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以堅
荔波突出重點,創新舉措,精準發力,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脫貧攻堅
成效顯著,成功列入全省脫貧攻堅整縣推進示范縣。
荔波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發生率高,是黔南州扶貧開發任務最重的縣份之一。
近年來,荔波縣緊緊圍繞中央、省、州扶貧開發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五個一批”“六個到村到戶”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創新舉措,精準發力,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成功列入全省脫貧攻堅整縣推進示范縣。
5年過去,一份振奮人心的成績單擺在我們面前:農村貧困人口明顯減少,由2012年的6.46萬貧困人口降至2017年的2.72萬人,貧困發生率由40.93%下降至17.2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4375元增至849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5526元增至25595元,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從75%提高到93.8%。
為確保扶貧工作扎實有效推進,荔波成立縣級脫貧攻堅指揮部、鄉(鎮、街道)脫貧攻堅工作站、村社區脫貧攻堅作戰室的縣、鄉、村三級協同指揮的戰役指揮體系,建立黨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脫貧攻堅工作機制。
大力支持鼓勵貧困群眾采取“先建后補”或“以獎代補”的方式,著力解決發展“短、平、快”種養殖類項目申報、采購程序繁瑣、時間冗長的問題,提升群眾帶頭創業、自主發展的積極性和自信心。2016年,已發放“特惠貸”資金2.11億元、投入7057萬元全面實施74個扶貧項目,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556萬元、教育扶貧資助資金1594萬元,逐步推進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有效減少貧困人口10174人,15個貧困村出列。
為確保扶貧變“漫灌”為“滴灌”,變“輸血”為“造血”,荔波縣建立精準識別、精準扶持、社會幫扶、教育培訓等機制,把貧困戶全部納入網格化管理,建立口袋書、明白卡,將扶貧措施與建檔立卡結果銜接,因地制宜、因村因戶施策,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積極爭取縣內外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通過帶信息、帶項目、帶市場、帶技術和扶產業、扶學業等多種途徑,幫助貧困村和貧困戶實現脫貧。
今年,荔波以春季攻勢、“大比武”行動、秋季攻勢為抓手實施精準脫貧“繡花功夫”,理清工作思路,細化落實責任,明晰幫扶流程,探索形成“六個一”(即一戶一策、一戶一卡、一周一話、一月一訪、一季一清、一月一查)精準扶貧工作法。
5年來,共爭取到社會扶貧開發項目126個,涉及財政扶貧資金1.8億元,拉動扶貧開發資金3億元;廣州市白云區、省教育廳對口幫扶及社會幫扶資金達8000余萬元;共開展縣、鄉、村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瑤繡、水族馬尾繡、月嫂、SYB創業技能、廚師、導游、駕駛等實用技能培訓1000余次,培訓人員4萬余人次,實現就近就業2萬余人。
荔波把貧困人口精準脫貧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把夯實農村基礎設施擺在扶貧開發的重要位置,著力解決行路難、用電難、灌溉難、飲水難等問題,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助推扶貧攻堅步伐。
要致富,先修路。5年來,駕荔高速建成通車,貴南高鐵、三荔高速、機場改擴建、樟江航運開工建設,高速從無到有,高鐵夢想成真。先后開辟廣州、深圳、重慶、海南、天津等18條航線,“兩高兩航”綜合立體交通體系逐步形成。建設完工134公里國省道、40公里縣鄉公路、593公里通村油路和8座縣鄉橋梁,全縣通車里程達1320公里,率先在全州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瀝青(水泥)路。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荔波大力實施水利建設“三年大會戰”,積極推進三荔、堯柳、大土水庫等5個骨干水源工程,5年來,建成水利項目和山洪災害預警監測系統247個,農村飲水安全實現全覆蓋,有效灌溉面積率達43.28%。成功列入貴州省第四批、第七批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重點縣,水利項目“建后資產管護移交制”和“建設申請承諾制”得到國家和省州水利部門充分肯定。
助圓住房“夢”。近年來,荔波縣針對深山區居住條件惡劣、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情況,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為他們打開了一扇扇脫貧之門?!耙沁€住在深山里,我兒子就讀不上書,考不上大學了?!庇浾咭姷嚼蟛h瑤山瑤族鄉拉片移民新村老書記謝永元時,他剛從外面回來。卷著袖子,褲腿高挽,一手提一只瑤山雞——下午有游客要到家里吃飯,他得提前預備菜品。
2003年,33歲的謝永元響應政府號召,帶著一家人從瑤山鄉偏遠貧瘠的深山區搬到通水、通電、通油路的拉片移民新村安了家,做起了農家樂生意,不但改善了生活質量,家庭收入也大幅提高。“以前住在深山里,生活太苦了?!笔^里長的莊稼產量很低,一到冬天就斷糧,全靠政府救濟。如今,謝永元的生活大變樣。兒子考上了湖南的一所大學?!拔椰F在搞農家樂,旺季最高一天有三四千元的毛收入,淡季也有幾百元,一年下來能掙七八萬元?!?h4>壯大產業 加快脫貧步伐
為增加貧困農民收入,荔波縣堅持“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宜商則商”的原則,通過發展壯大農業特色產業、旅游產業、電商產業等富民產業,加快推進脫貧攻堅步伐,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做強旅游產業。荔波縣始終堅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以綠色生態為基礎,以紅色文化為引領,以全域旅游戰略為抓手,積極探索鄉村旅游扶貧,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觀光農業、民宿旅游、農家樂、家庭旅館、鄉村客棧等涉旅產業,讓廣大群眾搭上“旅游臺”、吃上“旅游飯”,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5年來,成功打造洞塘梅原、聯山灣、五眼橋等農家樂接待示范點23個,成功打造淇江寨票、懂蒙、董島、水浦等民宿示范點7個,農家樂接待1000余家,旅游直接從業人數達2萬人,旅游帶動6.83萬名群眾脫貧致富,形成了“發展旅游—帶活經濟—致富百姓”的連鎖效應。
做大特色農業。圍繞打造“國家農業公園”“全國安全食品示范生產基地”,加快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推進農業 “接二連三”,實現農業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脫貧。
5年來,荔波成功創建省級高效農業示范園區5個,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一個,建成拉岜蜜柚、龍寶山桃園、新寨枇杷3個萬畝產業化示范基地,發展精品特色經果種植17.32萬畝,無公害蔬菜19萬畝,茶葉2.5萬畝,桑蠶2萬畝,建成標準養殖場309個,培育龍頭企業35個、家庭農場65個、規模養殖場305個和專業合作社276個,“三品一標”認證36個。“荔波蜜柚”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商標,榮獲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優秀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