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清菊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語言積累”的主要途徑。通過閱讀,學生能感知豐富的感性語言材料,增加語感積淀。葉圣陶先生說:“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弊灾鲗W習強調的是自由、自主創新。課堂是學生展現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這一主戰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精神,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因此,我們必須認真研究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新方法。那么語文教師該怎樣進行閱讀教學呢?我認為做到以下幾方面,定會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很有幫助的。
一、平等對話,張揚個性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睙o疑,對話將成為閱讀教學中的一道亮麗景觀。它意味著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挑戰書本、挑戰教師、挑戰權威;也意味對話過程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將成為涌動的生命流程中的快樂驛站。在這個流程中,師生共同沐浴著人性的光輝,盡情享受著閱讀的樂趣。教師要放下架子,構建民主平等、互尊互愛、互教互學的新型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享有平等對話的自由;要為學生創設一個愉悅、和諧、民主、寬松的有利于學生創造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真正進入文本。因為對文本讀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豐富,使學生產生與教師對話的內在需要,變“要我說”為“我要說”。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時,教師不是把結論告知學生,讓學生停留在理解課文的層面,而是激發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覺、去體驗、去思考、去交往,使語文教學在生生互動過程中彰顯個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如:教學《釣魚》一課,我將學生提出的問題“父親為什么讓我把好不容易釣到的大鱸魚放了呢?”提升為一個富有爭辯性的問題“我該不該把魚放了?”于是,一場課堂辯論便熱鬧地展開了,學生們激情蕩漾,潛在的學習能動性和創造性被充分挖掘,他們在文本的世界里自由馳騁,在與文本,與同學的對話交流中主動建構,學有靈性,學有個性,課堂充滿了鮮活與靈動?!敖虒W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闭n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蔽覀円嘁话押饬康某咦?,尊重學生在閱讀時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二、啟發朗讀,培養語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能力,要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我們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體的書?!闭n標的這句話,道出了學習語文的真諦。課堂上,學生應該以讀為主?!白x書百遍,其意自見”,讀好了,什么都在其中,讀好了,就能變成自己的語言。讀也是培養語感的主要方法,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基礎,要讀字當頭。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為急……”宋朝理學大師朱熹十分強調“熟讀”與“精思”結合,著重問題意思,要求讀中生疑,從疑而悟。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真”讀。如課外閱讀中的《全神貫注》一課時,問學生:在茨威格眼里是怎樣的女像?羅丹眼里的女像是怎樣的?他語言里的省略號該怎樣讀?在讀的過程中你會抓哪幾個詞語?通過讓學生反復讀體會藝術家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講羅丹修改女像的那段時抓住“全神貫注”這個詞,深入到文本中,找到羅丹修改女像時的動作的詞,“一會上前,一會后退、嘴里嘰哩咕嚕、把地板踩得吱吱響、不停地揮動……”然后師生一起讀,再讓學生談體會,把感受到的讀出來,最后把藝術家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怪”也就是“全神貫注”的深刻含義讀出來。
三、全員參與,讀中悟情
學生對學習興趣、熱情,是決定其學習效果和水平的關鍵。因此,教師要著眼于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積極參與教學、讓每一個學生主動、愉快地獲取知識和技能。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十分重視師生的情感交流,誘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啟發學生將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逐漸養成自主參與的意識。
1、走進課文的情感世界。語文教材中大部分課文出自名家之手,文質兼美,各有其獨特的魅力。語文教師善于在課文與學生中間架起一座情感的橋梁,引導學生去挖掘課文的感人之處,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讓學生走進課文。這樣以知促情,知情交融,必定會促進教與學。例如,我在教《桂林山水》時,播放有關桂林山水的風景紀實影劇碟,讓學生直觀感受桂林山水如畫的美景。學生看著漓江的水不停地奔流??粗妗⑿?、險的桂林山和講解員的動聽介紹,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體會到了作者觀察的細致、描寫的生動與形象,學得趣味盎然。
2、讓學生抒發真實的感情。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創設的情感范圍,陶冶情操,抒發感情。在教《麻雀》時,我組織學生以四人為一組,進行分角色表演,其中一人解說。當演到獵狗張開大嘴企圖吞掉小麻雀時,表演老麻雀的同學一下子從凳子上跳了下來,連扮演獵狗的同學也被嚇了一跳。我便及時提問:老麻雀為什么要這么做?你能夠理解嗎?“因為它是媽媽呀!”“要是我,我也會這么做的!”學生們被老麻雀偉大的母愛深深地感動了。我趁機啟發學生結合實際講講媽媽對自己的關愛,大家十分激動,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對自己的媽媽更添了一份敬愛。
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營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給足學生閱讀的時間與空間,為學生創設更多發展潛力的機會,你在課堂上看到的會是思索的神情、驕傲的回答、激烈的爭論、滿足的笑臉……學生個個神采飛揚、生龍活虎,語文課堂時時生機盎然,活力四射,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語文閱讀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