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九 次全國代表大會
軍工代表齊發聲
2017年10月18~24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各大軍工企業的黨代表們齊聚北京。他們關注哪些議題?發出了哪些聲音?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王廣金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二所副總工程師
十九大報告中對于青年的表述鼓舞了包括我在內的所有年輕人。在這種環境下大展身手的機會來了。

王多明
中核四○四有限公司首席高級技師
面對種種困難,國家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未曉朋
中國核建集團二三建設有限公司連云港項目部主管道焊工
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對于咱工人來說,這真是一個好時代。

羅開峰
中國核建集團核級焊工
產業工人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許多產業工人渴望學習深造的機會,這更容易讓他們對手中的技能產生深層認同與追求,而不是僅僅當作一個飯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雷凡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目前我國有30%的航天技術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到2030年,力爭將這一數字提升至60%,躋身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到2045年,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強國。韓利萍

中國航天科技一院519廠數控銑組組長
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這既是時代賦予軍工企業的新使命,也是軍工企業強筋健骨、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侯 曉
中國航天科技四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軍民融合將“富國”與“強軍”統一了起來,在實踐中我們還要將科技創新與軍民融合有機結合,以實現軍事能力整體躍升和國民經濟實力增強的“雙贏”。

張偉文
中國航天科技五院510所所長、黨委副書記
我們國防科技工作者要在黨和國家的戰略布局里通過創新活動武裝部隊,在建設現代化國防武裝力量進程中作出航天人的貢獻。

代守侖
中國航天科技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我國將針對前述探測計劃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推動深空探測工程實施。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后實施火星采樣返回、小行星探測、木星系等探測方案。

鄧建華
中國航天科技九院289廠副總工程師、首席專家
一代代航天人要繼續傳承航天精神,扎實走技術創新發展之路,開展前沿性技術的預研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從航天大國到航天強國的跨越。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高紅衛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航天科工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囑托,貫徹軍民融合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譚千紅
中國航天科工四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軍事革命正在興起,湖北作為軍工大省,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大有可為。我們要發揮國防建設的溢出效應和拉動作用,打造轉型發展新引擎。

王南石
中國航天科工四院南京晨光集團公司特級技師
軍工人要始終秉承“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價值觀,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以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從而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力量。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薛 瑩
航空工業西飛國航廠鉚工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用中國工匠的雙手做更多的優質產品,讓世界享受到“中國制造”。 在制造業進入到智能化的今天,工匠精神并不過時,工匠精神的核心本質是自發專心致志地做事。

邢 巖
航空工業航空總醫院內科黨總支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針讓我深受鼓舞,會后我一定結合自身的工作,真正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實踐之中。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董 強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正確處理規模與質量、速度與效益、增長與轉型的關系,堅持加減乘除一起做,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真正培育新的發展動能。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張義忠
中國艦船研究院工程技術部黨支部書記
作為軍工央企的一份子,將致力于研制生產先進的海軍裝備,保障國家海洋安全,讓海洋裝備走向深遠海,實現海洋強國夢。

吳曉光
中船重工第七〇一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
十八大以來,我國在艦船裝備尤其是在艦船科技領域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我們已經完全具備了自己研發設計中大型航空母艦和大型驅逐艦的能力。

李 媛
中船重工第七〇四研究所軍品三部科長
為了祖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科研工作者已經做好為一流軍隊提供一流裝備的準備。

關英華
中船重工大連船舶副總工程師
十九大報告中的許多內容與央企改革發展息息相關,為我們今后更好地履行建設海洋強國的歷史使命指明了方向。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溫 剛
兵器工業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我們始終牢記央企姓黨、軍工姓軍,帶頭堅決維護核心、服從核心、擁戴核心、向核心看齊,大力弘揚“把一切獻給黨”的人民兵工精神,把兵器工業打造成為對黨絕對忠誠、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周建民
兵器工業淮海集團量具鉗工
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工匠精神的論述,說到我們一線工人的心坎上了,我希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成為風尚。

趙 晶
兵器工業內蒙古一機集團數控工人
公司為我搭建了成長的平臺,我將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帶領我的團隊,為公司智能制造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張永忠
長安汽車江北發動機廠發動機維護師
要多管齊下加大技能人才培養,讓更多人愿意當技工。增強技能崗位的吸引力的同時,還要注重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增強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戚 紅
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女切鐵工
中國復興關鍵在工業振興,工業振興關鍵在制造業振興。出路在智能制造。有工匠精神的支撐,中國裝備制造業就一定能夠站在世界最前沿。

甘軍華
湖南天雁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鍍鉻班班長
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鼓勵工人將手中的“功夫”鉆透、鉆爛、鉆到極致,還要在此基礎上尋找突破,做出創新。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熊群力
中國電科黨組書記、董事長
中國電科將以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全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聚焦“網信”事業,持續深化“企業化、市場化、集團化、國際化”,切實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李 瑩
中國電科38所部件裝調分廠工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這讓我和同事們自信滿滿,對未來充滿希望。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

曹建國
中國航發黨組書記、董事長
中國航發作為最年輕的軍工央企,是中央高度重視、投入極大的企業,更是最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企業。我們將堅決落實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牢記使命、牢記責任。

袁健松
中國航發南方航軸加工中心班長
勤奮和敬業是勞模之本;創新是勞模面對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航空發動機干成、干好。用“工匠魂”鑄就“中國心”。

趙春玲
中國航發黎陽發動機總體事業部封冷班組班組長
作為封冷班組班組長,我要堅決把好航空發動機質量和安全的最后一道工序關口,努力走好航空發動機自主研制的新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