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高校追求的目標,這也成為當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對此提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整合思想政治的教育資源,豐富大學的教學內容;構建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加快課程的內容改革的提高方法,以期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形勢,探索出最佳的教學方式,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方法
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方法展開研究即探究出在大學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結果。這需要從教學全過程角度出發,擬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達到理想的教學實施效果。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為達到提高教育實效性的最終目的,這就要求高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結合教育工作的內外影響因素,依托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導,實事求是的參與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塑造大學生的正確三觀。
1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展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運用科學發展觀,達到提高教育實效性的目的。通過觀念的變革,促使大學生的思想隨著時代變化。運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大學生的進步,以此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貫徹于大學生心中。將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作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關鍵內容,基于平等、尊重、包容的態度面向學生,避免使用灌輸式教學方法。由于每位大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只有因材施教,讓大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時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而實現全面發展。基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思政教師需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樹立起成為國家棟梁的目標。教師根據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學習特點,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促使更多的大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受多元文化的沖擊,思政教師在展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還需要創新教育觀念,學習網絡技術,以滿足學生的成長要求,進而達到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目的。為大學生自主學習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通過環境渲染達到育人的教育效果。創建優質校園文化環境,發揮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作用。從文化素質培養角度出發,開展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促進大學生的綜合發展,寓教于樂的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加強思想政治道德意識在大學校園的宣傳推廣,傳播正能量,開展主旋律的主題活動,促使大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踐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2 整合思想政治的教育資源,豐富大學的教學內容
整合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對有序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奠定基礎。整合教育資源需要從高校黨政干部著手,參與到教育資源整合工作工程,協調思政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由高校黨政組織成立指揮協調中心,重點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展開,改變原有各自為政的局面。不定期的組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討會,鼓勵思政教師、輔導員等教師積極參與,強化他們的思想認知和教育責任感。高校的宣傳部門需要利用校報、廣播站等媒介積極的宣傳大學生思政教育內容,通過正確的方式對大學生學習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豐富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包括增加生命關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內容。通過生命關懷教育讓大學生珍惜生命,身心都得以健康的發展,明白自身存在和努力的意義。思政教育還有不斷完善自我的認知高度,引導學生通過構建完整的人格、自強的精神來不斷實現自我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現實社會的競爭壓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大學生的心態,引導大學生正確的應對社會競爭,以積極陽光的心態對待生活。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網絡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程度日益提高。網絡信息的傳播性強,其中包括良性和惡性信息,在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網絡道德教育內容,培養出正確的網絡觀念,要求大學生合理安全的使用網絡資源,避免受不良信息的誤導,使得網絡成為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幫手。
3 構建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加快課程的內容改革
構建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促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穩定發展。保障制度中需要健全高校教學管理制度,例如:合理設置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課時,根據學分對應原則,杜絕減少理論課的教學時長的現象發生。高校需要設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專項經費,并根據需要撥款補助,以此提高教育的實效性。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包括構建教學督導制,起到監督指導的教學作用。對思政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督導,幫助教師總結教學經驗,并對其后續改進工作給予一定幫助。這也就要去教學督導管理人員需要具備現代化的教學思想和管理模式,從實際出發,對教師展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況進行研究,并及時給出工作建議,進而達到幫助思政教師完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由于思想政治課程具有特殊性,以理論為引導下的實踐性較強,因此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實踐性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促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貼近生活,符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以此有效的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革新考試制度也是保障制度的重要內容,需要由專門的教研室進行命題,結合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要求,促使更多的學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加快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內容改革,主要是要求理論教學內容不再空虛化,能夠吸引大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根據我國國情,加入社會生活等教學內容。
綜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樹立大學生正確三觀,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需要從多角度出發,不斷明確教學主體、改革教學策略、營造學習氛圍。通過教育部門的深入研究,將思政教育工作貫徹落實與高校中,依托于教學各要素直接的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備的綜合價值。
參考文獻
[1]韓亞梅.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探索[J].現代交際,2016(4):166-167.
[2]曾麗.關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策略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5(19).
[3]趙利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J].法制博覽,2014(8):3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