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勤
摘要:數學是一門重要的素質教育學科,起抽象性和邏輯性強的特點使得很多學生對其望而卻步,在教學過程中,錯誤率的高低是影響學生數學學力高低的關健因素。不出錯誤或少出錯誤一直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愿望,但數學學習過程中錯誤的出現卻難以避免。犯錯誤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客觀地認識和對待錯誤,這顯然是一個關乎錯誤觀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數學教學;錯誤;調查;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在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對錯誤的模糊認識。從教者方面看在暴露思維過程上重視正確思維暴露而輕視錯誤思維的分析在解題教學中重視正確的解法忽視修正錯誤而探索求解過程;在問題的設計上重視問題正確的直接效果忽視錯誤的有效利用不注意培養學生對錯誤的科學態度。從學者方面看著遍存在不重視錯誤的教益,眼高手低,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經常性地“看錯、想錯、算錯、寫錯、抄錯”部分學生屢錯不改、屢改屢錯的現象較為突出,怕錯、怨錯的不良心態也時常困擾著學生。教者與學者對錯誤的態度和認識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的效果。因此探討數學教學的“錯誤觀”,設法從教者與學者兩方面對數學教學中的“錯誤”問題進行綜合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數學教學中學生“錯誤觀”的概念
學生的“錯誤觀”是指字生對數學學習中錯誤的認識和看法是對數學學習中錯誤的情感、認知、情緒及實際學習行為的傾向。主要包括認知成份情感成份意志成份和行為傾向成份。認知成份是指字生在數學學習中對錯誤的認識包括對錯誤的價值的認識。情感成份是指字生在數學學習中對錯誤的情緒體驗。意志成份是指字生在數學學習中對錯誤的抗挫折力。行為傾向成份是指字生在數學學習中對錯誤的行為準備階段的相關部分。
三、調查步驟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方法,結合2016年調查問卷的使用反饋情況,根據本次調查的實際對問卷進行了詳細修改并編成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錯誤觀的認知成份、情感成份、意志成份、行為傾向成份等五類問題共計23個題目。這些問題能較客觀地反映目前小學生數學學習中的“錯誤觀”狀況。問卷不署名。部分問題可多選或不選。
①被測對象畢節市七星關區大河鄉雞姑小學全體學生。
②問卷回收: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264份,其中包含男生問卷120份灰生問卷144份。經過處理確認有效卷264份。
③“錯誤觀”測量問卷如圖所示。
四、統計分析方法及結果分析
由表可見:在對錯誤的認識方面女生、男生選擇A的分別占42%和48%選擇B的分別占53%和44%。總體上講、理科學生認為數學學習中重視錯誤有價值的分別占95%和92%。在認識錯誤的價值觀方面石題選擇C的女生和男生均占5%。95%的學生都能認識到錯誤有助于學習進步。在認識錯誤的價值觀方面,7題四個選項都選的只有25%。在對錯誤的歸因方面題選A的女生占55%男生占53%。對教師的激勵方式上夕題選A的女生和男生分別占11%和19%選B的女和男生分別占56%和62%選C的女和男生分別占9%和7%。對改錯的認識上,10題有96%和97%的女、男生認為改正錯誤也是一種學習。在錯誤與數學學習的興趣相關性上,11題女和男生認為因錯誤出現降低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分別占54%和38%。
圖 1“錯誤觀”測量問卷
五、討論
利用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來矯正自己的教學充分提高錯誤的教育價值。調查表明字生的錯誤觀基本上還是正確的、男女學生錯誤觀無明顯差異。數學學歷、性別對科學錯誤觀的形成有顯著影響差異明顯。學生都能正確認識學習中的錯誤且能正確認識錯誤數學學習中重視錯誤是有價值的;對錯誤能正確地進行歸因;喜歡教師“肯定成績指出存在問題”的激勵改錯方式;認為改正錯誤也是一種學習不到一半學生認為因錯誤而降低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總之不論從學生對錯誤的認識、情感、態度還是意志、行為傾向來看絕大多數學生具有科學的錯誤觀從為改正錯誤也是一種學習;但從中我們也看到一種危機,一是學生的錯誤頻率過高,對其數學學習的興趣大有減弱的趨勢二是部分學生對待錯誤的認識、態度等還不到位存在著各種不正確的想法和做法。這就特別需要教師正確對待和積極引導更需要教師有一個科學的錯誤觀。
參考文獻:
[1]王鵬飛.數學教學中對錯誤的有效利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6(11):52一53
[2]趙凡.解題中錯誤的基本類型及改錯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4(22):41一4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