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凱
【摘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進行的內部審計工作,是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審計工作人員業務水平的高低則是影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加大企業內部審計隊伍建設的力度,才能實現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本文主要是就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控制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 質量 因素 措施建議
一、影響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因素
(一)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較低產生的影響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進行的內部審計工作與國家、社會等審計工作相比較而言在獨立性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主要是在企業管理人員的領導下對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正是由于企業內部審計在企業中充當了這種中間人的角色,因此很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最終導致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無法有效的提升,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二)項目審計質量控制效率較低產生的影響
審計工作準備不充分以及缺乏對被審計單位實際情況的了解,是影響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有效提升的關鍵因素。比如,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沒有認真的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只是簡單的復制被審計單位的相關資料,并以此為基礎做出了最終的審計報告。正是因為沒有認真仔細的分析被審計單位審計資料中存在的問題,所以不僅導致了審計報告出現了深度不足準確度不高的現象,同時也造成了審計建議可操作性的降低。
(三)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執行不力度不足產生的影響
大多數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存在著對內部審計不重視的現象,所以導致很多審計項目只停留在形式上,最終導致審計質量控制檢查出現了真空地帶。審計質量控制力度的不足,不僅不僅降低了審計報告的質量,同時也增加了審計報告錯報、漏報現象發生的幾率,降低企業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期望值,最終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另外,由于企業在進行內部審計時還存在著責任劃分不清晰、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各方面的因素,從而導致企業針對內部審計建立的責任體系無法有效的執行,最終也嚴重的影響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企業內部審計隊伍素質較低產生的影響
企業內部設計人員知識結構的不合理,是現階段大多數企業內部審計隊伍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大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都存在著,過度的重視財務和審計專業知識,而忽略了現代企業管理知識、生產業務流程等各方面知識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最終導致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無法滿足現代企業促進經濟效益以及預防風險發生效率全面提升的要求。
二、促進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效率提高的測量
(一)內部審計組織及其質量控制制度的完善
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獨立與企業內部其它部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同時根據審計工作開展的需要建立一支熟悉財務知識、審計等相關知識且業務能力相對較高的企業內部審計人員隊伍,才能確保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另外,企業在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須嚴格的按照審計質量控制的要求和相關原則,才能確保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效率的穩步提升。隨著企業內部審計模塊化審計質量控制機制的形成,不僅有效的降低了企業內部設計工作的隨意性,同時也促進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穩步提升。
(二)審計隊伍綜合素質及專業技能的提升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促進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才能確保審計隊伍的相對穩定。根據審計工作的特點和要求,定期的組織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同時邀請審計行業的專家深入企業開展審計知識的講座,從而達到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與業務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多元化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培訓機制的建立。不僅有助于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知識的更新,同時也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內部審計過程監督力度的增強
企業在日常經營的過程中,必須對內部審計監督所發揮的作用予以充分的重視,針對內部審計系統制定系統化的管理制度,同時加強企業生產、銷售、供應、財務等各個部門的指導和約束力度,才能確保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審計行為的規范是確保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有效提升的關鍵因素。企業在日常經營的過程中,根據自身發展以及內部審計準則的相關要求,科學合理的進行審計計劃、審計方案、審計目標的制定,才能從根本上促進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標準的穩步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復核工作力度的加強。企業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從審計工作底稿、審計證據正確性、審計結果評定等各方面進行審計工作的復核,才能及時的發現并解決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降低審計質量控制風險發生的幾率。
(四)內部審計質量考核與評價機制的完善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定期的進行內部設計工作的考核與評價,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完成的同時,必須對其工作成效予以相應的評價,才能全面的掌握審計工作開展的質量,為企業長期戰略發展目標的制定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另外,企業通過綜合考核與評價內部審計工作效率的方式,對于內部審計結論準確性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企業在完成內部審計質量評價之后,必須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內部審計機構及時的進行改善,才能從根本上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不斷提升,從而確保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加大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力度。同時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科學合理的監督和評價企業內部審計活動,才能將內部審計功能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隨著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也有效的預防了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發生,促進了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丁有鋼.淺談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7,No.51301:42-43.
[2]孫倩倩.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轉型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