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欣
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情感教育應該貫穿始終,也要符合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有助于體會語文知識的深刻內涵。但是,情感教育和語文課程的融合過程并不是十分順利,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本文通過分析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措施。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語文;興趣;效率;運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領域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所以,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被提出。對于小學語文學習而言,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情感教育逐漸得到了大多數教師的認可。因為情感教育同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具有足夠的契合度,了解語文知識背后所包含的深刻情感,提升自身文學素養。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還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進行改進。
一、當前情感教學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語文課堂氣氛比較沉悶
語文這門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在目前多元化的價值之下,部分教師仍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貫徹著傳統的方法,以填鴨式的教學為主要導向,沒有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這樣的教學模式只會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喪失對語文的興趣,情感教育也停留在表面,根本無法發揮語文真正的魅力,所以語文課堂氣氛沉悶就很普遍,教學質量也自然無法提高。
(二)學生的情感教育體驗不充分
經過調查發現,學生在語文課堂對于情感教育的認識不是很深刻,而這主要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師的教學水平受限。例如在講解課文前,通常會先讓學生嘗試著去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基本內容。但是,現實情況卻是教師將預習任務丟給學生,學生僅靠自身的理解對于課文的熟悉十分有限,更多的時候會出于敷衍,而沒有帶著探索的態度去看課文,也沒有去認真的朗讀課文,因為不了解文章的中心和重點,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及情感體驗,造成思維惰性,對于將來的學生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學校管理思維的影響
對于學校來說,目前主要還是以追求升學率為中心。具體來說,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情感教育歸為對于語文成績提高作用不大的范疇,認為情感教育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不會注意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層的剖析和挖掘。很多時候教師只是從寫作技巧的角度去講解課文,不去深入挖掘相關的情感體現和作者的寫作思路。長此以往,將會嚴重制約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文章的中心思想,語文思維不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
二、加強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運用的措施
(一)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對于情感教育在語文課堂的利用,教師需要在課前做一些輔助和準備工作。首先,教師應該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足夠掌握,方便根據學生在情感教育中的掌握情況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其次,教師在課前還應該充分理解教材,從自身角度對于所要講解的文章有足夠的深入了解和分析,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為課堂環節做好準備。
此外,教師在課前應該做足功課,準備好輔助材料。比如,教師在教學《沙漠中的綠洲》時,為了讓學生對沙漠有一個直觀、全面、形象的認識,在開始上課時,我播放了沙漠的一段視頻為導入。當沙漠的壯麗景象出現在學生們面前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大家都被這沙漠神奇壯觀的自然景觀所震撼,擁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在這種生動的情境的輔助下,我簡單的給學生介紹了沙漠的環境,讓學生不僅看到了沙漠的壯美,也能夠明白沙漠中生存環境的惡劣。隨后,我又給學生呈現了沙漠中綠洲的圖景。當學生看到一望無際的黃沙中那片讓人神往的綠洲后,學生內心的震撼感更為強烈。學生第一次這么直觀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特,并且深深領會到了大自然的美,內心對于自然的熱愛與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透過情境創設不僅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到了教學內容,這種方式也非常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內心的情感,是實施情感教育的非常有效的策略。
(二)設計合適的教學情境
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發揮自身教學優勢,設計不同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所要傳達的精神內核。首先,在課堂教學上,教師應該加強和學生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其次,教師的講課方式也非重要,作為教師應該自身保持一種精神飽滿的狀態,隨著文章風格的變化而變化,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引起共鳴。例如,學習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我們就可選用與古詩詩意相似的古箏樂曲《送別》,用它那舒緩、清悠的旋律,撥動學生的心弦,喚起他們豐富的想象,使他們如聞其聲,如見其物,如臨其境。所以入境是激情、明理的基礎,先入境,激情才有著落,明理才有根基。
此外,對于教師而言,應該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熟悉和了解最前沿的情感教學方法,能夠對于學生的學習認知有一個充分的了解。而對于教學管理者而言,應該多實施一些鼓勵教師進行情感教學的方法,鼓勵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也可以嘗試多組織一些教學交流會。
(三)合理組織教學活動
除了課堂學習之外,語文的學習主要還是取決于長期積累,所以課外讀物的延伸必不可少。因此,教師應該挑選一些符合學生年齡段的經典讀物放在圖書閱覽室供學生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情感體驗。
例如,在講解《藤野先生》一文的時候,文章作者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寫過許多經典的文章和著作。因此,因此,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魯迅作品為主題的相關活動,將一些魯迅的經典著作進行解讀,促進學生對于魯迅的了解,不斷提升語文學習興趣與個性發展。
三、結束語
語文教學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同時情感教學就是符合時代發展特征而創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才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賈燕京.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4:3-4.
[2]閆微微.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65-66.
[3]魏孔旺.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及具體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12-13.endprint