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以慈化瓷——兩岸陶藝文化交流展”,10月31日在上海寶山寺盛大開啟。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方惠萍,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委黨組書記房劍森,中共寶山區委書記汪泓,上海市政協民宗委主任閔衛星,靜安區政協主席陳永弟,楊浦區政協主席邰荀,嘉定區政協主席劉海濤,寶山區政協主席丁大恒,中共寶山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沈偉民,寶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筱潔等領導及嘉賓、藝術家共同出席開幕式。
陶瓷的歷史源遠流長,這一中華藝術瑰寶在海峽兩岸代代相傳。2014年至今,“以慈化瓷——兩岸陶藝文化交流展”先后于奉化雪竇寺、崇明壽安寺、臺灣佛光山寺成功舉辦,讓更多人關注和思考“瓷”文化,以及“慈”文化。
本屆“以慈化瓷”交流活動,海峽兩岸共16個省市、105位藝術家共同參與,也是參與藝術家人數最多的一屆。文化部中國傳媒集團藝術品評估委員會上海站主任、本次展會主辦方負責人陳海波表示,陶瓷的瓷與佛教慈悲的慈同音,這既是巧合,更是一種緣分。瓷與慈,是中華民族藝術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精髓,兩岸藝術家同根同源,一脈相承,但由于地域差別,在專業技術、藝術風格、文化理念上有所不同,為當代中華藝術的豐富發展做出了互補性的貢獻,“以瓷化慈,以藝近道,以陶瓷為紐帶進行兩岸交流對話,是我們創辦這一交流平臺的最終目標。”
星云大師大弟子、上海星云文教館住持滿蓮法師也來到現場,并帶來了星云大師對本屆展覽開幕的賀禮。
本次交流活動增加了榫卯技藝展示。活動所在地上海寶山寺,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純木結構唐式建筑群,其核心區域皆以非洲紅花梨純木榫卯構造,集榫卯技藝之大成。活動現場,陳海波與上海寶山寺住持世良大和尚交換禮物。
下午舉行的兩岸陶藝文化論壇,由上海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劉凝主持,來自兩岸的陶藝家結合陶瓷創作以及傳統文化如何與當代創新結合的話題展開熱烈的討論。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