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 心
最后的約定
■ 于 心

紀錄片《和食雙神:最后的約定》,講的是兩位“和食之神”切磋比拼的故事。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92歲,他從26歲開始做壽司,夢想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人生的最后一道壽司是醋漬小鰭魚。
“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71歲,他從15歲開始炸天婦羅,夢想是小野二郎能長壽一點,這樣自己才有機會超越他。
作為相識30年的老朋友,他們交談很少,甚至有10年左右都沒說過話。他們相處的方式是不斷地光顧彼此的店鋪,品嘗對方最精心的料理。作為較量了30年的對手,他們以吃代替所有的交流。在沉默中感受對方對食材原味的提煉,以及隱藏在料理中的生活態度和美學,那是只有他們兩個人才能夠心領神會的世界。在那里,他們一邊鼓勵對方,一邊毫不松懈地磨煉著自身的技藝。
坊間流傳著很多關于他們的故事,但當我看到這部紀錄片時,不禁為他們與時間的相處之道動容。
面對時間,他們始終保持著從容、優雅的姿態,目光深邃如大海,不帶一絲焦躁。他們早已確定了這輩子要做好的那件事,時間對他們唯一的作用,是幫助他們積累經驗,讓他們在每一個微小到不易覺察的細節上追求完美。
小野二郎每天都在改良壽司,希望把最簡單的食物做出有深度的味道。傳統的日本料理講究上菜的順序,味道重的最后上,菜色要抑揚頓挫。為了把這種觀念融進料理中,小野二郎苦思10年,才找到了最佳的賞味順序。他的“江戶前之終極20貫”品嘗起來,如同一支協奏曲,漸次遞進,到達最終的“旨味”。而早乙女哲哉卻是通過對不同食材的計算,精準地控制油溫和炸制的時間,以追求極妙的口感。
對于兩個太過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時間也無可奈何。五六十年過去了,小野二郎唯一的改變是戒了煙。早乙女哲哉閑下來的時候,還是愛看漂亮姑娘,去彈子房玩兩把。外面的世界轟然巨變,但在他們身上,時間像是停止了。每一天,他們站在那里,對著一方竹案、一鍋清油,凝神屏息。每一天,他們都重復著做過千萬次的動作,依然精益求精,干勁十足。
能暫時打斷他們的,只有慢慢找上門來的衰老。
將近90歲的時候,小野二郎住進了醫院,感官功能退化,心臟隱隱作痛,醫生勸告他認真地考慮退休。早乙女哲哉照舊每個周三都去吃壽司,看不到小野二郎的時候越來越多,知道他情況不太好。他對記者感嘆:“他如果去世了,我就再也無法追上他了。”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激勵小野二郎,他說:“我要做到130歲,所以老爺子你也做到100歲吧。”小野二郎系上圍裙,回到了店里,兩個人的較量又開始了。
早乙女哲哉常把“一生懸命”四個字掛在嘴邊,在日語中,這句話的意思是:拼盡全力去做某件事情。小野二郎的態度也一樣,一旦決定了職業,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兩個人都這樣想著,結伴攀登那座根本不會有終點的高峰,一天又一天,到100歲也沒有什么不同。
這跟我們太不一樣了。我們焦慮每一年的結束,甚至焦慮每一天的降臨,永遠在尋找獲得平靜的秘訣。而對于小野二郎和早乙女哲哉這樣用一生去追逐的人,這是根本不存在的煩惱。
在時間面前,內心篤定,才能從容,那是職人的一種樸素的信念。每天做的事情可以是相同的,但內在的自己卻一直在變化。一天只是一天,一個生命的計數單位而已,它的特殊性不在于是20歲的一天,還是80歲的一天,而在于這一天里,你生命的內核堅硬了多少。人生的意義,在于你最堅持的那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