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帶喜+蔣建娟
為了打破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為了更好地進行課堂改革,全面優化課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我校于2012年摸索出一套科學,有序,高效的教學模式——小學英語“三動”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不但實現了高效課堂,而且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個人素質,并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提升。
一、主動開發學習源
在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每節新授課前,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的需要,指導學生如何在“課前主動”的階段從生活中開發學習資源,并巧妙地進行課程資源重組。
例如,我在執教廣州版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11 I want to be a painter》時,其中的一個教學策略就是在課前的預習布置中,讓學生結合職業學習的新授課內容,想一想自己長大后最喜歡的職業是什么,要求學生在下節課時向同學們簡單談談為什么喜歡這個職業。學生可以自由小組合作或同桌合作。這樣的預習作業,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說話技能,而且巧妙地做到“培優促困”。自由談論未來的職業后,師生們共同評出“最佳職業介紹員”的獎。學生在這樣的激勵下,就會在預習的過程中,認真去了解課文中的每個職業的特征和職業的職能,從而達到了我要求學生預期的預習目標,為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使我們已經進入到以QQ、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微時代”,先進的網絡設備與運用,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以改變,同時也給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帶來了便利。例如,我最愛用的“廣州市小學英語同步學習”平臺,這里不但有同步的課文,單詞的錄音,而且學生還可以在這個平臺中進行單詞和課文的自我錄音。所以我布置學生的預習時,就是要求學生運用手機或電腦登錄進入平臺中,然后自己對下節課學習的課文和單詞進行跟讀并錄音,老師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后定期評選出“英語學習小先鋒”“英語拼讀小達人”“最佳配音員”等,培養學生樂學、愛學的好習慣,從而促使學生在家也能自主、有效地進行預習。
二、搭建互動探究平臺
英語課堂要注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趣味英語課堂。例如在執教廣州市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7 Do you want coffee or tea ? 》時,我抓住學生喜歡吃零食和喝飲料的年齡特點,創設了周末同學們去逛街購物,然后口渴去麥當勞買飲料喝的情境,同時利用PPT配上特效音樂,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能被激發。這不但全面優化了課堂,而且讓英語的教與學真正走進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學生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新的知識。
三、力爭靈動分享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他們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學生們往往渴望一探究竟,然后就有了主動與人分享的沖動了。我在英語教學中,順應學生這一天性,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讓學生主動地分享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通過分享來啟發大家,影響學習同伴,從而促進自我的內化和提上升,并在分享中獲得滿足和自信。例如我在完成廣州版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11 I want to be a painter》的教學任務后,為了使煩悶的專業知識復習過程“活”起來、“動”起來和“形象”起來,我就設計了有趣的課后作業:小組合作,下一節課來一場Professional Show(職業表演),然后評出優勝獎。這不但開發了學生的智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也鼓勵學生主動地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也增加了學生的“互動”合作機會,在“互動”過程中,已經很巧妙地把“培優扶差”融入其中了,使學困生掃清了學習障礙,優生的能力更進一步的提升。
根據英語學習金字塔原理,最好的英語學習方式就是“運用知識,分享學習”。所以我一直以來鼓勵我的學生敢于表達,敢于分享,把學習到的英語知識巧妙地轉為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基于‘三動模式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應用研究”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黃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