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韋平
[摘要]:教育改革要求我們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讓課堂變成“生命課堂”,與學生互動起來,教學相長,這樣勢必要求教師本身綜合素質得以不斷提升。那么對小學數學教師來說,怎樣使教學能力迅速提高以適應教學需求已經勢在必行。本文對此提出一些相關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能力;理念
一、要根本改變現代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
(一)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是指作為教育內容的數學要適應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了解和掌握,以滿足學生對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并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有價值”要求教師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選擇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有用的數學,而且是對學生以后從事任何事業都有用的數學。這樣的數學學習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
(二)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積累和知識經驗,每個人對客觀事物的思考和反映都是不同的。所以,數學課程要在確保學生共同接受教育的同時,給學生更多接觸數學、了解數學甚至鉆研數學的機會,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名學生的數學需要。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為有特殊才能和愛好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活動領域和更多的發展機會。
二、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擇教法的能力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和組織者。其中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看教師的教材分析及教法的選擇,組織課堂教學。另一方面看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所采用的教法。教無定法,用現代教學論的思想指導教學,因材施教。
(一)備課能力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關鍵,要備好課就必須深入鉆研教材。教師只有結合《數學課程標準》認真鉆研教材,才能領會編者意圖,融會基礎知識,把握教材內容的章節體系以及重點和難點。在初步掌握教材的基礎上,還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基礎、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態度、心理特點、個性特征等情況,從而掌握各類學生的學習程度,預見他們各自的學習困難。這樣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材,才能把教案設計的更貼近學生,切合實際,從而實現《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解題能力
解題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活動,也是數學教師的一項基本功,數學教師的解題能力直接制約著課堂教學的效益。如果教師自身的解題能力較差,面對學生時就會會措手不及。更有甚者,會貽誤學生。而教師經常親歷閱題解題,尋找策略,困惑突圍的過程,便能夠發現教學中疏漏或薄弱的環節。通過解題,才能弄清哪道題容易犯錯,哪個知識點可以擴展,從而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教學中便能有的放矢,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負擔,從而提高教學效益,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板書設計的能力
板書是表達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課堂教學中,它與語言各司其職,各盡所能,相互補充。對小學數學教師板書的基本要求是規范工整,條理清晰,布局合理,而且書寫時要有一定的速度要求。同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除板書規范工整外,還應該注意作圖規范、清晰,圖中各部分比例適當,給學生以美感。好的板書是打開學生智慧之門的杠桿,是知識的凝煉和濃縮。能引起學生的思考,有利于學生抽象概括,構建知識網絡。
(四)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已開始進人課堂,教學影視片也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生動有趣的畫面,直觀動態的演示,強有力地吸引著學生,把學生帶進一個個嶄新的境界,創造出激動、活潑的獲取信息的氛圍。
三、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理論學習來提升
作為一名老師,首先應該多研讀現代教學理論。通過學習最新的理論知識,和現代教學理論接軌,然后再利用這最新的教學理論去指導我們的數學教學。其次學習學科刊物,因為學科刊物上有很多關于教育教學中需要解決問題的專題性文章。第三,我們還要善于總結。要及時總結出自己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
(二)改變單一的授課模式來提升
加強師生之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給學生們留出更多與教師本人互動或者是自發性提問的時間,讓學生們能夠擁有更多的自主鍛煉的機會和時間,這對于教師個人授課能力的提升也是比較有幫助的一種教學策略。
(三)精心上課來提升
精心上課就是上好每節課。首先,要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師上課要以全體學生為本,要體現在學生主體的參與度上。其次,要適時調節學生心理。教師上課面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第三,要調動學生有效思維。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是調動學生的思維,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訓練,產生思維共鳴。第四,要培養學生的情感。“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新課標要求的教學三維目標之一,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情感的培埴和內化。第五,要讓學生踴躍發言。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課堂教學的智能信息的傳遞,主要是通過語言來進行。
(四)課后總結來提升
新課程標準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堅持進行課后反思,有助于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完善教學藝術,以期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反思的方法以書面形式記錄下反思的心路和結論才會更好地發揮它的實效性和長效性。
四、總結
總之,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應積極學習,勤練教學的基本功,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力爭成為一名新世紀的教學能手。這樣不但可以使課堂熠熠生輝,吸引學生積極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還能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趙薇,馮沖,劉艷翠,關會林.教育現代化的環境下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研究.2014.
[2]王丹.淺談如何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A].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3] 左明旭.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