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青舒
回不去的小食光
■亦青舒
我對早餐一直有很深的執念。
我讀的那所高中是一所很神奇的市重點,校規煩瑣且森嚴,對諸多細節有刻板的要求,比如女生的短發短到耳朵下面幾寸,男生的頭發短到多少厘米,諸如此類。這些原本無關痛癢的小事,經過三令五申,被牢牢印在青春期少男、少女的腦海里,并因此化作一種難以改變的習慣。例如時至如今,我還是會在每天早上6點5分準時睜開眼,睡眼惺忪地看一眼鬧鐘,然后又昏沉地倒下去。
學校規定的起床時間是早上6點5分,至于為什么校方既不取6點整,也不取6點10分,這是歷史長河里的一個未解之謎。但是我記得很清楚,那張常年貼在教室門口的作息表,規定我們6點5分起床;6點20分在操場集合;30分鐘之后,回到教室,開始晨讀;直到7點30分才把校門打開,放出一群如狼似虎的學生去校外覓食,并且學校還規定,在8點之前回不去的學生,統統做記過處理。
因為我們學校這自成一派的作息規定,早餐的地位被空前提升。成為“先吃到早餐的人”是每個學子心里的渴望,畢竟,要在學校規定的30分鐘內吃到合人心意的早餐,還能趕回來繼續刷題,是一件充滿幸福感和自豪感的事情。于是,每天早上7點31分,各大教學樓的樓梯口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堵塞,涌出來的少男、少女都有著尋求食物的饑餓眼神。一般來說,越餓的學生越兇狠,也越能突破人山人海的重重包圍。每天早晨,我們的夢想都是能成為擠出樓梯口,奔向單車區的TOP10英勇選手,但是,如果沒有熟練的技巧和靈敏的反應速度,這個夢想是很難實現的。
那些年,我們都有各自的早餐攻略——
有的人是天賦型選手。理科班的班花身材嬌小,面容清秀,從未嘗過人潮擁堵的苦頭,因為在她的撒嬌、賣萌之下,必有勇夫挺身而出,包圓她整個學期的雞蛋灌餅。
也有人憑一己之力堅強地生活著。我的前桌是一位戴黑框眼鏡的女孩,社交寥落,身材微胖,背書背到打下課鈴才停下。大家去吃早餐時,她獨自坐在座位上,凝神盯著一本知識手冊。等人走得差不多時,她才一口一口地吃著自己帶的已經微冷的饅頭。
但回顧青春期,更多的還是普羅大眾的平凡生活。我作為飲食男女里的一員,天生愛吃,體能又差,自尊心倒是強得很,從來不愛開口麻煩別人。被屢次三番堵在人流停滯的樓梯間之后,我終于摸得一點竅門——我和老陳裝作要上廁所,提前三分鐘溜到一樓,鈴聲一響,就跨上單車絕塵而去。這一招無往不利,我們終于能趕在人流大軍抵達之前走入最當紅的小餐館,氣定神閑地喝完牛肉面的最后一點湯,然后,我和老陳慢慢悠悠地踩著鈴聲走進教室??烧袛惦m好,畢竟不能常用,何況老陳天性膽小,一旦在路上偶遇老師,就臉色蒼白,拔腿就跑,讓我也很難鎮定自若。

吃早餐這件事在短短30分鐘里,變得極具挑戰性和趣味性,倘若能錄下來放在今天看,勝過很多真人秀節目。我最擅長從那短短的30分鐘里洞察人性和八卦,在老陳耳邊小聲分享新發現:
老周又帶著小女友出門吃早餐啦,兩個人被人潮堵在樓梯間里相視一笑的樣子,倒是很動人;
班里有一個男孩很喜歡站在自己暗戀的女生前面下樓梯,因為可以在她不小心撞上他的時候,聽到一句溫柔的“對不起”;
男神沈公子今天又收到了迷妹們送的水晶蝦餃,真是讓人羨慕又嫉妒!
…………
老陳每次都罵我八卦,但比誰都積極地把耳朵側過來。
是的,那些年的早餐未必精致、好吃,也沒有人會舉起手機來拍照拼九宮格,我們只是把它當作一頓簡簡單單的早餐,盼著能在下課鈴響以后,和朋友并肩走出校門口,去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然后絮絮叨叨地說著瑣事,把一碗面吃到湯都不剩。
青春好平凡,彼時我們尚未擁有人生中的第一支口紅,也不知道精致的早茶可以擺滿一桌,我們不知道用什么濾鏡可以把食物修出好看的色澤,也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可以把照片拍出最大的美感。我們只是單純地向往那一頓開啟一日心情的早餐,一邊大聲背著古文,一邊抑制體內被饑餓感引發的洪荒之力;我們盼著自己喜歡的人下課就站在門口,穿過人群走過來的時候,眼里帶著笑意;或是期待著今天的那家早餐店選得恰好,走進去的時候剛好排到自己,還有一碗合心意的牛肉面出鍋。我們曾有如此樸素的幸福感,不用等著別人來點贊。
時隔三年,我重返母校。小吃街上的早餐店生意依然紅火,酸辣粉很辣,豆漿好燙,第一口咬下去的包子冒著騰騰的熱氣……街道上的學生們熙熙攘攘,充滿了蓬勃、明亮的青春感。這種青春感短暫而奢侈,倏忽而逝。
后來,我再也不必為了一頓早餐奮力奔跑,但我也再沒吃到比那更香甜的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