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老林決定不回老家,還有一個尤為關鍵的原因,就是受“養兒防老”觀念的支配,他擔心親戚們會看自己的笑話。
近些天,老林在“考察”幾家養老院。
老林是東北人,今年67歲。自從2014年初接到兒子的“調令”,來到離北京僅一河之隔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開發區之后,他就再也沒回過黑龍江老家。
雖然燕郊的行政區域不屬于首都,但是當年離家時,他還是對送別的親人說,自己要進京享福了。
其實老林進京的目的,是幫兒子照顧孩子。“看孫子還不是享福?”身體硬朗的他也著實享受著這個過程。
今年夏末,孩子上了小學,老林頓時丟掉了“保姆”工作,“下崗了”。由于此前照顧孩子是一家人的頭等大事,一些生活上的問題都可以克服和掩蓋。
然而,隨著老林成了家里的大閑人,很多問題和矛盾開始逐漸顯現。4口人居住在7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雖然兒子兒媳沒說過什么,但是老林還是感受到了受限的空間帶給一家人的尷尬。
于是,老林開始認真琢磨一件事,自己到底該如何養老?
退休之前,老林是黑龍江省某縣城的一名普通企業職工。自從10多年前老伴病逝后,他每年最大的盼望,就是等著在北京工作的兒子回家過年。
如今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他也算了了心愿。可是面臨當下實際的生活問題,他清楚地知道,再這樣和孩子們在同一屋檐下生活,“關系遲早是要出問題的。”
盡管燕郊的房價隨著新一輪的限購政策已經下降近三分之一,但是想在燕郊再購套小戶型,對他們來說依然遙不可及。
在東北老家,老林有一套80多平方米的樓房,按照當地的行情,能賣十七八萬元。可就算賣了,對在燕郊購房來說也是于事無補,而且一旦老家沒了房子,老林說自己就徹底沒了根兒。
“出去在小區里租個房子吧,又怕傷害一家人的感情,估計兒子也不會同意。”在是去是留的問題上,老林也曾想過回東北老家,可又舍不得離開孩子。“而且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再加上自己歲數也大了,總是要離兒子近一些的。”
其實老林決定不回老家,還有一個尤為關鍵的原因,就是受“養兒防老”觀念的支配,他擔心親戚們會看自己的笑話,“說我兒子過河拆橋,看完孩子就給我攆回來了。”
前不久,兒子告訴老林,小兩口準備要二胎。這個消息使他下定決心,為了不給孩子們添負擔,而且早晚是要出去住的,那干脆趁早,找一家合適的養老院算了。
老林將此想法視為自己思想開放的一種表現,因為在老家,他一直覺得只有五保戶和沒人管的老人才會住進養老院。但是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卻不同,“老人住養老院起碼不是個丟人的事。”
老林并沒有將這個想法告訴孩子們,因為他覺得這是一件沒得商量的事情。于是他悄悄地開始在燕郊尋找養老院。
憑借著僅有的手機上網常識,他在手機百度上輸入“燕郊養老院”,可是“彈”出來的結果并沒有多少,內容較多的是一家名為金色年華的護養中心。他一個電話打過去,收費標準把他“嚇了一大跳”,對于一個完全可以自理的老人,最低收費標準是近8000元每月,可是老林每個月的工資才3000出頭。
雖然不打算也沒有能力住進這樣的養老機構,但是“好事的”老林還是親自到這個養老中心逛了一圈。他第一次通過工作人員聽說了“醫養結合”“養老綜合體”等概念,“環境確實不錯,離醫院很近,小區環境也好,服務內容多樣,像個星級賓館。但是收費實在是太貴了,聽說這里住的90%以上都是北京籍老人,應該都是非貴即富。”
之后,老林又聯系了一家位于三河市齊心莊鎮也號稱醫養結合的養老院,在這里,他同樣被工作人員熱情接待。像老林這樣的身體條件,托老費用大概是1800元每月,但是整體條件一般,老人只能在圍墻內有限的空間里活動,沒有健身器材,也沒有綠化。“看著一幫老年人穿著厚棉襖蜷在一排木椅子上曬太陽,連個遛彎的地方都沒有,我突然心里特別害怕,覺得人老了真沒意思。”
雖然這家養老院的收費老林可以勉強接受,但是這里收住的大多為半自理和失能老人,他覺得環境過于消極、壓抑,“沒病也給待出病來,而且這離兒子家十幾公里,我看孩子不方便,孩子們來一趟也不容易。”
“到底應該找一個什么樣的養老院?”老林失眠了。
他開始上網關注養老方面的信息,從機構養老到居家養老,他慢慢地對各種養老模式有了自己的認識。他認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比較適合自己,因為在社區養老既離家近又能得到養老照顧服務,是比較理想的。可是打聽一圈,兒子住的小區及周邊小區目前還沒有社區居家養老中心。
幾經打聽,在離家幾公里外的某小區老林找到了一個社區居家養老中心。在老林看來,這家機構的區域位置、小區環境、硬件配套及服務水平等諸多條件都比較理想,每月2000多元的費用也可以負擔得起。
但是老林從小區業主口中得知,在幾個月前,上百名業主曾聯名與小區物業、社區、街道和區政府“談判”,要求將養老中心遷出小區,原因是“三天兩頭有出殯哭喪的,救護車進進出出,嚴重影響業主生活”。
有業主告訴老林,政府已經答應在三個月內將養老中心遷走,如果因為沒找到合適的位置搬遷不成,政府同意直接關閉。“如今已臨近限期,你還是別來這個養老院了,要不還得跟著挪地方。它要是不搬,我們還去找政府。”
盡管養老中心和社區的工作人員明確告訴老林,“養老院不會搬走,你可以放心入住。”但是老林為了不給自己找麻煩,還是放棄了這個養老中心,只得再覓他處。
最終,幾經周折,老林打消了搬進養老院的念頭。“還是先租個房子過渡一下吧,養老這事可急不得。”可是如何向孩子開口提出租房單過?老林還沒想出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