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問與答

健康專家
方鳳
上海艾兒貝佳婦產科醫院教授
我的孩子1歲半了,有一次他發燒,血常規化驗的結果是有些貧血,孩子現在還在吃母乳,一天要吃三四次,晚上也吃,別人都說他的臉色偏黃。請問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貧血?
孩子貧血,最常見的表現是皮膚蒼白、面色無華,你的孩子臉色偏黃,最好先帶他去醫院復查血常規,明確臉色偏黃是否是貧血造成的及貧血的程度。接下來,我們介紹一下貧血的程度標準。一般來說,貧血主要指血液中血紅蛋白量低于同年齡和同性別的正常值。
不同的年齡,貧血的診斷標準也不同: 4~6個月的孩子血紅蛋白低于100g/L,6個月~6歲的孩子血紅蛋白低于110g/L,6~14歲的孩子血紅蛋白低于120g/L(與成人指標一致)。
貧血程度的判斷標準具體如下:低于年齡段的指數但高于90g/L,為輕度貧血;低于90g/L為中度貧血;低于60g/L為重度貧血。所以,你們可以對照孩子的血常規化驗單看看血紅蛋白數值,如果低于110g/L,則提示孩子有貧血,然后再看貧血的程度。
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如營養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失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疾病性貧血和惡性疾病性貧血等。但孩子貧血的原因最多見的是營養性貧血,尤其是缺鐵性貧血最常見。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常見原因是:
(1)鐵的需要量增加伴儲鐵或攝入不足:孩子生長發育迅速,每日需要量增加,當孩子進食含鐵食物不足,或食物搭配不合理,會抑制鐵的吸收。
(2)鐵的吸收不良:因鐵的吸收障礙而發生缺鐵性貧血在孩子中較少見,多與食物搭配不合理影響鐵的吸收或慢性腹瀉及腸道功能紊亂(腸蠕動過快)增加鐵的排泄有關。
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孩子的飲食安排,提供足量的含鐵食物,同時避免搭配不當。
我女兒吃母乳一直到2歲3個月。她吃飯還可以,但從出生到現在都是靠吃奶睡著的,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如此,半夜醒來也要吃幾口才能滿足地睡去。半個月前我下決心給她斷奶,她那幾天中午、晚上都不睡覺,哭鬧著要吃奶,每次都折騰到很晚,實在困了才睡著。請問,2歲以后斷奶會不會給孩子帶來情感上的傷害?如何更好地度過這個時期,戒掉這個“癮”?
你的孩子已經形成了喝奶入睡的習慣,從現在開始就要幫她糾正過來。糾正的時候要注意幾點:
第一,避免突然戒斷,這對孩子的情感傷害很大,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正在發展,突然改變她的習慣,會導致她的強烈抵抗。
第二,通過增加親子游戲來戒掉喝奶入睡的“癮”。睡覺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親子運動游戲,尤其是觸覺親子游戲運動,使孩子的觸覺統合能力提高,如爬行游戲、摸寶游戲、玩觸摸球、梳頭游戲等。
第三,培養孩子規律的睡覺程序。可以定出睡眠時間,引導孩子看鐘點,幫她做睡前口腔清潔,跟她道晚安,睡前給她朗讀一個小故事。逐漸地,孩子對喝奶入睡的“癮”就會減少。當觀察到孩子喝奶入睡“癮”消退后,不要刻意表揚,不當的表揚會有激發喝奶入睡“癮”的副作用。

健康專家
鄭樹國
北大口腔醫院預防科主任、主任醫師
我兒子快6歲了,最近他說牙齒疼,我用手搖了下牙齒,有些松了,難道是換牙了?可是也太早了吧?要不就是他前些日子摔了跤把牙齒摔傷了?我怎么才能知道他牙齒松動是要換牙了還是牙齒受傷了?
孩子的牙齒松動了,到底是該換牙了還是受傷了,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確實不容易辨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這幾個方面來區分:
首先,看孩子的牙冠是不是完整,如果他的牙齒有折斷、挫入、脫出的情況,那極有可能是牙齒受傷引起的松動。
其次,看牙齒松動度是不是有改變,如果孩子的牙齒突然松動得很厲害,就有可能是受傷引起的。
最后,再看看牙齦的情況,如果是換牙引起的松動,孩子的牙齦會略微泛白,手摸上去較硬,有時還可以看到即將長出來的新牙的外形在牙齦處隆起,甚至有的新牙已經長出來了。而牙齒外傷時,可能伴有牙齦的損傷、腫脹,陳舊性外傷還會伴有牙齦反復腫包、溢膿。
要特別提醒家長的是,如果孩子發生牙齒外傷,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影響將來恒牙的萌出。

健康專家
張熙穆
全科醫生、副主任醫師
我的女兒1歲半的時候發現陰道口封閉,在醫院做了分離術,現在她3歲半了,兩側小陰唇和大陰唇粘連在一起。我想帶她去醫院做分離術,又怕她太受罪,造成心理陰影,請問這個問題嚴重嗎?
所謂陰道口封閉,實際上就是小陰唇粘連,這種現象有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外陰炎癥造成的。你女兒在1歲半時才發現小陰唇粘連,很可能是外陰炎造成的。這個年齡的孩子生殖系統尚未發育,無卵巢激素分泌,陰道抗菌能力較弱,如果不注意清潔,尿液和大便污染到陰部,或者給孩子穿開襠褲,常會導致外陰發炎、水腫,甚至有膿性分泌物,嚴重時會發生陰唇粘連。
孩子已經做過一次分離手術,現在又發生粘連,很可能是術后護理不當造成的再次粘連。為了孩子今后能正常地生活,陰唇粘連應盡早進行分離,這種小手術不會給孩子造成太大的痛苦和心理負擔,但必須注意術后護理,平時勤給孩子清洗外陰,勤換內褲,大便后要從前向后擦屁股,以防發生再次粘連。
如果你有問題向專家請教,歡迎給我們來信,或者發送郵件至healthykids@126.com,我們會將收集的問題有選擇地發給專家,并刊發在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