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花蘭
讀懂銀屑病 防治要科學
文/高花蘭

銀屑病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病。銀屑病反復發作,難以根治,“韌性如牛皮”,而且患者的皮疹因反復發作以及種種治療后,變得肥厚、暗紅,互相融合成斑塊,表面呈皮革狀,而鱗屑較少,就像牛身上的皮膚,所以就被俗稱為“牛皮癬”。牛皮癬易令人誤解,使其與真菌性皮膚病相混淆,從而誤用“癬病”的藥使病情惡化或反復。所以,用“銀屑病”命名更科學。
中醫的“牛皮癬”又稱“攝領瘡”“頑癬”,是一種形狀像牛皮,厚且硬,好發于頸項部位的皮膚病。“牛項之皮,頑硬且堅,抵之如杉木”,與現代醫學的神經性皮炎大致相同,也可能包括一部分斑塊型銀屑病、慢性濕疹等增厚、難愈的局限性皮膚病。所以中醫所稱的“牛皮癬”并不等同于銀屑病。
臨床上將銀屑病分為四型:尋常型、膿皰型、紅皮癥型和關節病型。尋常型銀屑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發病率占銀屑病的95%以上,四型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銀屑病一般分為三期:進行期、靜止期和消退期。
1.尋常型銀屑病:為最常見的一型,多急性發病。典型表現為境界清楚、形狀大小不一的紅斑,周圍有炎性紅暈,稍有浸潤增厚,表面覆蓋多層銀白色鱗屑。鱗屑易于刮脫,刮凈后可見淡紅發亮的半透明薄膜,刮破薄膜可見小出血點。皮損好發于頭部、骶部和四肢伸側面。部分患者自覺不同程度的瘙癢。
2.膿皰型銀屑病:較少見,分泛發型和掌跖型。泛發型膿皰型銀屑病是在紅斑上出現群集性淺表的無菌性膿皰,部分可融合成膿湖,全身均可發病,以四肢屈側和皺褶部位多見,口腔黏膜可同時受累。急性發病或突然加重時常伴有寒戰、發熱、關節疼痛、全身不適和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癥狀。多呈周期性發作,在緩解期往往出現尋常型銀屑病皮損。掌跖膿皰病皮損局限于手足,對稱發生,一般狀況良好,病情頑固,反復發作。
3.紅皮癥型銀屑病:又稱銀屑病性剝脫性皮炎,是一種嚴重的銀屑病。常因外用刺激性較強藥物,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減量過快或突然停藥所致。表現為全身皮膚彌漫性潮紅、腫脹和脫屑,伴有發熱、畏寒、不適等全身癥狀,淺表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增高。
4.關節病型銀屑病:又稱銀屑病性關節炎。銀屑病患者同時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樣的關節損害,可累及全身大小關節,但以末端指(趾)節間關節病變最具特征性。受累關節紅腫疼痛,關節周圍皮膚也常紅腫。關節癥狀常與皮膚癥狀同時加重或減輕。血液類風濕因子陰性。
對于銀屑病的治療有很多方法,一般采取局部外用藥物、口服系統用藥、物理治療、生物治療和中醫中藥治療。
1.局部外用藥:維生素D3類似物、維A酸、潤膚劑、焦油餾油類等。
注意事項:使用外用藥前,宜先用溫水洗去鱗屑。在銀屑病進行期,皮損炎癥明顯時不宜使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物,如地蒽酚、高濃度維A酸、芥子氣等,以免激發紅皮病的發生,但靜止期可選用上述藥物。當皮損廣泛時,大面積使用外用藥,會因為吸收過多引起中毒,選用的藥物濃度應當降低,尤其不要大面積使用糖皮質激素。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如地蒽酚、高濃度維A酸等不能用于面部,也不能靠近黏膜部位,如會陰、肛周及眼周皮損有感染時應先控制感染,有滲出時應按急性或亞急性皮炎處理。
2.口服系統用藥:環孢素A、口服維A酸類(阿維A類);中成藥(雷公藤多甙、白芍總苷等)、口服糖皮質激素、抗生素。
注意事項:多數內用藥多有抑制表皮細胞增生和改善角質層,以及免疫抑制作用,有明顯的不良反應。使用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掌握適應證,監測毒副作用的情況,保證治療安全。
3.物理治療:紫外線能治療銀屑病,其治療作用的關鍵是照射皮膚產生的免疫調節作用。研究表明,紫外線照射后,表皮細胞吸收紫外線,致使蛋白分解,產生組胺樣物質,促使血管擴張。紫外線還可調節內分泌,促進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注意事項:有些患者初期治療時出現病情加重,這類患者可能屬于“光感性銀屑病”,紫外線治療產生了“同形反應”,應終止。無規則地間斷接受紫外線治療可能會產生刺激、加重銀屑病皮損的蔓延,所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有計劃地進行紫外線照射。紫外線照射時要注意眼睛防護,佩戴防護鏡。男性生殖部位、面部等非照射部位應盡量注意防護。
4.生物治療:基于銀屑病發病機制中細胞免疫的關鍵步驟而研發的具有靶位特異性的生物制劑。注射或靜脈滴注,病人治療的反應各不相同,長期安全性仍待評估,價格昂貴。
5.中醫治療:實踐表明,通過中醫的辨證論治、辨病用藥,可緩解病情、縮短病程。臨床較常用的中成藥有:復方青黛膠囊、郁金銀屑片、銀屑靈、銀屑沖劑、消銀片等。以清熱解毒為主,適用于尋常型銀屑病治療以及其他類型的輔助治療。
注意事項:單味中藥不可盲目使用,否則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切忌病急亂投醫,濫用藥,聽信廣告上當受騙。要到正規醫院,找專業中醫師診斷、開方。
中醫認為飲食失節,過食腥發動風之品而致脾胃失和,氣機不暢,日久生濕、化熱、成毒,易引發銀屑病或使病情加重,所以要慎食辛辣油膩食物,忌煙酒。有些銀屑病患者是過敏體質,食用魚、蝦等腥發動風之品會出現過敏反應或原有皮損加重,這些患者需避免攝入可疑致敏食物,必要時行過敏原檢測,以明確誘因。除了少數對某種食物過敏的病人之外,銀屑病病人需根據病情變化,適當忌口,或不忌口,必要時還應鼓勵食物多樣化。注意飲食衛生及保持患者正常的胃腸功能,忌食生冷、油膩及不潔飲食。對情緒不佳,心煩焦躁的患者可內服百合、蓮子等安神食品,以養血安神,促進皮損康復。以蓮子心、麥冬、金銀花、胖大海等代茶飲,瀉火解毒,可治療咽喉紅腫、疼痛不適等癥狀。
急性進行期患者皮疹較紅時,慎食腥發動風之物,如牛、羊、蝦、蟹、辣椒等,以免助熱生毒。宜食清淡爽口,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如豆漿等豆制品、牛奶、雞蛋羹、米粥、新鮮蔬菜、水果等。
急性期過后,若病情相對穩定,此時要補充必要的營養以供身體的需要。食用高蛋白、低鹽、高維生素飲食,補充適量動物及植物蛋白,保證機體所需營養全面供給。而不能簡單地忌口,使人體處于負氮平衡。否則會降低抵抗力,易患咽炎、鼻炎、扁桃體炎及上呼吸道感染,這就更易從另一方面誘發銀屑病的發生。
病程日久,患者宜食健脾益氣養陰、平補清補的食品,如扁豆、山藥、薏米、大棗、赤小豆等。
對于銀屑病治療很關鍵,護理更重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堅決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調節心理、改善錯誤思維方式,最有助于治療銀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