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霞
【摘 要】眾所周知,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階段便是初三,初三年級的學生需要面臨和戰勝的最大事情便是中考。數學作為三大基礎學科之一,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初中生的中考成績,也會對初中生的成長以及未來發展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因此,初三數學教師必須要想盡辦法來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本文將就提升初三數學教學有效性的路徑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初三;數學教學;有效性;路徑分析
引言
在初中階段的課程體系當中,數學絕對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數學是決定初中生中考成績的關鍵因素。初中階段的數學,包含著非常豐富且多樣的抽象性和概念性等等理解難度比較大的知識點,初中生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攻克這些難題,這就需要數學教師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初三學生的數學成績。以下是我結合自己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就如何有效提升初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幾點拙見。
一、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受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影響,在之前的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便是唯一的核心人物,數學課堂便是數學教師的一言堂,數學教師僅僅把學生當做是自己教學的傾聽者,很少關注學生們的感受,也認識不到學生才是數學學習的主人,這就導致學生們越來越不愿意聽數學教師講課,也不愿意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數學知識。這種模式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重新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舉例說明:初三數學中有一章非常重要的內容,叫作一元二次方程。數學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必須要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 要足夠深入地分析和鉆研教材,要科學合理地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然后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進行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環節當中,數學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們復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了解學生們對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和掌握情況,然后適時適當地調整一元二次方程教學的方法,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二、激發初三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初三學生,已經具備了足夠豐富的學習經驗,他們已經習慣了數學教師們的教學方式,對于機械化且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很難再提起興趣。在絕大多數的初三學生眼中,學習數學知識這件事早已經是索然無味了。所以,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基于此情況,數學教師必須要竭盡全力去優化和改善數學課堂,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要全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進而激發起初三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舉例說明:在講授“圓形的旋轉”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數學教師要在上課之前查閱各種素材,精心制作相應課題的多媒體課件,將書面難以理解的概念和知識通過直觀、形象且生動的形式在學生面前呈現出來,讓學生們能夠通過這些方式來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
三、適時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
初三階段的數學教學和初一或者初二年級的數學教學是不盡相同的,數學教師不僅僅要帶領學生們去學習全新的數學知識點,而且數學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們復習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這對于數學教師來說會是一項非常嚴峻的挑戰,初三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方面表現出了更大的差異,數學教師面向的是全體初三學生,必然難以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學習,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要轉變一下教學策略,要重點培養初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提升初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便是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
比如:在復習“圓柱體的平面展開圖”時,數學教師就要面對這樣一種情況,一部分初中生因為受到想象能力的局限,很難正確想象出圓柱體的平面展開圖,面對這一情況,數學教師便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要求各個小組用紙片做出兩個不同形態的圓柱體,然后將其展開,各個小組要結合圓柱體展開圖來分析其中的規律,要發現其中的問題,小組成員之間要緊密合作,相互幫助,互相解答問題,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當中,會表現出更高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有效性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中考成績,數學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起來,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積極嘗試各種教學方式,來全面提升初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鄭麗麗.淺談如何提高初三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中學》,2017(1)
[2]林玉珍.關于初三數學的有效性教學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35)
[3]周潔.試論新形勢下提升中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5)
[4]黃結輝.淺談如何提高初三數學復習課的質量和效率[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8):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