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娜芝
摘 要: 本文揭示了高職大學英語閱讀傳統教學模式不盡如人意的方面,分析了語篇教學法在高職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將該教學法應用于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系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寫作水平、鑒賞文章深層思想的綜合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語篇分析 高職英語 閱讀教學法
引言
高職英語教學在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的同時,還應重視培養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使學生掌握行之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然而不盡如人意的是,受到教學課時的限制、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及學生英語基礎差異的影響,高職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續著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明顯的特征是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過于強調知識的輸入;在教學中刻意強調詞匯記憶和語法講解,講授重點普遍局限在句子層面上,偏向于英語長難句、復雜句的翻譯和解釋。
高職傳統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首先,閱讀課堂教學過程過于關注詞匯和句子層面,導致學生時常脫離具體語境孤立地學習新單詞和詞組;學生的分析能力經常只局限于句子這一層面的結構。從閱讀篇章中提取的有效信息相對零散且不系統又不全面,以致對文章的整體結構和語篇含義等把握很不到位。其次,學生對作者的寫作思路、方法、觀點、立場、態度等把握不全面,造成在英語學習上語篇整體感不敏銳。再次,這種傳統教學模式造成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比較有限,對文章的理解深度不夠,不能提高學生獨立分析、歸納、推理和綜合判斷的能力,忽視對學生英語欣賞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等諸多方面的培養。
綜上所述,傳統閱讀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閱讀理解能力,違背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宗旨,我們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變這一困局。
一、語篇分析理論
語篇作為一個語義單位,普遍指一系列連續的語段或句子構成的語言整體。語篇是一個包含論題結構或邏輯結構、并且語義連貫,最后實現某些交際目標的語言整體。語用者根據特定的交際目的,運用整體的概念組織語篇,使語言作為整體具備一致性、連貫性和條理性的特征。胡壯麟對語篇定義為“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語法約束的,并在一定語言環境中表達完整意義的自然語言”[1]。英國應用語言學Cook指出:“語篇是一系列有意義的、完整的、為某一目的服務的語言。”[2]
二、語篇分析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近年來,語篇分析理論逐漸應用在大學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上,它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有利于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是一種復雜的心理和主動的思維過程,閱讀過程中受到閱讀者個人能力的影響,依靠讀者已有的語言知識、個人閱歷和社會經驗基礎上接受文字信息,再經過思考和做出自己評判的過程,但是這一復雜的心理智力過程需要讀者運用各種必要的技能和方法才能完成,閱讀技巧和對文章的把握能夠影響對文章的全面理解。
閱讀理解應包括詞、句、段、篇四個層次的理解。大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把重點放在詞句上,并存在指讀和聲讀等不良習慣,致使閱讀速度慢,而且沒有從文章大局出發,不能把握文章的精髓。語篇分析方法從語篇的整體著眼,培養學生按意群閱讀,將文章拆分為若干個意群,考慮意群之間的關系,能夠增強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有利于學生對整篇文章的準確理解。
另外,語篇分析能培養學生的宏觀語境的推斷推理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分析篇章結構的能力,并深刻理解作者的觀點、感情、立場及目的,以及利用平常積累的詞語的辨析和感情色彩,從語篇角度挖掘文章深層的內涵,從而全面提高閱讀理解綜合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是檢驗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方法,閱讀為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通常沒有深厚的內在功底,自然寫不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在平常閱讀中,語篇分析方法能促進學生在英文寫作時從語篇角度連貫地表達思想。因為學生可從閱讀文章的布局謀篇中體會作者如何組織材料和觀點,可從開頭和結尾的寫法看如何首尾呼應,從文章中學習作者的措辭、思路、謀篇和布局,從布局謀篇段落連接中體會到文章的精彩,讓學生從別人的文章里得到提煉和升華,并在寫作時加以借鑒和模仿,從而開拓寫作思路,提高寫作能力。
3.有利于提高英文鑒賞水平
閱讀理解的過程大致分為“字面理解、推斷性理解、評價性理解和欣賞性理解”四個層次。字面理解是表層上的對文章語言形式進行理解;后三個層次觸及文章的結構、主題、作者的寫作意圖、蘊含的言外之意及邏輯推理分析等,是深層次的理解。閱讀的目的不只是獲取信息,而是更深層次地體會到作者的思維模式及語言魅力。語篇的形成反映了思維的過程,語篇分析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文體鑒賞能力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語篇分析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語篇教學法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參與實踐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下面將結合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系英語閱讀教學中的“Four Beautiful Things about Hawaii”一課對語篇分析教學法作深入應用分析。
1.閱讀前的熱身環節
在語篇分析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前期的預備階段,布置學生做好課文閱讀前的準備,讓他們了解文章重要背景信息,為下一步課文分析打下基礎。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分組討論與文章相關的問題,再讓每組推出代表對討論的結果做出總結,最后由老師評述。例如在該課中,通過屏幕向學生展示一張夏威夷的圖片:What is this picture of?(提問:“這幅圖片是關于什么?”導入本課的話題夏威夷)Answer: This is a picture of Hawaii. In which country is Hawaii? In which ocean is Hawaii? (通過提問夏威夷的位置引出夏威夷的重點背景信息)。
2.閱讀過程環節
大學英語閱讀主要使用的閱讀方法有略讀、查讀和仔細閱讀這三種。
(1)略讀(skimming)是一種實用的、盡可能快速的速度閱讀方法,略讀的目的是迅速獲取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內容,不需要強調集體細節,但要專注解決普遍概括性的問題。
首先,學生要把閱讀重點放在文章開端的第一段和第二段,要迅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背景知識、文章的風格及作者的語氣等,例如本課中“What are the beauties of Hawaii? Lets start with four”[3]就是中心句。其次,學生繼續閱讀除第一第二段的其他段落中的首句和末句,快速找出段落的主題句,分析出段落的大概意思。本課中找出了“First, the beaches. Second, the volcanoes. Third, all the wonderful fruit and flowers of the islands. Fourth, the people who live there.”[3]這幾句就等于抓住了各段的大意。最后,學生以普通速度閱讀篇章的最后一個段落,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等。
(2)查讀(scanning),是指從諸多冗長的閱讀資料中迅速查找出特定或具體的信息。教師可以讓學生快速帶著具體的問題掃視原文,根據關鍵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及數字等鎖定查詢的信息范圍,然后快速定位出相關語句和段落,找出正確的答案。學生務必擺脫那種從頭到尾每一句都是細細閱讀的習慣,要學會用查讀提高閱讀準確性和效率性[4]。
本課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五個小組,帶著問題快速閱讀第二部分,小組討論后每組派一個代表回答問題:
① How many islands are there in Hawaii?
Answer: There are twenty islands in Hawaii.
② What is the name of Hawaiis most famous beach?
Answer: It is Waikiki Beach.
③ How do you bodysurf?
Answer:You go out... all the way to the beach.[3]
略讀與查讀都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以什么樣的方式展開,每個部分各有什么樣的功能,以及每種層次在整個語篇中所起的作用等[5]。
(3)仔細閱讀。在語篇教學中,通過仔細閱讀分析語篇中的各種銜接手段,理清它們的主要作用和特定的功能,以及作者是通過什么方式謀篇布局形成一個連貫銜接的語篇。教師可以這樣指導學生仔細閱讀:首先,引導學生把重點放在觀察段落之間表示遞進、并列、因果、轉折等邏輯關系的連詞。其次,讓學生思考句與句之間,或各個句子之間的內部關系。另一方面,教師要解決語言點、固定搭配、復雜的句子結構及句子之間的銜接關系等。從語篇的角度分析文章的重要內容和結構,可幫助學生有效地理清篇章思路、作者意圖。
3.檢驗閱讀效果
通過閱讀前的熱身和閱讀過程中對文章的理解和剖析,學生基本上應該達到語篇分析所要求的預期,教師可以通過進一步檢驗強化閱讀效果。
可從課后作業和問答環節中檢驗教學,讓學生做一些深層次的、涉及文章篇章的問答練習,就課文內容或語言形式提出問題以檢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程度,如:通過分組討論以下問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1.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2. Do you like Hawaii? Why? 3. Do you want to go to Hawaii? Why? 通過學生的回答進一步檢驗他們是否理解該語篇結構,是否從整體結構上理清文章的層次和文章傳達的語篇信息,讓學生思考從剛閱讀過的文章的篇章結構中學到了什么知識點,提問文章中有哪些邏輯銜接點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并討論如何模仿應用于寫作中,讓學生反復閱讀實踐,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通過長期的語篇分析教學法訓練,學生可以逐漸熟練掌握英語文章各種文體的結構及英語書面表達的主要特點和基本要求,從而獨立撰寫出句式豐富多變、層次分明、結構完整、合乎邏輯的優秀英語原創文章。
結語
語篇分析教學法強調基于語篇分析理論,把語篇分析和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高效地結合起來,彌補高職傳統英語閱讀教學的不足,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模式和思維方法。在實際教學應用中結合閱讀模式,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寫作能力及鑒賞文章深層思想的能力具有明顯的積極促進作用。運用語篇教學法,提高學生語篇分析的綜合能力,達到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使學生形成終身受益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26.
[2]Cook, Guy. Discours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9.
[3]董亞芬.大學英語泛讀(預備級)[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46-48.
[4]任麗卿.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突擊訓練[M].南京:南京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7:22-28.
[5]張德祿.二語習得研究與中國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