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濤
摘要:在新時期如何創新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優化配置執政資源,鞏固機構改革成果,是機構編制管理部門面臨的挑戰和新的課題。
關鍵詞: 檔案管理;機構編制;
一、加強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規范性管理
作為機構編制部門應深入研究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加快制定出臺一部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設立配備具體法規,對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在法律層面上加以約束和規范。同時,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制度和監督檢查制度。每年機構編制部門都要會同紀檢監察部門對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事項內的執行情況和法人登記、年檢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進行一次機構編制核查和清理整頓工作;通過監督檢查和集中年檢,全面掌握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及人員情況;進行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深入了解掌握事業單位職責履行情況和業務開展情況,對經濟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等,作為事業單位機構撤、并、留和編制銷、增、減的重要依據。
二、做好政務公開,強化編制意識
在機構編制系統加強政務公開,是指通過實行機構編制實名制并將不涉密的機構編制內容向社會公開,讓廣大干部群眾了解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部門和單位,職責是什么,內設機構是哪幾個,編制和領導職數是多少,實有人員是哪些,以便接受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同時,還要利用各種媒體多層面、多方位、多角度大力宣傳機構編制管理的有關政策法規、重要文件及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幫助各級領導干部增強機構編制意識,確立依法、依紀、依規管理機構編制的理念,使機構編制理念根植于各級領導干部的心中,提高認識,了解內涵,嚴格按程序辦事。
三、開展執行評估,實行跟蹤管理
執行評估是機構編制部門根據有關法規和政策規定,運用科學、合理的評估辦法、指標體系,對機構編制執行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論證和評價。
評估主要有以下三個內容:
一是機構編制政策法規的執行情況,通過評估,檢查機關事業單位貫徹執行機構編制政策法規的情況,不斷增強執行能力,確保政策法規的實施。
二是職能履行情況。通過評估,檢查機關、事業單位履行職能是否越位、缺位、錯位等情況,及時調整職能、落實責任,理順關系、優化結構,實行權責一致,提高效能。
三是機構編制管理情況。通過評估,檢查機關、事業單位是否存在擅自設立機構、超職數配備干部、超編進人和條條干預等現象,整改存在的問題,從而嚴肅機構編制紀律、規范機構編制管理,促進機構編制工作新發展。
四、]強化程序意識,樹立部門權威
(一)機構編制管理是內部行政行為。
在機構編制管理工作中,各級機構編制部門是具體工作的承擔者,必須堅持按原則辦事,按政策辦事,按制度辦事,按程序辦事,把好入口、疏通出口,才能樹立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的權威,充分發揮機構編制部門的職能作用,并與有關部門密切聯系,相互配合,共同建立機構編制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機制,真正把機構編制管住管好。
(二)嚴格執行集中統一管理的程序。
凡涉及職能調整和機構、編制、領導職數增減的,統一由機構編制部門審核,按程序報批,其他任何部門和單位無權決定機構編制事項;對有關部門和單位無專題申報、違反審批程序和制度的機構編制送審事項,機構編制部門不予受理;對未經編委、編辦研究的重大機構編制問題,黨委、政府不得將其列入會議議題。
五、加強監督檢查,查處違規行為
監督檢查是加強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和有力抓手。隨著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編制意識越來越強。但一些地方和部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違反規定擅自增設機構、超編進人、超職數配備領導干部、上級業務部門干預下級機構設置和編制配置等現象,對已經發生的機構編制方面的違法事項,應當及時查處,以防止同類事項的蔓延,所以加強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勢在必行。
及時對違反機構編制管理法規的人和事進行嚴肅查處。凡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超設機構、超編進人和超職配備領導干部的,機構編制管理部門要及時查處、限期糾正,落實責任追究。要在中央關于機構編制管理監督檢查各項規定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實體性、具有可操作性的機構編制違規違紀行為責任追究和處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行政責任,以及相關部門的工作責任。做到責任追究要有法可依、便于操作、能夠落實到位。
六、推進機構編制管理創新
繼續堅持機構編制工作集中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和“一支筆”審批制度,堅決從嚴控制機構編制,大力推進機構編制管理創新。要特別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努力營造基層體制機制創新的良好環境。
(一)建立編制宏觀管理的機制。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機構編制“零增長”的要求,研究探索新形勢下控制編制總量、調整人員結構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管政策、管總量、管結構的機構編制管理新機制。根據政府職能轉變、行政環境變化和財政能力狀況,綜合考慮各地人口、面積、行政區劃、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學合理地研究確定全省各級行政編制總量和公共服務規模。
(二)建立編制動態管理的機制。
在控制好編制總規模的同時,開源節流,彈性調控,有減有增,動態調整。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職能的變化,適時進行調整和優化。
(三)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和績效評估機制。
強化機構編制部門的督查職能,建立和完善督查制度。跟蹤重大機構改革方案的實施,重點督查新增機構編制的有效運作。加大對機構編制規定執行情況的考核力度,探索領導干部機構編制離任審計辦法,建立和完善機構編制管理的責任追究制度。
結束語: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檔案管理工作也出現了新的問題、新的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新問題、新變化,就需要檔案工作者不斷學習,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種種挑戰中應對自如。
參考文獻:
[1]洪秋.提高人事檔案管理水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助推器[J].華章.2010(18).
[2]郭未艾.高校檔案館數字化建設建議[J].科技信息.2008(29).
[3]張敏英.改革創新是推動檔案現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J].華章.20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