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區:“村大”創新創業,“馨愿”傳遞溫暖
為切實解決好服務基層大學生出口流動、創新創業問題,推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管理培養工作實現新突破、新成效,成都市溫江區人社局積極探索謀劃,以推進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創新為指引,大力引導、支持服務基層大學生以創辦服務型社會組織等形式,施展才干、創新創業。
“馨愿”志愿服務超市負責人王國平就是溫江“村大”在創新創業路上走在前列的代表。

▲ 志愿者簽約儀式現場

▲ 負責人介紹超市運行模式
今年7月,經過半年的前期謀劃,“馨愿”志愿服務超市在溫江區柳城街道北街社區落成。該超市是由“村大”創辦的社會組織康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北街社區共同打造的“志愿服務自選超市”平臺,志愿者陳列服務清單,“出售”志愿服務,讓有需要的居民進行“選購”,為居民提供“崗位化(即供需一致)”“常態化(有跟進服務)”和“專業化(即需要技術含量)”的志愿服務,滿足志愿者想提供何種服務和社區居民需要何種服務的雙向需求。
發起“馨愿”志愿服務超市項目的是溫江區服務基層大學生志愿者王國平。他一進入“村大”隊伍,就致力于創新創業,并抓住社會組織這個點,創立了康和社會服務中心。“平日里社區居民經常找我們幫忙,我就在想,反正都是服務,而且我們在社會組織工作上已有成效,為何不搞出點不一樣的?”王國平說。在他的提議下,“馨愿”志愿服務超市項目于去年12月開始籌劃,今年 4月正式啟動。
“馨愿”志愿服務超市開業以來,受到社區居民的大力支持,已成功“出售”了50多次志愿者服務。每完成一次服務,便形成一個“馨愿瓶”,里面裝著此次服務的故事,通過掃二維碼便能讀取這些平凡卻感人的故事,將溫暖傳遞給大家。
這支由“村大”成立的社會服務組織隊伍,充滿朝氣和活力。據負責人介紹,“馨愿”志愿服務超市利用“大學生村官”在基層實踐中積累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技巧,積極鏈接社區、社會組織、企業、高校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等資源,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相應的無償、低償或有償服務,同時充分集合社會資源關心關愛轄區內的弱勢群體。
如今,“馨愿”志愿服務超市已從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了僅個人志愿者就有89名。8月2日,馨愿志愿服務超市舉行了志愿者首次簽約儀式,發揮“村大”思路廣、會宣傳、服務好的優勢,吸引了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溫江區慶豐街小學、溫江區質監局等16家單位、企業以及個人商戶入駐超市。
“馨愿”志愿服務超市積極拓展服務種類,上架商品目前分為12大類,包含便民利民、環境維護、衛生保健等涵蓋社區居民基本需求的服務。
在志愿者超市項目開展中,成員們在對接服務、監督跟進、招募志愿者、崗前培訓等各個環節通力配合,讓“馨愿”志愿服務超市得到社區居民的認可,深入民心。“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拓展服務種類,提高服務質量,全力打造‘村大’志愿者服務品牌,在更多的社區開分店,擴大輻射范圍,更好地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王國平說。
目前,“馨愿”志愿服務超市正積極擴大整合單位、企業、高校、個體商戶的服務資源,通過志愿者超市平臺,打破壁壘、促進交流、抱團發展,盤活社區經濟體,打通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王國平僅是溫江“村大”隊伍中的一員,還有更多同他一樣的大學生志愿者正在基層努力編織著屬于自己、屬于溫江“村大”集體的創業之夢。
成都市溫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夏商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