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魁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西安 710038)
淺析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途徑
楊志魁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西安 710038)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國提出了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綠色建筑經濟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發展綠色建筑經濟指的是,以推動綠色建筑為基礎,將綠色建筑擴展到綠色社區、綠色基礎設施以及綠色城市建設等各個方面,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經濟發展的目標。在經濟發展中只有以綠色作為基礎,才能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綠色建筑;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發展途徑
在我國經濟建設當中,實現建筑經濟綠色化轉變,積極探索綠色經濟發展途徑,能夠有效降低經濟發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有助于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科學處理經濟建設、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關于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當中的定義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之內,在最大的程度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進而為人們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由此,我們可以指出,綠色建筑必須要具備三方面要素,分別是: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維護生態平衡;創造宜人適居空間。綠色建筑將以人為本理念作為出發點,創造人-建筑-自然環境三者之間和諧統一發展模式,構成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的內容。當前,為了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必須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經濟。“建筑”作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發展綠色建筑。
在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必然會對自然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具有關數據統計顯示,建筑活動占據了人類所使用的自然資源總量的40%、能源總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總量的40%。綠色建筑的出現標志著傳統的建筑設計擺脫了對建筑的美學、空間利用、形式結構、色彩結構等方面的考慮,并且能夠從生態的角度對待建筑,這表明建筑不僅被作為一種非生命的因素看待,更是將建筑當做整個生態系統當中的重要一環。綠色建筑不僅考慮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文化背景、氣候條件,還會因此考慮建筑的形態、使用方式、建筑選材等諸多方面。也就是綠色建筑可持續設計、良好的環境以及受益的用戶之間應該處于平衡、良性互動的關系,這樣可以達到最優化的整體綠化效果。綠色建筑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平衡以及協調內外環境和不同用戶之間的需求與不同的資源依賴程度,從而達成建筑與環境之間的和諧與協調。
(一)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
綠色建筑的核心是節能環保,綠色建筑中的節能減排理念決定了其對綠色能源的青睞,而這也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點所在。建筑是使用能源的重要載體,在節約能源和節能減排的理念的指導下,綠色建筑通常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有效減少對空調采暖和空調制冷的使用;在進行建設中能夠根據自然通過風原理對建筑的風冷系統進行設計,通過有效的利用建筑所在地的主導風向,實現建筑能源節約,這些可以為能源的節約以及降低碳排放提供重要條件。同時,在現代綠色建筑當中還主張通過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如在建筑當中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以及電梯升降產生的能量,使建筑本身能夠成為一個能源的產生裝置,減少建筑對能源的依賴,最大程度上實現自足自給,從而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并且能夠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以及推動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這對于促進經濟的快速進步以及經濟結構的優化和調整具有積極的意義。此外,綠色建筑在節約資源方式也對低碳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通過在建筑設計、施工建造以及材料選擇方面和后期建筑維護等環節,綠色建筑都對建筑材料的使用進行了綜合考慮,能夠加強對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為低碳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二)建筑相關產業能夠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建筑經濟在我國國民體系發展當中起到了支柱作用,并且涉及到的經濟鏈條很長,包括建筑工程設計、建筑工程施工、交通、土木、建材、化工以及輕工業等大大小小超過20多個現有產業。因此,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展綠色建筑經濟同樣會對處于建筑經濟鏈條上的企業產業發展帶來深刻影響,促進產業調整和升級。在我國發展綠色建筑經濟,并且制定相關的促進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措施,能夠對鏈條上的各個產業在市場機制下獲得快速發展提供重要的機遇。在綠色建筑發展的推動下,鏈條上的不同產業都需要根據發展綠色建筑經濟的實際需要,對自身的生產工藝和生產結構進行調整,以推動產業在生產中開發綠色技術和綠色產品,促進我國經濟結構不完善,促進產業發展升級,使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例如,在可再生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發展綠色建筑帶動當地清潔能源等相關產業發展,有助于在本地形成特色經濟鏈條,拉動本地經濟快速發展。
(三)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建筑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可以直接對居民的生活意識、生活習慣以及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產生重要影響。綠色建筑和普通建筑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倡導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內體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在綠色建筑建造和其使用的過程中,都體現了節能減排的理念,不僅體現在建筑本身,還具體在施工以及之后建筑維修各個方面,要求在建筑選用的材料以及在其使用的過程當中各種配套行為模式都必須要嚴格遵循節能減排的規則。這不僅激勵了綠色建筑提供者自覺形成節能減排的意識,還可以使受益者形成綠色消費意識。
(一)政府加強對市場的引導
當前,我國綠色建筑市場發展還不健全,市場機制還不完善,導致市場不能夠自動將產品的環境費用計算入總成本當中,由此也無法正確反映環境和社會總價值?;诮洕鷮W中“理性人”的假設,在市場經濟當中企業是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并且在經營活動當中以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作為目標,資源配置以效益作為原則。但是環境保護工作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即使部分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也不會超過企業主要產品的利潤。因此,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在其內部缺乏環境保護的動力,這就需要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通過制定政策,加強對綠色建筑開發商的補貼,通過對綠色建筑開發商提供稅率優惠,促進綠色建筑市場不斷發展健全。在市場經濟環境當中,競爭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這樣容易造成經濟的畸形發展以及環境破壞。為此,在通過稅收等方式對綠色建筑企業進行鼓勵之外,還應通過行政的、法律的和道德的方式對綠色建筑企業發展提供干預和引導。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從政府的層面上看,應該加強對綠色建筑市場的宏觀調控,轉變政府管理經濟職能,這可以使政府履行環境監督管理職能得到進一步加強。
(二)加強立法推動綠色建筑經濟發展
首先,加強立法工作。立法以及強制性條文的主要實施對象應首先著眼于示范性區域與示范建筑,并要從經濟水平比較發達的示范性工程開始,逐漸擴大綠色建筑的影響,使綠色建筑推廣工作可以更加順利進行。例如,深圳的光明新區“綠色城區”示范工程要求在城區內新建的所有建筑推廣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從這一示范工程可以看出,綠色建筑普及要堅持由點到面,推動綠色建筑在全國內進行普及,促進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快速發展。其次,通過采取相關政策規定逐年提高綠色建筑比重,推動綠色經濟快速發展。在一般情況下,考慮到綠色建筑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并且其所用的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因此,綠色建筑的相關強制性條文的適用年限不宜過長,要根據綠色建筑標準的變化及時進行完善和修訂,如此,一旦技術有了新的發展,綠色建筑水平上升時,就能夠及時制定更高的標準,發揮其在推動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再次,強制推行綠色建筑適用技術,如選擇適應本地實際條件的各種技術,推薦節能材料適用。以上各條都可以通過立法手段進行推廣,通過強制性的條文對其進行確定,通過技術審查和行政許可的方式將其落實到實際中去,以全面提升我國建筑技術的內涵,從而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產業發展壯大,促進我國綠色建筑經濟快速發展。
(三)加強綠色建筑產業、建筑工程產業與房地產業的聯動
在發展綠色建筑經濟,培育和壯大綠色建筑產業的同時,需采取措施積極引導建筑施工企業以及房地產開發企業向著建筑施工工廠化和住宅產業化方向發展,從而形成綠色建筑產業、建筑工程業以及房地產業相互促進的發展態勢。在具體發展的過程當中以建筑節能綠色工程、綠色示范小區作為重要的載體,以產品標準和產品設計、施工等應用標準作為重要紐帶,推動綠色產品的應用,促進綠色建筑產業、建筑工程業和房地產業之間的聯動發展。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以住宅產業化示范小區作為重要的載體,延伸房地產企業、建筑施工企業、建材加工制品企業產業鏈,促進制造加工、施工安裝服務的一體化。在綠色經濟發展中,以大型公共建筑作為重要的支撐,加強與國內外大型房地產商、工程承包商之間的緊密合作,并積極參與到國外大型綠色公共建筑建設中去,在相互交流和合作當中促進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發展。
總之,在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當中會涉及到社會、經濟、技術以及環境等多方面,并且在發展綠色建筑經濟的過程中還必須依據自身條件和發展的實際狀況,采取符合本地實際特點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大力促進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服務于我國經濟現代化建設。
[1]劉建軍,張 .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發展對策[J].人民論壇,2011,(20).
[2]趙朝霞.我國綠色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甘肅科技,2014,(8).
[3]梁浩,張峰,梁俊強.中國經濟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引擎——綠色建筑產業規劃與發展[J].城市發展研究,2012,(10).
[4]費衍慧,林震.低碳城市建設中的綠色建筑發展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5).
[5]張希黔,林琳,王軍.綠色建筑與綠色施工現狀及展望[J].施工技術,2011,(4).
[責任編輯 柯 黎]
F426.9
A
1673-291X(2017)20-0037-02
2017-02-20
楊志魁(1985-),男,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助教,從事橋梁與隧道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