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奕凝
摘 要:歷史文化資源并不具備再生性,是以在對其進行開發以及利用的時候,要最大程度的保持其可持續性。我國作為歷史文化多樣的國家,對于歷史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格外重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文化的多樣化,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維護工作也日益增多。筆者對歷史文化產業的管制工作進行解析,提出相應的對策以及建議,對于歷史文化產業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歷史文化產業;管理;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文化作為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被逐步融入到了經濟的發展中。經濟與文化的融合不僅能夠讓我國的歷史文化得到很好的傳承,還能使其在不斷地發展中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創新。歷史文化資源的多樣化能夠給經濟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但是其無法再生性和復制性的屬性不得不被引起重視,并且保證其資源的合理分配。與此同時,歷史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系統化的管理機制,想要對其進行合理化的管制就要對其相應的獨具特色的管理體系進行建立。對于歷史文化產業的科學管理不僅能更加豐富我國的文化內容,還能對更多的新興產業進行正面的引導,實現多方面的持續性發展。
1 對歷史文化產業管理的重要性引起重視
歷史文化產業包含在文化產業中,其核心主要是歷史文化內容,歷史產業的主要維持手段是運營,通過對歷史文化內容的歸納、總結以及包裝,將其轉換成物質或者精神上的產品,并對其進行一系列的推銷。歷史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經濟結合的典型性產物,是一種新興產業,具有較為良好的發展空間。在現今的文化產業市場中,歷史文化的地位得到了不斷地提升,除此之外,對于歷史文化資源的科學分配能夠有效的提升經濟的發展水平。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文化產業部分,歷史文化產業如果能得到科學合理的管理與規劃,對相關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分配,相應的歷史文化就能得到更好更長遠的發展。由于歷史文化產業并沒有明確的法律對其進行保障,是以想要對其進行管理,就必須先對相應的法律機制進行建立,保證相應的產業運行,同時設立相關的管理體系,對其運行的模式進行統一規劃,實現歷史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保證經濟與文化的更好融合。
2 歷史文化產業的管理工作細則
(1)歷史文化資源的使用效率較差
雖然歷史文化資源得到了不斷地開發,并且將其引入了市場,但是由于并沒有科學的管理體系,對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程度進行系統的評測,使其開發的效率沒有辦法計算,致使開發的科學性無法得到保證。除此之外,資源的使用效率較差,導致在對相應的歷史資源進行開發時,部分歷史文化內容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導致相應的歷史資源浪費,這也是由于管制體系并不全面的原因導致的。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效率較差不僅從此可以看出,還能從歷史文化資源的引入與輸出方面看出。
(2)歷史文化產業是否合法并沒有被明確的規定
想要產業進一步發展,就要對其進行規范,規范需要法律的保障,是以立法是首要的任務。只有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合法性得到保證,產業的運營才有根本的依據。管理的基礎就是其合法性的肯定。想要歷史文化產業得到更長遠的發展,首先其運作的整個模式要具有法律的保障。
3 對于歷史文化產業中存在的管理問題提出的對策
(1)提升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效率
資源的使用效率在其輸入以及輸出中能夠明顯的體現。首先在其輸入的方面,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歷史文化資源得以在網絡中進行共享,歷史文化資源的管理相關系統的建立,能夠進一步實現對全國的歷史文化資源的管理。歷史文化資源管理系統如果能夠實現,歷史文化資源在全國內的各方面數據就能被共享,相關運營機構能夠根據這種數據的顯示結果進行歷史文化資源的合理開發,并且給予相應的管理。其次是輸出的方面,該方面還包含了歷史文化資源的使用以及其后續的保護兩個層面。國家相關機構可以對相應的歷史文化資源管理系統進行調查,對其產業鏈的形成進行積極地引導,使其歷史文化產品的形式能夠更加多樣化,如此可以達到滿足市場需求的目的。
(2)對歷史文化產業的合法性進行保障
因為歷史文化產業缺少法律的支撐,使得其在整個運營的過程中沒有具備基本的規范性。想要充分的發揮文化產業對社會經濟的推動作用,就要對其合法性進行加強。除了樹立管理的法律法規以外,還要對相關歷史文化產業進行積極地政策扶持,保證其平穩持續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助力。
4 結語
歷史文化產業在我國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首先我國的歷史文化深厚,為其發展奠定基礎,其次是我國經濟市場對文化的需求量逐漸提升,歷史文化產業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是以基于歷史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其產業的規劃工作亟待相關部門引起重視,對其進行不斷地優化,盡量減少管理上的問題的發生。因為歷史文化產業具有特性,是以在對其進行規劃的同時,要對其相應的獨特的內容進行全面的考慮,避免部分歷史資源被遺漏,造成歷史文化資源的白白消耗。對于其相關的管理體系的建立,應該是從上到下,并且較為全面的,除此之外還要對相應的資源予以運用。只有多方面得以顧及,歷史文化產業的管理工作才能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充分實現其有效性。與此同時,相關的國家管理機構也應積極引導,給予支持,促進歷史文化產業更好更長遠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子旭,馬眾.我國歷史文化產業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30:83.
[2]周建新,胡鵬林.中國文化產業研究2016年度學術報告[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3401:53-66.
[3]李文寧.文化產業管理問題及對策[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03:37-39+49.
[4]馬海霞.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理論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1:89-93.
[5]王慧敏.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的構建——基于歷史文化資源的創意轉化[J].社會科學,2013,(11):28-35.
[6]杜獻寧,杜艷華.構建歷史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良性互動——以河北省為例[J].人民論壇,2011,(32):188-189.
[7]馬黎明.基于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的文化產業發展目標與重點[J].齊魯學刊,2015,(04):96-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