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岳群
摘要: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醫院管理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視。內部控制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法,在醫院管理中占據主導地位。本文從內部控制的基礎理念入手,分析了目前醫院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措施,旨在提升醫院管理效率。
關鍵詞:內部控制 醫院管理 應用
一、內部控制的含義及醫療行業的特殊性
(一)內部控制的含義
內部控制是一種重要的管理方法,是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二)我國醫療收支的復雜性
目前,我國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為醫療、藥品收入。在現有的體系下,醫院應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對醫療服務的項目進行監測,因為影響醫院收入的因素較多,使得醫院無法對各項與收入不能匹配的費用進行準確、合理的分攤,最終導致醫院無法進行有效的成本核算。
(三)醫院信息系統的必要性
現代醫院在運行中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其貫穿于醫院運行的各個環節中。例如,醫生給病人診斷、護士執行醫囑,以及財務信息的錄入、提取等。信息系統的運行關系著醫院的方方面面,提高信息系統的運行效率能夠為內部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醫院內部控制管理的基本性原則
(一)全面性與重要性相結合原則
內部控制制度應當涵蓋醫院內部各種業務及相關崗位,并應當針對關鍵崗位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醫院內部控制管理涉及內容較多,既要注重醫院短期目標,又要和醫院長期發展規劃相符合,最后還要和醫院其他管理相協調。
(二)合規合法性與客觀性相結合原則
合規合法性原則主要是指醫院必須以國家已經頒布的法律法規為主,在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堅持客觀性原則,根據醫院自身情況,制定出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這樣才有利于實現內部控制制度的目標,同時也是醫院建立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重點。
(三)社會性與公益性原則
在制定醫院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時候,要全面考慮社會公益性,遵循以病人為中心,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原則。
(四)權責明確與相互制衡性原則
內部控制必須在機構設置、業務流程等方面上形成一種相互監督和制約的機制,同時還要兼顧運營效率。只有合理設置了組織機構、崗位,才能合理劃分其權限、職責,并做到權責明確。總而言之,該原則要求醫院保持機構和內部控制監督人員的獨立性,使其相互制約而達到平衡。
三、醫院內部控制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醫院內部控制管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環節中: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及控制程序。本文就此進行論述,以進一步規范對醫院的管理,推動醫院持續健康發展。
(一)控制環境問題
當前大部分醫院領導對內部控制的必要性認識不足,意識薄弱,使得醫院內部的控制工作無法得到落實。同時,由于醫院內部組織結構不合理造成了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力度不強,直接影響到了醫院的整體管理效率。
(二)會計系統問題
目前很多醫院在會計信息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無法準確反映醫院的真實情況,嚴重阻礙了醫院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實施,直接導致會計信息處理效果下降,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三)控制程序中的問題
在內部控制程序中,不相容職務相分離,沒有責任承擔的審批、審核,容易流于形式,導致內部控制依賴于經辦人的自我控制。在很多醫院中,內部控制的條件不完善,缺少健全的監督機制,使得醫院資金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如在采購醫療設備上沒有提前預算成本,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同時因為監督力度不足,致使設備采購存在很大的問題,最后出現資金流失現象。
(四)信息溝通方面的因素
醫院及時、準確地收集內部控制的材料,確保信息在醫院內部和外部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提升內部控制的效率,發現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但是在很多醫院缺少有效監督,大多數醫院的內部控制都只存在于形式上,沒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
(五)部門之間缺乏牽制與溝通
內控的作用不僅強調監督與約束,同時也強調了協調效應的發揮。在醫院部門多、人員分布廣、管理復雜、責任重大的情況下,協作與監督的有機結合應該是內控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各個部門之間由于利益和責任的關系缺乏溝通與交流,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大大降低了內部控制的效用。
四、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內部控制環境建設
醫院的內部控制環境建設要從三個環節考慮。第一,醫院領導加強重視,提高自身認識,進一步規范醫院管理工作,準確落實內控制度。第二,合理設置組織結構,確保其獨立性,提升審計部門的權威性。
(二)完善會計系統管理制度
完善醫院內部會計每個環節的管理制度,以此來提高工作效率。不斷提升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的同時,還需要建立起監督管理機制,定期進行關鍵崗位的輪換,以防止徇私舞弊問題的出現,同時起到有效監督的作用。
(三)完善內部控制的管理制度
在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上,控制管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樣是整個醫院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要想完善內部控制的程序,就需要按照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形成相互制衡的機制,以有效監督整個醫院的財務及業務,使財務制度趨向規范化。控制的關鍵問題是相關管理人員的授權制度,明確各崗位的權限范圍審批程序和相關責任,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辦理業務。因此,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保證醫院健康發展。
(四)加強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確保信息系統穩定運行
醫院可以采取座談、集體活動等方式,加強科室之間的信息交流,促進醫院團結發展。醫院要重視對信息系統的發展和制約,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操作人員明確相互責任,確保信息系統安全運行,全面發揮出醫院信息化的高效性。
(五)內部審計部門需要發揮出監督作用
在審計部門中,醫院內部審計水平在不斷提高,內部審計正由傳統的內部審查向著監督和評價方面轉變,要使其保持必要的獨立性,充分發揮出合理的控制作用。
五、結語
總的來說,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極為重要,應將其融入到醫院管理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它不僅能完善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還可以防止資產流失。因此,醫院必須做好內部控制和監督管理工作,完善相關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程序,從而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建南,李萍,李世云,鐘鳴,劉勇華,何均華.溫特斯線性和季節性指數平滑法預測模型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6(1).
[2]王蔚文.淺析內部會計控制在醫院藥品財務管理中的設計與運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3(12).
[3]李玲.關于內部控制方法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2).
(作者單位:聊城市人民醫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