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禾 早教專家 編輯/春苗 設計/侯宇

陳禾經歷/親子教育專家、應用心理學教授、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顧問、陳禾親子教育研究室主任。
Q陳老師您好,我家女孩5歲,家住6層,一次和我一起乘電梯,電梯故障,關門時“砰”一聲巨響,等再開門我們便走樓梯下去了。之后她就開始不坐電梯了,上下樓都是走樓梯,家長安慰陪伴勸導等,她一方面點頭,一方面還是抗拒,以至于在商場超市等地方任何直梯都不坐。我很困惑,不知該如何疏導了!
A:規律型的孩子很謹慎,遭遇意外造成驚嚇后,他會一直保持警惕,不再去冒同樣的危險。她并沒有做錯,所以不能責備,一般的講理沒法讓她相信,因此也不會改變。怎么辦?得從認知經驗上下手,例如找來科普繪本學習機械的工作原理,就會學到電梯的升降的原理,這樣就能認識到電梯壞了,修理好又能用的事實。
Q陳老師你好,我兒子現在兩周歲一個月,這幾個月來,特別喜歡吃手以及自己手上拿的任何東西。大人口頭阻止沒用,強行把他的手拿出來的話,很快又塞進去了。真是很煩惱,這樣很不衛生啊 。
A:這樣的問題就很煩惱那就是太不懂孩子了。吮吸手指是生來就會的原始反射功能,無聊的時候就要吸一吸。只要玩得多了,自主動作漸漸加強,原始反射功能便會漸漸退化。所以你別去太關注他的這個動作,而是陪著他多做活動與游戲,他就會漸漸減少依賴吮吸手指。
Q陳老師您好!寶寶14個月了,玩玩具經常摔啊砸啊,經常上手就打人,就像玩玩具一樣手重,說了很多次都沒有改正,又怕打他會加深打人的印象,所以麻煩問一下,到底應該如何處理 ?
A:14個月即使還不會說話,也能通過身體語言和你交流,問題是你用什么方式表達對他的要求?很明顯“說道理”是行不通的,用管教方式他不懂,也不會聽,唯一行得通的就是帶著他玩,領著他玩,讓他懂得有許多玩的方式,同時也通過示范讓他學會怎么拿玩具,怎么表達自己的需要,當然,要用上“輕柔慢”的功夫。
Q老師您好,我家老二兩周歲5個月,女孩,最近發現玩玩具做不到自己的想法,或者不能碰的東西我們說“不可以”的時候容易情緒激動使勁哭,哭很長時間,我們哄著說“沒關系,我們幫你”;“說你‘不可以’你生氣了。”然后說明那個怎樣怎樣危險,但還是使勁哭,不知道怎么哄,我該怎么辦呢?
A:“哄”這招是教養的毒藥,就像吸毒一樣,你讓孩子吸一吸他就安靜下來,但以后就沒完沒了。建議你別總是先鬧出問題再來哄,而是在陪伴策略及質量上多講究。比如不說“不可以”,而是以玩伴的身份和孩子互動,在交流中“一同想出”另一種做法或另一個選擇,當然這需要用心。孩子還小,你不能不多花點兒心力。
Q陳老師您好!我女兒5歲。公公病危,我們帶她探看爺爺。請問下陳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以及將來參與農村形式的喪事,對于女兒,我要注意哪些事,要怎樣疏導女兒可能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關于生死,女兒曾說過不讓我變老,因為老了就會上天堂,如果我有白頭發,她就給我剪掉,這樣我就不會老了。
A:除非有什么特別事件發生,如果照你所說,一切都按習俗進行,只要你以平常心看待,盡量帶著孩子,隨時回應孩子的疑惑或問題,許多問題的回答方式既不隨意敷衍,也不過度解讀,只說孩子能夠理解的話,這樣,孩子天天都能夠正常入睡,即使偶爾想念爺爺哭一陣也沒關系,這是人情之常,你和孩子都會接受。
Q陳老師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您,我兒子三周歲兩個月,出去玩時一有別的小朋友經過他身邊他就推或者打別人,我們道理也跟他講了,也體罰過,可就是不管用,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依舊是改不了,這種情況持續了快一年,我很煩惱,怎樣才能讓他改掉這個壞習慣?
A:情緒穩定,多思考,用上智慧,你做到了,就不會焦急,不會空講道理,不會隨意處罰,當然也不會煩惱。那該怎么辦?很簡單,發揮有質量陪伴的優勢。比如,在遇到小朋友時,立刻引導孩子去觀察,憑直覺說說這孩子現在在想什么,想做什么。這是培養同理心的初步功夫,只要孩子這么做了,他就不會隨意動手。
Q請問陳老師,男孩,30個月。如廁訓練開始得比較晚,現在孩子狀況就是在家不帶尿不濕,他有時候知道去衛生間尿,有時候就在地上尿。在地上尿完了有時候我就生氣地說他,有時候他爸爸就打孩子屁股兩下。請問該怎么改變現在的狀況,讓孩子可以自然憋尿了就跑去衛生間?
A:你和孩子爸爸從此不再為了尿尿的事打罵孩子,要學會寬容、接受,在孩子偶爾尿濕褲子或尿在地上的時候以輕松的語氣對孩子說:“沒關系,以后學會憋到衛生間才尿尿就行了。”替孩子換衣服的時候別抱怨、別埋怨,態度和藹,換好后可以說:“好了,現在我們一同把地上抹干凈。”你們做到,孩子也就能做到。
Q陳老您好,懷孕時就開始關注您,現在兒子2歲4個月了,最近不愛穿睡袋,可是我只要拿著睡袋跟孩子說,“你不穿媽媽不開心。”然后做不開心的樣子,寶寶就馬上穿起來,很聽話。我不知道這樣好不好,因為孩子本來就不是膽大的孩子,我這樣的態度會不會影響到孩子呢?
A: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媽媽用自己“很不開心”去脅迫孩子聽話,為什么呢?因為這是訓練孩子看對方臉色行事而忽視是非黑白。另外,孩子大了,是不是還適合用睡袋,你也應該好好研究研究了。
Q陳老師,我們寶寶22個月,活潑,機靈,也挺聰明,大動作小動作,認知發育都不錯,但是我猶豫是否需要給她報早教班,因為現在很多教育培訓都倡導孩子的早期教育。您對報早教班這事是怎么看待的呢?
A:對于早教,我說過許多了。其實你主要問自己:送寶寶進早教班為的是什么?玩嗎?性價比很不值。那么就是說我在陪伴孩子進行某些能力的發展上,感覺力不從心,剛好有個很好的早教班,費用也承受得了,那么就去上。但還是要提醒你:許多早教班的專業能力都只是一張證書而已,并不一定能夠教得多好。

Q陳爺爺您好!女兒剛3歲,性格活潑,自來熟。9月入蒙特梭利幼兒園。現在可以選擇和另三名新生在老班插班,和老生混齡讀,教室在1樓的角落,采光差,但主教老師經驗豐富。或者讀新班,在三樓,采光好,全是一般大的新生,8人一批分批入園,老師未知。孩子爸爸覺得她性格讀插班有好處,我覺得有利有弊很糾結,請教陳爺爺:是插班好還是上新班好?盼望回復,謝謝!
A:①插班是混齡班的特色,就是讓孩子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帶動下進行學習,所以關鍵問題在老師的引導有方。這樣的班適合不適合你的孩子?一方面是要先了解老師的帶班能力,這可以通過其他孩子的家長的口碑;另一方面,如果老師同意,讓孩子先跟班上半天課,看孩子喜不喜歡。
②新班雖然是分批入園,但都是同齡孩子,和一般小班沒什么區分。分批入園的好處是,剛入園的8人不適應而哭鬧,總有其他已經適應的孩子在協助老師引導小弟弟小妹妹玩,至于老師好不好,觀察一兩天也略可知道。從你們大人的偏向來看,只要孩子能接受,插班會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