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
摘要:在現代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讀圖能力的培養,因為地理的學習離不開地圖訓練,對學生的讀圖能力的提升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可以依靠地圖來解決比較多的問題。因此,對學生的讀圖能力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才能夠真正的訓練好學生的讀圖能力呢?這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去尋找答案。
關鍵詞:高中地理;讀圖能力;訓練方法;思考建議
在現代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讀圖能力的培養直接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都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遇到比較多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就可以讓學生依靠地圖解決好一些問題,有效促進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現代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探索,如何有效的培養好學生的讀圖能力。
一、掌握扎實的基本知識
高中教學的目標有了明確的改變,即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地理課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等,還能開闊學生的眼界。但要想學好地理,地圖是必須克服的難點。要想在高中地理課堂當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要求學生對于地理的基本知識有一個非常扎實的掌握。通過對于基本的地理知識的掌握,進一步來鞏固和提高讀圖的基本知識。在平時的授課和練習的過程當中,作為地理教師,應當對于學生嚴格要求,要求學生對于一些常見的地圖上的元素做到了如指掌。只有通過讓學生掌握了基礎的地理知識,才能對學生提出進一步的要求,才能在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時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舉例而言,地圖當中有三要素,即所謂的圖例,方向,比例尺,這三個要素是一個地圖構成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任何一個高中地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當中所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知識,除此之外,地理上面還會出現一些要素,比如說等高線,海岸線或者一些常用的標注,對于這些常用的知識,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當中也要加強自己的記憶,達到一種看到地圖這些元素的時候就可以非常迅速的反應過來,從而提高自己的讀圖能力和地理水平。
二、培養良好的讀圖技巧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除了要求學生掌握非常基礎的地理知識和地理元素之外,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還應當傳授給學生正確的讀圖技巧和讀圖習慣,從而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圖方式,這同樣也可以培養高中生的讀圖能力,在高中地理當中,盡管地圖當中的元素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通過這些有限的元素卻可以表現出來各種各樣的地圖的形態。這樣構成的地圖,需要學生通過強大的讀圖能力來排除掉干擾的信息,并且提取相應的有效的信息,最終加以利用。所以對于廣大高中文科生而言,要想學好地理,培養出強大的讀圖能力,就一定要掌握相應的讀圖技巧,這些讀圖的技巧和方式獲取方式各異,有的可能是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教授給學生的,也可能是學生在平時的地理學生當中自己摸索出來的,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方法,都是有利于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的。
舉例而言,學生在讀了很多地理圖之后就會形成一些慣性思維,比如說經過了大量的訓練,很多學生便可以根據在地圖當中等高線的形狀來判斷出來當地的地形地勢,比如說在等高線密集的地方比較陡,在等高線稀疏的地方比較緩。雙閉合的等高線是馬鞍型的地形,還可以根據山脈,河流等自然信息非常迅速的判斷出地圖當中的一些隱含要素。這些隱含要素的判斷本來需要學生進行邏輯分析一步一步得出來的,但是學生經過了大量的訓練,養成了良好的讀圖技巧和讀圖習慣,在做題的時候就可以非常迅速的依靠直觀反映判斷出來從而提高了做題的正確率和速度。上述的讀圖方法只是讀圖的技巧之一,對于高中生而言,需要在平時的學習當中培養自己獨一無二的讀圖技巧和習慣,唯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加強課外的讀圖鞏固
最后,要想切實提升高中生的讀圖能力,一方面要讓學生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讀圖技巧,除此之前,在課堂之外的鞏固和提高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師要求學生在課外進行鞏固的過程當中,應當遵循由淺到深的原則,引導學生多看地圖,通過多看,加強自己對于地圖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結合實際來加強對于學生讀圖能力的鞏固。
比如說可以讓學生觀看天氣預報來學習和鞏固相關的地形地勢,冷暖流,冷鋒暖鋒等地理知識。加強課外的鞏固,筆者認為最行之有效的鞏固方式就是讓學生多看地理圖冊,老師甚至可以選擇將地理圖冊當中的一些地圖留給學生當作作業,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于地理學生更加感興趣。
四、培養學生、要求學生繪制簡易圖表
會繪圖是地理學生一項重要的能力,通過繪圖,一是可以加強學生對圖記憶,二是可加強學生對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教學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學生繪制一些簡易圖表。如在中國和世界地理教學中,引導學生繪制范圍圖,可加強學生對中國和各大洲的大致形狀的認識,并可熟悉各大洲的分布與大致位置,在腦海中形成大洲分布的基本框架。再如繪制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圖,可解決學生總是記不住分布位置這個難題,也可加深學生的理解,如風的形成、風向等。除了這些,凡是簡單的圖都可以讓學生畫,如世界海陸分布略圖、山河分布示意圖、地理成因圖、等壓線圖、統計圖等。通過繪制簡易圖表,既可達到上述目的,還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一些繪圖的基本技能。
地圖對我國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有極其重大的意義,為了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識圖能力的鍛煉,使他們了解到認識地圖的巨大作用。只有積極轉變教師的教育方式并提高廣大學生學習地圖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提高我國高中生的綜合素質,為日后我國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銀平.《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J] 現代閱讀,2013,(06)
[2]陳華春.《淺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J].新課程學習,2012, (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