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秀
(黑龍江省松花江林區廣播電視大學,哈爾濱150050)
消費金融公司現狀的法律分析
尹國秀
(黑龍江省松花江林區廣播電視大學,哈爾濱150050)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出現了消費金融公司,這是一個新生事物,既可以刺激消費,還體現了金融創新。在當下中國消費觀念、風險控制、業務重疊等因素都制約著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建構,加強消費金融公司的不斷創新,尋求一條自我完善之路勢在必行。
消費金融;風險;困境;法律規制
根據中國銀監會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規定,消費金融公司,是指經銀監會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消費金融在西方已有數百年歷史,相對我國剛剛起步的消費金融公司而言,西方發達國家是比較完善的金融市場,例如在美國,據2008年統計結果顯示,其消費金融公司約占消費信貸份額的23%;而在日本的消費金融公司起步晚于美國,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了迅猛增長,消費信貸規模已高達960億美元,被稱為“異色的新金融軍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目前從事消費信貸服務的金融機構類型很少,尤其是針對個人消費貸款,例如居民耐用商品消費,以及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費支出,是比較分散的,相對而言也不夠專業,消費貸款占貸款總額的比例也不到12%,專業化的消費金融公司呼之欲出。
我國居民屬于典型的高儲蓄、低消費類型,消費率至少落后世界主要國家15至20個百分點,消費貸款占貸款總額也不足12%,如果缺乏消費信貸的有力支持,那么居民消費只能建立在自我積累的基礎上。現在設立的金融消費公司的對象過于狹小,主要是用于一些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等耐用消費品的貸款。
(一)風險困境
任何新事物的誕生必然產生新的沖擊和問題。中國從來不缺乏存款市場,缺的是貸款市場和融資機制。消費金融公司適用金融市場的變化,擴寬了傳統銀行的金融服務業務范圍,對于消費者來說,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可以滿足各種群體的需求。
消費金融公司之所以優于原有的銀行,因其具有很多獨特的優點:其貸款額度較小,簡化了審批的程序,減少了抵押擔保的信用標準,辦理貸款的方式靈活,縮短了貸款期限等等。這種“短、平、快”的服務是消費金融公司的最大優勢,客戶辦理一筆業務,最快只需要半個小時。但我們也應該意識到這種消費貸款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最簡單來說,由于其貸款金額較小,貸款數量又多,銀行對于貸款的監控必然會有所削弱,這樣對于客戶貸款資金的用途就不好控制,可能會出現客戶惡意套現。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貸款投放既要求信貸審批的高效快速,又要控制風險,沒有強大的信用體系做支撐很難做到萬無一失,這些都要引起決策機構的重視。我國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對違規吸儲和超范圍放貸沒有規定具體處罰措施,缺乏制裁手段,這對于消費金融公司而言其監控是非常困難的。
(二)監管困境
《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第21條規定,消費金融公司向個人發放消費貸款不應超過客戶風險承受能力且借款人貸款余額最高不得超過人民幣20萬元。就這條來看,一般銀行無抵押個人貸款的貸款上限通常可以達到50萬元,二者對比一下,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額度較低,這也是一種規避風險的方法。現實中造假大量存在,所以工資證明的真實程度有待查證,而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證實工資證明的真實性又不太可行,與貸款的方便快捷又相矛盾。即使只放款不吸收存款也避免不了潛在的金融風險,因為貸款存在風險,在沒有存款作為保障,其后果就有可能發生美國的次貸危機。如何監管以消費貸款之名行套現之實,成為一個難題。
(三)融資困境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關乎到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消費金融公司也很難起到一個很好的融資作用。我國現在注資機構仍以銀行為主,而消費金融公司也就只是解決一部分現在就業問題,對于整個全國的就業問題和增加國民收入起到的作用不大。
(四)業務困境
由于消費金融機構的業務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其主要從事個人消費的小額貸款,對于一般用途的個人消費來說,想要貸款受到個人信譽度的限制,同時貸款額度也受到個人月收入的限制,這樣不利于消費金融公司業務的進一步擴展。
(一)觀念與保障
與美國人“花明天錢圓今天夢”不同,中國人更喜歡“無債一身輕”的生活狀態。兩種不同視角取決于中美消費者的結構性立場和話語資源,其實當下中國年輕人消費方式有很大變化,對教育、婚慶、旅游等有旺盛的需求,但是由于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人們在醫療、教育、住房上有后顧之憂,才導致自我抑制消費支出以應付不時之需。此外,資本市場發展的相對落后,使得人們把資金多用于收益率非常低的儲蓄,也使人們消費意向更低,所以需要更多專業化的金融機構支持。
(二)監控風險
消費金融公司面向中低端個人客戶,過低的門檻會不會導致業務的高風險。當下,我們一方面要監管借方的金融貸款流向樓市和車市,另一方面監控貸方變相吸收存款和超范圍經營。想要減少風險,不僅僅是運用金融機構自身的風險防范體系,還要強化審批的程序,更新管理手段,實行標準化的信貸模式,建立高度自動化的決策和定價流程。
(三)業務專業化
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主要體現在一些小額的消費貸款領域,例如婚慶、旅游、教育等,但是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業務在一般的商業銀行也可以進行貸款。雖然適當的競爭對銀行提高貸款方面的效率固然起到積極作用,但在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及一般用途個人消費貸款上,銀行信用卡擁有自身無以匹敵的優勢。因此,消費金融公司為了占領市場,必須區分客戶群,將目標定在有相對穩定收入的中低端客戶,充分發揮小額消費信貸具有利率低、期限長的優勢,挖掘未來消費市場最具市場潛力的那部分人群,將消費信貸市場做大,提出更具優勢的消費貸款方式,成為消費金融公司突圍的路徑。
(四)完善我國消費金融公司立法體系
第一,建立健全消費信貸相關法律體系。我國消費信貸事業的發展始終有比較強的政策導向性。但配套政策、法律法規、行政措施尚未到位,可適用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目前,消費信貸主要是依據《擔保法》《合同法》《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票據法》等對消費信貸進行管理,而這些法規調整的對象主要是商業銀行與企業的信貸關系,以生產性貸款為約束對象。2009年7月頒布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2013年修訂)是我國第一個直接針對消費金融公司這一新型金融機構進行規制的法規,但由于消費金融公司仍處在試點階段,《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的規定無法完全調整紛繁復雜的金融關系,且《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有些條款過于籠統,不便于操作,因此,我們應充分了解國外的先進經驗,在結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予以借鑒,制定出適合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把消費貸款融入到原有的金融消費體系中,統一法律法規,使金融市場整體上得到完善和規范。這就需要修改、完善一些相關的立法,尤其是交易方面和金融方面的法律規范,這樣為消費金融貸款提供一個有效的法律監督體制,有利于其健康良性的發展。
第二,完善消費金融公司的立法規制。以現有的法定條件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的門檻過高,經營行為受到的約束過多,特別相比較于民間信貸轉型的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的靈活性和自由度有限,劣勢十分明顯。因此,要做到降低消費貸款的條件,對于出資人的條件也予以優化。充分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積極引進一些大型消費企業來刺激消費,通過消費企業之間的相互競爭,分散顧客集中消費所帶來的消費貸款的風險。
第三,建立和完善個人征信制度和信用體系。加快建立一個統一的個人征信法律制度,加強個人信用記錄、信用評估、信用公示、信用擔保、失信追究、風險防范等信用體系的完善,提高信用社會化水平,改善信用環境和信用秩序。加強全國個人基礎信用信息數據庫的平臺建設,實現市場化的運作。
第四,明確違約懲罰措施。一是要建立完善對信貸違約者的具體的法律規定,二是在催收方式上,將合法的催收方式和非法的催收方式詳細列舉,指導消費信貸雙方的行為。
總之,消費金融公司在當下中國還是一個新生事物,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居民消費會出現跳躍性的增長,消費金融公司不斷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專業化服務,真正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強勁增長的“馬車”,促進我國由投資主導型經濟向消費主導型經濟轉變。
[1] 吳雅琪,王子惠,王秀芳.我國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問題及解決辦法[J].科技經濟導刊,2017(2).
[2]胡君暉.創新金融模式,服務小微電商——以阿里金融為例[J].時代經貿,2016(36).
[3] 顏貝貝.消費金融公司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經貿實踐,2016(12).
[4]梁春亞.我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制約因素及路徑研究[J].西部金融,2015(6).
[5]張學江,荊林波.我國消費金融服務業發展現狀及政策選擇[J].南京社會科學,2010(11).
[6] 楊 凱.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城市范圍擴大《管理辦法》修訂[J].華東科技,2013(10).
[責任編輯:金永紅]
F83
A
1005-913X(2017)05-0047-02
2017-04-10
尹國秀(1973-),女,山東平度人,講師,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