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延安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區域消費者人口經濟學特征下的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分析
王磊
(延安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不同行業、領域持續發展,社會市場競爭日漸激烈,休閑體育產業必須多角度增強自身競爭力,有效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走上長遠的發展道路。因此,客觀分析人口經濟學特征以及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探討區域消費者人口經濟學特征下的休閑產業競爭力。
區域消費者;人口經濟學特征;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分析
1.區域消費者人口經濟學特征。人口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發展過程人口、經濟二者關系和其具體變化規律的重要學科,可以客觀折射出人口經濟關系運動具體規律。也就是說,研究者可以借助人口經濟學中某些具體化的特征進行描述,比如,人口數量、經濟總量二者之間的關系,人口客觀需求、需求變動二者關系。從某種角度客觀來說,人口質量高低對經濟不同程度地帶來影響,社會經濟也會對人口的質量有提高。在人專業化分工、經濟多元化結構作用下,處于不同時期的社會大眾有著不同的客觀需求,為多元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就人口經濟學特征來說,可以利用“對應的、可量化”的人口經濟學指標客觀呈現出來。
2.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站在客觀角度來說,產業競爭力屬于生產力,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中“產品、服務”的效率以及質量便是其真實寫照,而具體的市場占有率便是產業競爭力高低的客觀折射。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某產業競爭力體現在多個方面,不同區域競爭,國際間競爭也包含其中。就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而言,屬于產業競爭力的一種具體化呈現,是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中所提供多樣化休閑類型的體育產品以及服務的競爭力。在休閑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其競爭力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生產效率、服務質量、不同層次消費者消費能力,在分析其競爭力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綜合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運用發展的眼光,統籌兼顧,分析競爭力所呈現的多個方面,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措施進一步提升新時期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促使該產業不斷向前發展,走上長遠的發展道路。此外,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為了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規律,區域政府政策會不斷變化,經濟結構會不斷調整,不同層次社會大眾的消費習慣、消費能力等都不是固定不變的,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模式也不會一塵不變,需要隨時關注社會市場動態變化,準確把握該產業發展方向,圍繞發展目標,予以優化調整。在休閑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必須全方位深入挖掘地區優勢資源,將其巧妙融入到產業發展中,實現優勢互補,使其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從本質上區別于其他地區該類產業,為提高地區該類產業競爭力提供有利保障。
1.區域消費者人口經濟學特征下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評價體系構建。從某種角度來說,想要更好地把握當下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相關人員必須客觀分析區域下消費者人口經濟學特征,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構件“科學、合理”的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評價體系,有效指導休閑體育產業發展,避免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對于人口經濟學特征以及某些關聯指標來說,可以客觀折射出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指標,比如人口、經濟,需要圍繞這些影響因素指標,構建合理化的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對于休閑體育產業來說,其發展與地區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相關人員需要客觀分析區域中人的經濟因素指標,準確把握區域人均生產總值、區域居民人均可以支配的具體收入。由于是生產力的關鍵性主體,也是各項社會活動順利進行的首要前提,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狀況和人口數量、人口質量都有某種必然聯系,在把握人口因素指標中,相關人員必須把握好區域居民空余時間、區域從事休閑體育產業總人數。同時,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和各類客體資源緊密相連,在其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中,資源因素是其重中之重,必須將其放在關鍵性位置,要科學選擇休閑體育資源因數,比如居民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戶外俱樂部總數量。此外,最為一項新興產業,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和相關產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休閑體育產業的長遠發展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是其發展道路上重要的支撐力量。在研究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多角度合理選取相關產業和政府投入因素指標以及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生產總值、體育彩票收入等。進而,相關人員可以根據這些不同形式的影響因素指標,根據休閑體育產業特點、性質、功能等,構建合理化的評價指標體系,更好地作用到休閑體育產業發展中,客觀分析其發展中各方面情況,進一步優化完善,不斷提高其競爭力。
2.區域消費者人口經濟學特征下休閑體育產業評價指標體系分析方法。相關人員在構建好休閑體育產業評價指標體系之后,還需要根據其特點、性質等,采用適宜的分析方法,進行相關的分析。在分析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根據我國各地區休閑體育產業具體發展情況,明確研究對象,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以消費者人口經濟特征為切入點,全面、客觀評價當下區域休閑體育產業已具有的競爭力,準確把握其所受的阻礙因素,加以優化完善。就因子分析法來說,相關人員可以在評價區域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某問題的基礎上,將影響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集中起來,使其處于統一化的網絡結構體系中,將其作為少數幾個因子,在進一步分析的基礎上,便能準確把握區域休閑體育產業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還能準確把握區域休閑體育產業發展中所具有的競爭力,也能更好地制定相關發展方案,推動區域有體育休閑產業進一步向前發展。
3.區域消費者人口經濟學特征下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具體研究。以“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為例,相關人員選取了我國13個省市,研究了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年間各省市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提升情況,通過不同形式收集了一系列和競爭力相關的信息數據,對其進行了合理化整理,并借助因子分析法,在客觀分析這些信息數據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合理化處理,進一步評價了對應的因子分析結果,得出了這些省市休閑體育產業發展中的優勢以及劣勢,需要針對性優化調整區域休閑體育產業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為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做好鋪墊。
在分析過程中,相關人員發現在三年間,所研究的14個省市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情況各不相同,經濟社會發展因子和地區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的關系最為密切。也就是說,這方面具有優勢的省市,其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也遠遠高于其他地區。同時發現在三年中,所研究的14個省市在經濟社會發展因子方面的排位并沒有發生變化。可以說,在區域發展過程中,人的經濟因素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生質的變化,具有鮮明的“穩定性、持久性”特點。在發展休閑體育產業中,各區域想要在這方面獲取更多的優勢,需要借助多方面力量,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時,在分析過程中,相關人員發現所研究的14個省市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和政府行為因子、相關產業設施因子也有不同關系,這兩類因子指標數據處于波動狀態,變化非常明顯,說明在休閑體育產業發展中,各省市政府部門都對其有所關注,政府行為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比如急迫性、任務性,嚴重影響區域休閑體育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其產業競爭力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不符合新時期休閑體育產業這類新型產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對于這方面來說,各省市政府部門必須全方位正確看待休閑體育產業,結合其各方面發展情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對其薄弱環節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促使區域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有重要的政策保障,為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此外,在分析過程中發現,所研究的各省市經濟社會發展、政府行為、相關產業設施這幾大因子水平都不相同,對于相同區域來說,如果所處的時間段不同,休閑體育產業發展也有著明顯的區別。同時,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較高的都屬于經濟發達的地區,也就是說,其競爭力的高低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緊密相連,一定要客觀分析這一重要因素。在發展休閑體育產業過程中,各地區可以多與相關地區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有效彌補自身在這方面發展的缺陷,充分利用地區各方面優勢,共同發展該產業,使其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下,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的提高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極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難度較大。在發展休閑體育產業過程中,地區必須圍繞社會市場,以區域消費者人口經濟學特征為媒介,構建合理化的指標評價體系,采用合理化的分析方法,客觀分析自身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準確把握其發展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通過不同形式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多樣化優勢資源,優化調整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結構,不斷提高其競爭力,使其在競爭日漸激烈的社會市場中占據一席重要位置。以此,促使休閑體育產業走上長遠的發展道路,不斷促進地區乃至我國經濟向前發展,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實力,加快和諧社會的構建步伐。
[1]陳毅清.基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的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J].魯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378-384.
[2]劉劍榮,孫斌.基于區域消費者人口經濟學特征的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5,(6):1-7.
[3]姜衛芬,金宗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狀態下中國休閑體育主體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49-56.
[4]李穎,劉翠娥.基于網絡層次分析法的我國體育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0,(3):35-39.
[5]鄒本旭,李愛云,宋志強.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SCP范式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6):36-39.
[6]高萬東.中國區域金融競爭力比較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7]任波,夏成前.中國體育產業競爭力與經濟發展關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6,(3):23-29.
[8]陳俊萌,于肪蘇.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進展[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16):8-9.
[責任編輯 陳丹丹]
G80-052
A
1673-291X(2017)21-0057-02
2017-02-28
2016年陜西省體育局常規課題(16110);2016年延安市社科聯科研項目(16WY32Z)
王磊(1981-),男,陜西綏德人,講師,碩士,從事學校體育、社會體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