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明
海東中學確立了“幸福教育”的德育課程理念,把培養學生正確的幸福觀和幸福感作為教育的核心,制定了“健康第一、人格健全、學習有效”的“三維”育人目標,用優質教育開啟學生的幸福人生。
一、加強師德建設,建規立約以制度來保障養成教育
海東中學對師德實施雙線管理,成立由校長擔任組長,副校長擔任副組長的師德工作行政機構和總校黨委領導下的紀委檢查機構。根據上級要求和實際情況制定《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將師德考核與教師評聘、評優、評先掛鉤。建立了師德專門檔案。在學期末由師德考核小組對全體教師進行考評,最終納入年度考核之中。
為了讓教師深入理解師德修養內涵,學校以年級為單位,開展如何提高教師道德素養,如何解決課改過程中教師困惑的師德反思提高座談會。學校領導定期參加講座,在座談中教師從自身的教學實際出發,談自己對師德內涵的看法,并就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特別對學生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困惑進行探討。經過教師的討論,達成一致意見,既提高了教師的師德素養,又解決實際困惑,達到預期的效果。
對學生管理我們建規立約,印制了《海東中學學生手冊》,其中包括《學生在校一日常規》《學生養成教育八點要求》《學生風紀標準》《學生操行評定辦法》《學生安全管理制度》《學生宿舍管理制度》《學生違紀處處分實施辦法》和《校園之星評比條例》等。
二、內化德育,活動課程多主題、多形式
學校圍繞“三項教育”,做到了月月有主題、周周有安排。
一是月教育主題形成系列,如學習習慣教育月,紀律教育月,文明禮貌教育月,安全教育月,心理健康教育月,法制禁毒教育月,社會實踐活動月,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月,公民道德教育月,家校溝通月,安全法制教育月等。
二是國旗下講話和班會課主題化、常規化、系列化,對學生有系統的進行紀律、文明禮儀、感恩、安全、法制等教育。
三是體育節、科技節和藝術節等活動別具特色。這些活動的有效開展,既鍛煉了學生身體,又愉悅了學生身心。
三、全員育人,德育融入學科教學之中
單一的德育課程難以達成德育的目標,德育應該與智育、美育、體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注重加強美育、體育、閱讀、國學等課程教學,與德育課程整體作用,編寫出版校本教材,全面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海東中學牢固樹立全員育人的思想意識,強化全體教師的育人職責,注重隱形德育。化我校的三維德育于無形,溶入每個學科,落實到每位教師的行動中,落實到每一堂課上。我校近兩年在全校范圍內大力推廣“三式五步互動生態”課改實踐。我校的課改實踐以“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方式促進學生養成好的習慣,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小心地呵護好孩子們張揚的個性、開放的思想、創新的品質,希望能教出具有“中國心靈、現代視野”的飽含人文情懷的人。我們的課改實踐讓師生在每堂課都處于陽光張揚的生命狀態。在學校的每時每刻,課改都在挖掘育人機會,“品咂”教育的味道,聆聽一棵棵樹苗拔節生長的聲音。
四、立足校園,特色課程塑造人
一是我校把社會實踐納入課程,每學期均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本學期起始年級組織軍訓,初二、高二年級組織的以“弘揚長征精神”為主題的15公里徒步活動等。并以學生社團的形式培養學生愛好,展示特長,實現我校“優秀+特長”的培養目標。目前我校有國學社、禮儀社、動漫社、籃球社等27個社團,每個社團都做到有輔導教師、有計劃、有場所地開展活動。
二是我校校本課程的指導思想是“立足本土、傳承歷史、著眼未來”。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資源是建構校本課程的基本策略。發掘“國學經典”這一傳統德育教育資源,出版《國學誦讀精華讀本》,開展系列活動,如早讀午讀經典語錄誦讀、經典語錄誦讀比賽和征文等,豐富了學生的精神涵養,促進了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責任編輯 龍建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