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兒
摘要:風景名勝區作為我國重要的旅游資源,其使用和建設方面既要考慮城市化發展帶來的一些環境方面沖擊,又要考慮風景名勝區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因此,風景名勝區的規劃規范工作就顯得尤其突出。本文對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中床位數預測提出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探討
一、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中存在的問題
風景名勝區也稱作風景區,泛指環境優美、資源集中且具有游覽條件和相當規模的活動地域,以供人們休憩娛樂、游覽欣賞或進行文化活動。
風景名勝區進行規劃和規范是對風景名勝區進行保護、管理和開發的依據和標準。自改革開發至今,通過對風景名勝區探索和開發,使得我國針對風景名勝區的規劃規范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規劃和規范的實施過程中往往出現與理論化的設計與構思相背離的情況,出現這類問題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產生的,所以,在進行規劃和規范的同時,不斷梳理和完善其方法仍然是目前較為重要的工作。
二、風景名勝區的現狀問題
中華民族文明五千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區也定義種類繁多,小到郊邑游憩地、大到名山大川。通過開發、利用風景名聲地開發旅游及其擴展產業,給經營者、當地居民和地方經濟帶來了經濟效益,但是一旦盲目開發、無規劃建設,就會造成開發無序,致使風景名勝區環境資源受損。
針對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中床位問題,一旦規劃規范不合格,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屋”滿為患,超載開發,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周邊環境污染。這里的“屋”指的是有形的非遺產構筑物和建筑物,對于景區而言,一些區域要限制或嚴厲禁止,開發的宗旨是要開發其美學價值和自然科學,開發其精神建設、無形建設,才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素,而不是大力開發經濟物質方面的建設。
目前的風景名勝區普遍存在“屋”滿為患現象,游覽空間被建筑物占據,不斷污染了周邊環境,同時破壞了風景名勝區原本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要想解決此問題,最關鍵的一項就是合理規劃規范風景名勝區的住宿問題,其核心在于風景名勝區的住宿床位預測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并且其對景區后續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
三、風景名勝區床位數預測方式探討
風景名勝區床位預測是旅店、旅館規劃的重要方面,對景區的發展有直接影響。因此,通過科學、可操作的預測方式,嚴格規范其標準和規模。床位預測通常采用如下計算公式:
床位數=(平均停留天數X年住宿人數)/(年旅游天數X床位利用率)
但是上述公式在平均停留天數和年住宿人數以及年旅游天數數值全都固定的情況下,床位利用率越低,床位數反而越高。這顯然是有問題的。經修改,本文認為床位預測的計算公式應是:
床位數=(平均停留天數X年住宿人數)/年旅游天數X床位利用率
(一)床位數預測的影響因素
上述計算公式中的四項指標根據景區不同、規劃階段不同,取值也不相同。歸納起來受以下四個方面影響:
1.風景名勝區規劃時期的影響,根據風景名勝區規劃安排,規劃進度后期相比較與前期而言,其食宿、接待、游人容量等及其配套的標準、能力和規模越完善,吸引游客人數越多。
2.風景名勝區資源評價分級的影響,風景名勝區風景資源通過景源調查,景源篩選與分類,景源評分與分級,評價結論四部分進行評價分級,分級等級包括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共五個級別;級別越高,景源越珍貴、罕見,其具有的價值和意義越具有吸引力,吸引游客人數越多。
3.風景名勝區游覽配套設施及環境的影響,風景名勝區當地的餐飲、交通及環境現代化程度,在保證景點項目穩定性前提下,保障游客游覽的舒適、安全和游覽質量,吸引游客人數越多。
4.風景名勝區地域分布和空間關系的影響,風景名勝區所處的用地類型,如浴場沙灘和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當地的環境隨一年四季變化,不同時期的對比。
(二)自身游人容量
除了上述四個方面外,還應考慮風景名勝區本身的游人容量因素,風景名勝區游人容量隨本身規劃進程而變化,在規劃規范風景名勝區床位數的同時,考慮到自身的生態允許標準和游客游覽心理標準,自身功能性技術標準等多方因素,還應考慮到自身生態環境的影響,總結起來應符合以下原則和標準:
第一,根據環境條件、配套設施、旅游需求等多方因素,對各類人群有條件的進行分區、分期安置;
第二,合理的疏密變化,使游客各得其所;
第三,防止人口增加或大面積聚集造成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
第四,防止人口減少或過于分散造成管理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第五,提升自身生態環境的恢復能力,提升自身生態環境對人為因素影響的承載力和穩定性。
(三)床位數預測的目的和意義
風景名勝區本身具有唯一性、珍惜性和不可再生性,是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但同時,由于對風景名勝區資源的社會保護意識相對薄弱,致使規劃規范體制和管理不完善,造成一些當前時期非常突出的問題。主要是在經濟利益驅使下,隨意進行景區內項目和建筑建設,進行無節制的竭澤而漁的過量開發。
通過對風景名勝區實施規劃規范管理,根據自身的游人容量,合理規劃配套設施建設,嚴禁違章建設,堅決抵制過度開發造成風景名勝區資源的破壞。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保護,保護生態系統和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服務當代,造福人類。
四、總結
本文從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中床位數預測公式的討論入手,分析并延伸到其相關的影響因素、自身游人容量及規劃規范的目的和意義。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并不僅僅是為了自身開發旅游業和經濟建設,而是通過合理的規劃保護與使用好風景區,風景名勝區不得超越自身供給能力和資源承載上限,造成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穩定性的破換。
通過科學的、合理的規劃規范風景名勝區的床位數,建設配套設施,降低經濟開發造成對風景名勝區本身環境質量和生態系統的破壞;同時防止人口激增造成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或人口銳減造成管理和經濟效益的影響;同時還應加強體系規劃和資源評價體系,保障規劃的實施,實現科學規劃規范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曉龍,保繼剛. 基于DEA的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使用效率評價[J]. 地理研究,2009,28(03):838-848. [2017-09-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