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興啟


近年來,農村小學圖書室的圖書數量增長迅速,但學生課外閱讀的實效性卻并不見長;教師雖在課外閱讀方面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導致課外閱讀成了語文教學的“痛中之痛”。經過深入調查和仔細分析,筆者發現課外閱讀實效低下的原因之一是缺少有效的評價機制。為此,筆者申報了“農村小學課外閱讀評價研究”課題,針對農村小學學生課外閱讀評價的問題進行研究。現就自己在課題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及成效,談一談如何以評價為抓手,提高農村小學學生課外閱讀的實效。
一、課外閱讀量達標評價
新課標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第三學段不少于100萬字,并明確規定“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背誦優秀詩文的數量不少于240篇(段)。要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量,一要讓學生有書可讀,除了豐富學校圖書室的藏書,還可采取捐獻和借閱的形式成立學校“流動書攤”及“班級圖書角”。二是讓學生有時間去讀,要把課外閱讀課擠進學校的課程總表,還要把課外閱讀作為學生作業的一部分,同時要求各科任教師把課外作業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以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以上兩點是前提,關鍵還是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來保證課外閱讀的量。
心理學家DH.查爾迪尼的“登門檻效應”揭示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對學習過程的影響。上百萬字的課外閱讀總量,難免會讓小學生產生遙不可及的感覺。為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設計了“小學生課外閱讀量達標級別表”,把課標中每個學段的課外閱讀量進行分級細化,從而分解了達標的難度,讓學生沿著老師搭好的梯子“拾級而上”,體會成功的喜悅,最終完成該學段的閱讀量,摘到勝利的果子。
以第三學段為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規定第三學段(5~6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我們把《課標》給每個學段提出的閱讀量,平均分成五級,每級20萬字,每完成一份,并完成“小學生課外閱讀量記錄表”的可晉升一級,由評價人簽字,記入“小學生課外閱讀量達標評價表”(詳見表1、表2)。
其中,“小學生課外閱讀量記錄表”由被評價學生自己完成,表中除閱讀時間、書目(篇目)、字數外,還有“主要內容”及“閱讀收獲”兩個欄目。其主要的目的用于檢查學生閱讀的真實性,至于對主要內容概括的準確性及閱讀收獲的價值性不作過高的要求。
如學校五年級學生藍同學,在2017年5月20日課外閱讀量達到了20萬字,并完成了“小學生課外閱讀量記錄表”。由評價人在第三學段一級的空格內分別寫上過級時間2017年5月20日及閱讀書目,并簽字,即表示他在這個時間已達到三段一級的課外閱讀量。以后,每完成20萬字的課外閱讀量并要求完成“小學生課外閱讀量記錄表”,由評價人檢驗合格后就向上晉升一級。
二、課外閱讀水平考績評價
課外閱讀不受時間、地點、形式的約束,是一種開放式語文學習方式。如果我們依然用課內閱讀的評價方式:注重語感、考慮語素之類的細致評價,勢必會適得其反。對于課外閱讀則要采用模糊式評價,從總體入手,對其開展情況進行評價,可從課外閱讀量、閱讀面等方面進行評價。由于課外閱讀的特點是開放性與廣泛性并存,評價標準無法使用“一刀切”,也沒有相對明確的標準,學生對自己課外閱讀的效果也不是很明確,評價起來難度比較大。因此,我們設計了課外閱讀水平考級評價制度。
1.考級評價的內容
學生課外閱讀中考級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閱讀態度。包括學生在課外閱讀時的興趣、持續熱情和耐心程度等。
(2)閱讀習慣。包括是否堅持每天閱讀,有無做讀書筆記,有無制訂閱讀計劃的習慣等。
(3)閱讀能力提升。包括閱讀速度、獲取的信息、提出的問題、閱讀方法(詳見附樣表)。
2.考級評價的方法
(1)跟蹤資料法。用于學生的閱讀習慣評價,查閱內容包括學生讀書記錄卡的內容、讀書筆記、手抄報的質量等。
(2)訪談法。通過與學生的交談,了解他們對課外閱讀興趣的濃厚,了解其進行課外閱讀的熱情和耐心。
(3)紙筆測試法。對閱讀能力的評價主要是采取紙筆測試,就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表達形式設計若干個問題,讓學生回答,根據學段要求和作答情況給予相應的級別。
3.考級評價的具體操作
(1)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申報考級目標,并確定準備閱讀的書目。
(2)學生考評小組(教師輔助)審查定級學生的內容。
(3)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自主閱讀,填寫各種讀書卡。
(4)考級。考評小組依據學生所讀書目的內容設計5道題,學生能準確回答3道或以上,即通過所申請級別。否則,考評小組對未過級學生生提出閱讀建議,二次閱讀,準備再次過級。
4.課外閱讀考級評價中的注意事項
(1)對于學生選擇的課外閱讀的書目,教師要科學導向,把好第一道關,以防止不良書刊進入學生的閱讀世界。
(2)考評小組的成員除了教師(可與年段教師共同合作、互作評委),還可以吸收部分已經過級的優秀學生。學生課外閱讀的有些書籍教師對其內容并不熟悉,但有些學生曾看過,這些學生就可以成為這次考評小組成員,幫助教師更加準確、客觀地審查內容、設計考級題目,從而減輕了教師工作負擔,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考級題目的數量、題型、難度要結合本班、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閱讀考級是調動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一種手段,讓其能在閱讀的質和量上得到保證,而不該成為課外閱讀的目的。
三、成果展示輔助評價
學校定下閱讀書目之后,隔一段時間便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成果交流會,如精彩故事會、手抄報展評、課外閱讀知識競賽等。通過活動,展示學生課外閱讀成果,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營造濃厚閱讀氛圍,推進課外閱讀活動的有效進行。雖學生的讀書興趣容易被激發,但穩定性和保持能力卻不高,消失得也快,教師若給學生機會,展示閱讀中的成果,讓其與同學共同分享,能使他們獲得巨大的滿足感,以此來維持閱讀的興趣,這樣也方便教師準確獲得學生課外閱讀效果的信息。
實踐證明,合理科學的課外閱讀評價,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從而提高課外閱讀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如果能以評價為抓手,持之以恒地引導學生閱讀,一定會迎來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的春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