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電影院的運營將在未來10年,為國庫增收超過800億沙特里亞爾(約合1412億元人民幣),創造3萬多個就業崗位。”沙特文化和新聞大臣阿瓦德日前這樣對媒體透露。一周前,阿瓦德宣布,沙特方面已決定取消本國電影院禁令。消息人士稱,已有多家國際文化產業集團與沙特積極接觸,希望搶占沙特文化市場,而沙特也對解禁電影院帶來的經濟效益寄予厚望。
上世紀80年代,沙特以容易引發人們道德墮落為由將電影院關閉。《環球時報》記者曾數次赴沙特采訪,當地年輕人向記者抱怨說,他們不得不在周末去阿聯酋和巴林等周邊國家看電影。
沙特媒體評論稱,沙特人口中有70%是年輕人,他們把本該貢獻給本國的錢花在其他國家,“肥水流了外人田”。此次沙特自35年以來第一次解禁影院,主要為了爭搶年輕人市場。據悉,到2030年,沙特預計將擁有超過300家電影院,將在2000多塊銀幕上向大眾展映電影,屆時將不會再有年輕人驅車到國外看電影的奇怪現象。
除了年輕人,沙特電影行業也十分高興。據沙特《歐卡茲報》報道,沙特此前雖然沒有電影院,但電影業并未完全處于休眠狀態,一些電影仍在國際上得獎。現在沙特允許本國開電影院,一些電影工作者和影商更是認為這是難得的商機。
“中東在線”等阿拉伯媒體報道稱,沙特近來出臺并開始實施旨在對經濟和社會進行全面改革的“2030愿景”,其中,發展文化和旅游等產業是重頭戲之一。此番沙特宣布將解禁影院,有評論認為,將加快沙特經濟多元化轉型進程,拓展沙特文化市場消費規模,并極大拉動本國就業。
不過,沙特的電影業也存在著一些挑戰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來自宗教界保守人士的反對。據路透社報道,政府為了得到宗教人士的支持,強調將會對電影內容進行嚴格審核。埃及電影評論家法希姆說:“在影審背景下,許多電影人會努力迎合沙特市場,按照中規中矩的宗教要求制作影片,這樣有可能會導致保守電影的涌現。”▲
環球時報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