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梅
摘 要:移動圖書館是數字化文化傳輸的主要形式,具有信息傳導信息多樣性、應用范圍廣等特征。當前,移動圖書館已成為大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做好系統式的信息實證分析,是掌控移動圖書館資源充實的重要途徑。基于此,本文結合實際論證信息,對移動圖書館用戶優化使用情況進行探究。
關鍵詞: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意愿;實證探究
大數據信息傳輸與應用,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與社會文化傳輸的密切性越來越強,為了進一步突顯數字化在信息傳導中的優勢,必須緊緊抓住移動程序應用的優勢,移動圖書館就是大數據運用的代表,全面掌控大眾對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意愿的趨向、適用度等信息,是激發大數據時代多媒體文化信息傳導內在動力的重要保障。
1 移動圖書館用戶的理論基礎
想要全面解析大眾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信息的數據解讀,應做好移動圖書館用戶信息分析的構成要素的綜合式掌控。本文假設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的任務與移動數據的技術相互吻合,并主要采用數據調查為信息收集的主要方式,對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的態度、行為、意愿、影響四方面進行分析。因此,本次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意愿實證分析的問題主要包括:1)大眾對移動圖書館作為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的觀點;2)大眾是否應用移動圖書館進行圖書閱讀;3)大眾對移動圖書館用戶中圖書收費等行為的看法;4)移動圖書館作為大眾閱讀的方式對個人、社會的影響[1]。
2 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意愿實證分析
2.1 實證分析的信息收集
結合我國現代移動網絡信息傳輸相關記錄控制,移動圖書館用戶的使用中,79%-83%之間為學生,社會人員的應用比例僅為21%-17%,因此,我們將本次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實證分析的群體定位為學生,本次調查工作在我國一線城市中某區域初中、高中、以及大學三個階段進行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共計分為600份,每個階段的調查人數為200人,本次問卷調查的有效率為95%,調查群體中,女生、男生的比例基本保持平衡,結合本次實證分析提出的主要問題,對問卷調查的信息進行整合。
2.2 調查信息的整合與分析
1.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調查信息整合
結合以上關于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社會群體問卷調查的信息整合,將本次調查的信息歸納如下:其一,本次調查中約有88.17%的人員,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移動圖書館作為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其中女生為54.12%,男生為34.05%;其二,97%的調查者可以接受移動圖書館作為閱讀的主要方式,但其中33.19%的調查者為間接性應用,63.81%調查者為連續性使用;其三,55%的調查者贊成移動圖書館知識應用收費的商業行為,也有45%的調查者認為移動圖書館應作為公共平臺,不應該收費;其四,本次調查中,約有65%調查者認為移動圖書館能夠自身發展提供幫助,但也有35%的調查者認為,移動圖書館的內容不全面,實行移動圖書館進行資源查找,不能得到完整的信息資料。
2.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調查信息分析
依據以上本次實證信息數據分析的信息整合可知:這些調查者認為,移動圖書館能夠突破閱讀空間性限制,實現了閱讀資源的系統性規劃,同時能夠實現社會多元化信息的全面式解讀,這將彌補傳統閱讀與新式閱讀對接中的脫節部分,在現代社會信息傳輸,新型知識傳播體系的構建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的。
但當前移動圖書館實用也存在著信息資源不健全,移動圖書館的資源管理體系商業化,社會移動圖書館信息管理的社會認可度較低等多方面的不足,也會制約著移動圖書館在社會中推廣發展。
此外,結合本次調查人員給予的相關建議來看,當前移動圖書館的使用中,除了以上提到的突出性問題,也在于社會移動圖書館信息管理結構良好的社會監管體制,用戶通過移動圖書館進行信息瀏覽,其閱讀信息、個人信息等相關內容,都會出現信息泄漏或者丟失的問題,讀者通過移動圖書館獲取閱讀資源時,不能得到可靠性的安全保障,其社會推廣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2.3 提出實證分析的優化措施
1.構建完善的移動圖書館資源窗口
構建完善的移動圖書館資源,首先要擴大移動圖書館的知識范圍。當前移動圖書館的信息主要包括文學類,營銷、心理等實用型性內容,進一步拓展移動圖書館中包含的資源,增加數學、古文、美術、音樂等等內容,真正發揮移動圖書館為實用者提供全方位、多領域的信息應用渠道;其次,構建完善的移動圖書館資源窗口,應盡量保障移動圖書館信息的可靠性,移動圖書館只是社會文化信息傳播的另一種載體,而不是社會文化信息的“壓縮版”,因此,移動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內容應保持完整,更要注重移動圖書館中圖書的質量,這樣才是構建新型移動圖書館資源傳播窗口的正確方式。
2.均衡移動圖書館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移動圖書館在大數據信息傳播平臺的綜合發展,應均衡移動圖書館發展中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例如:移動圖書館中圖書供應商,可以采取圖書限時免費、部分新書免費的方式,為讀者提供一個暫時性的移動圖書館運用平臺。為社會移動圖書館經營者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一定的服務。或者,移動圖書館中以供應供應商,可以采取移動圖書館低收費、或者定時贈送閱讀內容的方式,合理調節移動圖書館中圖書供應商與讀者之間的關系,這種移動圖書館使用結構的調整,也是解決實證分析中,調查者對移動圖書館信息應用收費不接受的問題。
3.加強移動圖書館的信息安全管理
實現現代圖書館用戶使用數量的不斷增加,整合現代化移動圖書館,與社會資源管理之間的矛盾,應加強移動圖書館的信息安全管理。從移動圖書館自身而言,加強移動圖書館程序開發中,用戶信息安全管理程序,實現現代信息資源的綜合式運用,必須有相對完備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應用安全屏障作為保護;從社會移動圖書館的管理角度而言,政府、社會應做好移動圖書館運作的外部管理,不斷加深移動圖書館信息傳輸內容的監管,堅決抵制、打擊移動圖書館平臺中暴力、淫穢等資源,同時也要加強對移動圖書館供應商收費標準進行統一管理,合理協調社會移動圖書館中信息安全掌控的相關性要素,逐步引導社會信息資源的綜合式整合與傳播。
3 結論
綜上所述,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意愿實證分析,是解析數字化圖書信息傳輸分析的參考依據。在此基礎上,本次實證分析工作的開展,主要遵循提出假設、驗證假設、以及解決問題的三步驟模式開展實際論證,為了進一步突顯移動圖書館在現代社會文化信息傳輸中的優勢,應不斷豐富移動圖書館資源、辯證看待移動圖書館帶來的效益、也要做好移動圖書館應用的安全管理。因此,移動圖書館用戶使用意愿實踐論證,將為我國數字化信息模式的推進提供實例參考。
參考文獻
[1]王晰巍,李師萌,王楠阿雪,楊夢晴.新媒體環境下用戶信息交互意愿影響因素與實證——以汽車新媒體為例[J/OL].圖書情報工作,:1-9(2017-09-21).
[2]明均仁,郭財強,張俊.我國基于技術接受模型的移動圖書館用戶感知行為研究綜述[J/OL].圖書館論壇,2017,(07):1-8(2017-02-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