方式來認定。
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但很多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并沒有隨著企業自身實力的快速發展而不斷完善,他們普遍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內部控制缺陷,這無疑給企業進一步發展和壯大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對企業內部控制缺陷的分析和研究,將有助于國內企業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進一步完善內控各項制度和規定,確保企業不斷健康發展壯大。下文以制造高科技材料為主的某企業為案例,對其目前所存在的種種內部控制缺陷進行了剖析,以期能夠給國內企業不斷強化內控管理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參考。
二、某企業內控存在的缺陷分析
1.采購與付款環節
某企業作為一家以制造高科技材料為主的公司,其在物資采購環節,超量采購造成了儲存的堆壓,形成了大量的資金浪費;對生產能力預計不足,物資采購計劃不完善使得企業不能夠對資源高效合理的利用;原材料、輔助材料采購預測不合理;招標人員的長期固定容易滋生腐敗,出現表面合同和私下合同并存的情況。在物資付款環節,該企業對物資市場的價格關注不夠,在市場價格下跌時仍然執行原價格,在采購數量增加等有機會降低供貨價格的時機出現時沒有進行議價;財務部門對于發票管理不完善,財務總監對匯款申請書進行審批時,沒有合理的對資金總量進行規劃就批準了劃款支出,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資金鏈斷裂。
2.物資采購流程缺陷分析
由表可知該公司在向某煤炭公司采購煤炭時,采購數量比實際消耗數量多了42.2噸,差異率達到了10.12%,對石油焦的采購差異率較低控制在4.40%,主要風險點:①煤炭的超量采購造成了煤場儲存的堆壓,企業不得不租賃其他場所進行煤炭的堆積,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浪費。②對生產能力預計不足,物資采購計劃不完善使得企業不能夠對資源高效合理的利用。物資采購應當進行預先的計劃才可以進入采購,該公司在采購計劃上的執行不到位,很多采購并沒有進行適當的計劃,而是直接需要什么就采購什么,勢必會造成一定的企業資金浪費,很多的采購并不是必需的而通過了審核,這也與企業沒有進行一定的物資采購計劃有關。③原材料、輔助材料采購預測不合理,有可能導致原輔助材料供應中斷,影響生產進度或企業資源浪費;辦公用品等預估不合理導致庫存不夠,會影響工作效率。④物資部門對各部門報送的物資需求不能做出合理的采購批次和時間的安排,可能會導致超出倉儲能力,庫存不均衡或供應緊張。⑤在生產石墨圓盤的時候,采購的石油焦在純度和結晶度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在后續的步驟出現問題,高硫焦炭使得這種原材料生產的物品在高溫狀態下出現膨脹,開裂,因為在采購過程中審核的力度不夠,審核人員存在疏漏造成企業的不必要損失。⑥該公司有一定量的設備采購請購依據不充分、不合理則造成企業資源的浪費。該企業審核過程存在不嚴格的情況,可能發生未經審批的預算外支出,導致企業資源的浪費和預算執行不利。⑦在企業接下很大的訂單的時候,企業往往會進行大量的原材料采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超支采購問題,財務總監在超支采購對于預算執行結果的影響和對于資金的需求估計不足,導致預算的難以達成和資金供求緊張請購申請越過財務總監直接傳遞至常務副總經理,或者常務副總經理對采購的必要性或者財務風險認識不足,物資采購部門對需求部門請購物資復審不認真,對于請購的合理性不加判斷,大額采購未經過常務副總經理審批。
3.生產與存貨環節
該企業由于石墨生產的特殊性存貨周轉的速度較慢,致使存貨積壓較為嚴重。但是這些存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跌價的趨勢,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未計提金額沒有全部運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進行計量。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不規范,可能存在虛增利潤的可能。此外,對原材料的統計不正確,存在未記錄或者多記錄的原材料以及原材料成本計價的問題。庫存商品結轉存在問題直接導致產品成本的不合理不規范,進而對公司的毛利率、凈利率等指標產生錯誤的影響,導致企業在分析產品成本問題的時候不能做到直擊要害。
4.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相關缺陷
根據該企業某年存貨信息統計表可知,其該年存貨總計132,711,338.75元資產總計有610,573,999.53元,占總資產的比重約為21.74%,銷售成本年末為99,449,726.70元,年初為93,214,532.08元,存貨周轉率為72.59%。該企業由于石墨生產的特殊性存貨周轉的速度較慢,致使存貨積壓較為嚴重,大量存貨難以銷售,但是這些存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跌價的趨勢,雖然對庫存商品計提了一定的存貨跌價準備,但是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沒有計提的金額沒有全部運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進行計量,很多存貨沒有獲得市場銷售的價格就自認為不會跌價直接使用賬面價值,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不規范,可能存在虛增利潤的可能,存貨多計提跌價準備也可能存貨未經批準就運出企業,然后通過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來掩蓋存貨遺失的可能,除去存貨后該企業速動比率只有0.71,短期償債能力有明顯的缺陷,存貨跌價準備沒有及時、準確地計提,不能保證存貨成本真實。
5.銷售與收款環節
在銷售中石墨圓盤時,該項產品的銷售對象信用出現了一定的問題,資信部門對客戶的賒銷額度沒有做到百分百的審核。該企業的結算方式選擇不到位,應當選擇使用銀行承兌匯票進行結算,企業票據管理同樣存在一定缺陷,沒有對空白的票據設置專人保管。未及時協調安排的情況,這樣會導致發貨不及時或發貨失誤,從而給公司帶來經濟損失。發出貨物沒有按照發貨合同的要求進行發貨,收貨方要求退貨并且要本企業承擔運費,致使企業遭受經濟損失。銷售折讓或者銷售退回的控制不嚴格,會導致企業嚴重的經濟損失,影響企業資金運轉情況,對銷售方的客戶檔案沒有完全紀錄,減少了很多可以直接通過系統批準的訂單,對這些客戶的信用記錄沒有進行細致的調查,導致款項難以收回,產生了大量的壞賬準備,直接造成了企業資金鏈的斷裂。
6.售后服務流程內控缺陷
在實地調查中,某企業的售后服務有以下的缺陷:①有的客戶認為該企業生產的靜壓石墨沒有達到預期標準,在與客戶協商擬定解決方案時,該解決方案顯失公平,該公司并沒有對該商品進行退貨,而是給出一定折扣,使得消費者滿意度不足,影響企業的品牌形象,造成企業客戶流失或者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②銷售折讓或者銷售退回的控制不嚴格,會導致企業嚴重的經濟損失,影響企業資金運轉情況,對于銷售折讓的授予人員和授予限額都應當進行合理的規范,沒有這些規范,某些員工就可能在銷售折讓環節存在舞弊的可能,對企業的發展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參考文獻:
[1]白華,高立.內部控制缺陷實證研究的最新進展:一個文獻綜述[J].財會通訊,2011(5):111~114.
[2]財政部會計司.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講解(2010)[M].經濟出版社,2010.80~81,389~417.
作者簡介:杜永澤(1993.02- ),漢族,籍貫:山西大同,職務:結算主管,學歷:研究生,工作單位:京能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內部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