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鳴,戴杰
(1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杭州311231;2浙江工商大學旅游學院,杭州310018)
無人島旅游開發中適宜空間規劃設計研究
任鳴1,戴杰2
(1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杭州311231;2浙江工商大學旅游學院,杭州310018)
無人島指無常住居民的島嶼、島礁等,是寶貴旅游資源。但其旅游開發中的空間規劃設計往往存在許多問題。為保護無人島自然生態環境及提升無人島旅游開發的健康持續發展,從國內無人島旅游開發中空間規劃設計所存在的問題分析入手,提出適宜的無人島旅游開發空間規劃的原則與建議。
無人島;旅游開發;空間規劃設計;適宜性
我國海洋國土面積遼闊,根據世界海洋法規定,我國擁有的海洋國土面積是299.7萬平方公里,包括內水、領海及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在這廣闊的海洋上散落著眾多島嶼,其中94%的海島為無人島,面積500m2的共計約6 500座,其總面積卻只占所有海島總面積的2%[1]。無人島一般指常年沒有人類居住的島嶼,其數量眾多,加以合理利用,在政治、經濟、文化及國防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無人島遠離陸地,島上空間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往往形成獨特的景觀風貌,成為一種寶貴的旅游資源。
近些年,海島旅游大熱,對各類海島的旅游開發也在加快進程,其中也包括眾多的無人島。人為因素的加入將會給無人島帶來眾多影響,也包括各類消極影響,旅游開發中不合理的空間規劃設計將會對島上的岸線空間、綠地空間等甚至整體空間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
在無人島旅游資源開發方面,部分國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馬爾代夫、萬島之國印度尼西亞、部分南太平洋的群島國家等在無人島旅游開發方面可稱之為典范。這些旅游開發較為成功的無人島,其空間規劃設計對各地區無人島旅游開發中的空間規劃設計具有寶貴的借鑒意義。我國雖然無人島數量比較多,但開發利用起步較晚,多數無人島開發程度較低。近些年無人島開發在國內外比較有名氣的不是因旅游開發的島礁,而是南海一些因國防需求開發的島礁,如永暑礁。我國無人島嶼可用于旅游開發的主要是一些面積較大、資源種類齊全的島嶼,目前主要有三種類型[2],根據人為影響程度的高低,依次劃分為綜合開發型、專項開發型及保護開發型。綜合發開型指在島上進行綜合旅游產品開發,人為影響因素最多,空間規劃設計也更加注重綜合性,也更偏向游客的需求,往往向有人居住的海島開始轉變。專項開發型指認為影響因素稍微比較小,且海島的自然風光較好,以海島觀光游為主。專項旅游開發以一種特色旅游產品為主,有利于空間規劃設計。這種開發類型在海島空間規劃方面注重人為空間與自然空間的融合,以小島上原有自然特色為依靠。保護開發型則注重對小島原有事物的保護,如珍惜動植物、特色地貌等。
(一)無人島主要空間類型
一般無人島的空間可分為三類空間,即島上空間、岸線空間與近海空間。(1)島上空間包括島上可能擁有的山地、平地、湖泊等各類地形地貌及植被覆蓋特征。地形地貌復雜,海島的動植物也多聚集于島上,因此,島上空間的規劃設計可以是最為豐富多彩的,也最容易影響海島的整體面貌。(2)岸線空間指海島與海水的緩沖地帶,有地勢平緩的沙灘,也有崎嶇的礁石岸線,還有陡峭的崖壁等。岸線空間多為視線開闊地帶,動植物數量相較于島上空間少,且與海水關系密切,旅游開發中對岸線空間的規劃設計將更多考慮海水與岸的關系。(3)近海空間指離海島較近的海域,也可將其再劃分為水下空間與水上空間,對其空間規劃設計與海水的關系最為密切,也將影響海島的天際線。
(二)存在的問題分析
由于缺乏科學的規劃與妥善的管理,給眾多無人島帶來諸如生態惡化、基礎設施不完善,不能持續發展等問題。
1.生態環境惡化
由于對無人島不合理的空間規劃,對島上地形肆意改變,隨意施行土石方工程,破壞動物的棲息地與植物的生長地,使原本脆弱的海島生態系統很難維持。如舟山的橋梁山島是一個面積不足0.1km2的小島,由于被當地政府以廉價出租給采石企業,短短幾年就使大部分山體被挖空[3]。進行旅游開發后的無人島,所帶來的人口壓力將會比普通有人居住的小島大,沒有得到妥善處理的人類產生的污染物將會對環境和海島形象方面帶來諸多負面的影響。其次對岸線的開發往往注重旅游項目的開發,單純注重經濟效益,并對岸線空間進行不適宜的規劃設計,造成岸線自然空間的破壞。無人島旅游開發中的空間規劃實質就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2.基礎設施與旅游設施的不完善
各類設施的不完善其實也是我國各類旅游景區的“通病”。基礎設施對無人島旅游開發尤為重要,關系到游客在無人島上的生存保障,如電力供應、淡水供應、垃圾處理、碼頭等基礎設施。然而,當人與自然存在問題時,為游客的基本保障設施并沒有發揮作用,沒有做到未雨綢繆。
3.沒有科學的規劃管理,無法做到可持續發展
對無人島的旅游開發,適宜科學的規劃管理尤為重要,也是無人島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現無人島旅游開發方面,往往缺少適宜的科學規劃設計,有些開發甚至走在規劃前。現無人島旅游開發中的規劃設計則考慮的因素過于單一,也沒有長遠的眼光,進行長期的規劃設計。
(一)無人島旅游開發中的空間規劃原則
1.整體性原則
無人島的空間是一個整體,不管是島上、岸邊、海面還是海底都是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空間規劃不是對空間的任意分割,而是將各小空間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游憩空間規劃設計具有整體性原則,是對游憩空間、人和大環境三者進行全面、整體的分析,并且用系統、整體的觀點對每個環節并解釋三者之間的關系[4]。
2.綠色生態性原則
對無人島的旅游開發本身就是以人類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在開發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對島上的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則在空間規劃中更要注意對島上生態的保護,秉持生態性原則,將人為空間有機的融入無人島的自然空間,盡量不破壞自然空間。
3.人本原則
無人島旅游開發的目的是為了旅游事業的發展,為游客提供滿意的旅游服務。這要求規劃設計完善的基礎設施與旅游設施,無人島的空間規劃在考慮保護自然生態的前提下,更多考慮人本因素,將人類空間更好融入到自然空間中去。
4.可持續性原則
無人島的旅游開發是一個有機動態的過程,需要適時再開發更新,對無人島的空間規劃設計需遵循可持續性原則,規劃者或者開發商需要用長遠的眼光,制定近期規劃與中長期規劃。
5.美觀性原則
作為旅游開發類型,需考慮美觀性原則。在旅游度假區的游憩空間的藝術化營造過程中,要體現出多樣、調和、均衡、節奏感、比例和尺度等[5]。
6.參與性原則
規劃設計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綜合性較強。無人島規劃設計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
(二)無人島旅游開發中的適宜空間規劃建議
無人島旅游開發中需要適宜的空間規劃設計,其空間規劃設計需遵循上述幾點規劃原則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因地制宜
根據無人島的整體空間特色與各子空間的特色做規劃設計,將減少工程量,更節省開發成本,也能將基礎設施與旅游設施有機地融入無人島的整體空間中,只要條件允許,完全可以放置于岸線空間甚至海上空間。因地制宜更容易打造特色旅游無人小島,形成一島一特色的格局。
2.岸線空間與近海空間的保護
海島最美的景色還是岸線與天際線,生活在內陸的游客比較喜歡海岸的這些景色。故不要在岸線空間與近海空間規劃太多的設施,以免影響美觀;可規劃一些起到點綴作用的設施,如燈塔、標志性構筑物、景觀性構筑物、日出日落觀景臺等。
3.創新
科學適宜的空間規劃加上一點創新與創意將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創新可以是空間規劃上設計的創新也可以是旅游項目的創新,還可以是兩者的結合。
4.對內對外交通
對外交通是無人島旅游開發的短板。碼頭是海島的重要設施,其位置選擇直接關系到海島的可達性,在空間規劃上必須要有取舍為對內交通方便,應考慮無人島各處的可達性,盡量提高海島各處的可達性。
無人島是寶貴的旅游資源,我國對無人島旅游的開發才剛剛開始,面臨很大的機遇與挑戰。無人島具有景色優美、生態脆弱、可塑性強等眾多特點,為使無人島旅游業更加健康的發展,適宜的空間規劃設計將越來越重要。旅游的開發本身的目的是獲得經濟效益與讓游客更好享受無人島旅游,今后無人島空間規劃設計需更多考慮無人島本身的特色與島上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要在無人島旅游開發中做到適宜的空間規劃設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全國海島綜合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報告[R].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2]馬麗卿.論我國無人島嶼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9,(2):92-96.
[3]苗增良,陳朝喜,崔大練,鄧一兵.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及開發模式探討——以浙江舟山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3,(13):6108-6110.
[4]黃泰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與實現機制[J].求是,2007,(18):6-8.
[5]劉樂,楊冰清,陳思.旅游度假區游憩空間規劃設計——以潁州西湖風景旅游區為例[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2):60-61,70.
[責任編輯 柯黎]
F592
A
1673-291X(2017)26-0121-02
2017-05-20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持續性生態系統建設下的無居民海島開發體系研究”(LY14D060004)
任鳴,男,教授,從事旅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