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樂清市雁蕩山周氏汽車修理廠 周后余,周兆錢
青年客車充電指示燈異常點亮
浙江省樂清市雁蕩山周氏汽車修理廠 周后余,周兆錢
沒有分開的跡象,說明發電機轉子軸與后軸承配合過緊。維修人員想借助在發電機后殼體上施加作用力的方法,頂開發電機轉子,從而將前、后殼體分開,于是自制了1個簡易的發電機頂器(圖3)。發電機頂器的2個固定螺栓采用帶帽的5 mm螺栓,使頂器更牢固地固定在發電機調節器的定位孔內;2個頂入螺栓為6 mm的螺栓,旋入頂器鐵板帶螺紋的定位孔內,注意開孔位置適當,以確保頂入螺栓上的力正好落在發電機轉子上;由于頂入螺栓太長,焊制2個頂入螺栓連接帽(其內孔尺寸為M6×1.0 mm,外徑為10 mm,長度為15 mm,兩頭均可以旋入6 mm的螺栓),防止操作過程中頂入螺栓前部受力彎曲。
故障現象一輛2013年產的JNP6900M-1青年客車,搭載濰柴WP7.240E40型發動機,累計行駛里程約為27萬km。駕駛人反映,儀表上充電指示燈異常點亮。
故障診斷接車后試車驗證故障,接通點火開關,發動機順利起動,儀表上充電指示燈1正常,充電指示燈2常亮,并伴有主發電機異響,使用緩速器時,儀表板上電壓表顯示電壓過低。斷開點火開關檢查,發動機上安裝有2個AVI1417D3002型佩特萊主發電機(圖1),采用上下位置安裝。后經確定,安裝在發動機上方的主發電機對應儀表上的充電指示燈1;安裝在發動機下方位置的主發電機對應儀表上的充電指示燈2。檢查主發電機傳動帶,無磨損、破裂或其他損壞的跡象,且正確地安裝在傳動帶輪槽內。檢查主發電機導線連接器,導線連接器插接牢靠。再次起動發動機,診斷主發電機異響部位,確定異響來源于主發電機2,測量主發電機2的B柱上的電壓,為28 V,L柱上的電壓只有3.2 V ,標準值應為28 V,初步判定主發電機2不發電,需要對發電機2進行解體維修。
按照常規的維修方法,需要拆卸主發電機2,并將主發電機2前、后殼體分開,進一步檢查主發電機2內部相關部件(發電機調節器、軸承等)。維修人員將有故障的主發電機2從車上拆下,拆卸發電機后蓋板,取下發電機調節器(圖2),拆卸主發電機前、后殼體上的4個固定螺栓,試著用木錘敲擊發電機前、后殼體的3個支架腳,發電機前、后殼體絲毫
安裝好自制的發電機頂器,旋入發電機頂器上的頂入螺栓(圖4),使螺栓頂緊,再敲擊3個發電機支架腳,發電機前、后殼有松動的跡象,旋出頂器頂入螺栓,再旋入頂器螺栓,再敲擊發電機支架腳,反復上面的操作多次后,發電機前、后殼體終于分開了。取下發電機轉子,發現發電機后殼體上的軸承已損壞,使用軸承拉具取出軸承,更換上新的軸承。用萬用表測量發電機磁場線圈的電阻,為1.1 Ω,正常;測量發電機定子線圈和發電機殼體之間的電阻為∞,正常;檢查發電機整流元件導通性,正常。裝復后,對發電機進行簡易測試。找來24 V備用電源,備用電源的正極用導線連接到發電機B柱和L柱,負極用導線連接到發電機殼體上,用手快速轉動發電機傳動帶輪,測得發電機W柱上的電壓只有10 V,初步判定發電機的輸出電壓不足。裝車試驗,充電指示燈依舊點亮。拆下發電機,重點檢查發電機調節器,按照上述的方法重新接上24 V備用電源,將3 W測試燈用導線串接在發電機B柱與L柱之間,用手快速轉動發電機傳動帶輪,試燈有時點亮,有時熄滅,不正常,正常情況下,測試燈應一直點亮,判定發電機調節器有故障。
故障排除更換上MF-32型發電機調節器后,再做簡易試驗,測量發電機W柱的輸出電壓值可以達到18 V,裝復試車,儀表上的充電指示燈2熄滅,主發電機發電充足,異響消失,車輛使用1個月后,打電話回訪,客戶反映沒有出現之前的故障。
故障總結發電機修理過程中,拆卸發電機前、后殼體是個難題,采用敲擊發電機支架腳的方法,有時候收效甚微。在維修站,廠家通常會提供專用工具方便維修人員正常維修作業;而在修理廠,由于條件所限,只能通過自制發電機頂器來拆卸發電機前、后殼體。對于維修好的發電機不能在發電機試驗臺架上進行測試判斷,上述判斷發電機能否正常發電的簡易方法,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